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744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底盘本体和设置于底盘本体上的车轮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趋势下,传统车辆底盘无法满足未来智能驾驶车辆的功能需求,以电信号进行信号传输

控制的线控底盘因此成为实现未来车辆智能驾驶的必要条件;如
CN114620119A
提供的一种新型无人驾驶底盘线控系统,包括
VCU
控制器及与
VCU
控制器通过
CAN
总线连接的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刹车系统

线控驻车系统及线控驱动系统,通过
CAN
总线实现信号传输,但是当控制器与某一系统如制动系统连接的
CAN
总线失效时,导致制动信号无法传输至线控刹车系统,无法实现及时刹车,威胁到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当总线失效时,仍能够通过无线模块实现信号的传输,使车辆仍能及时动作,提升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包括底盘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的车轮组件

控制组件

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驱动系统及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均与所述车轮组件连接并分别能够对所述车轮组件进行转向

驱动和制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能够通过总线通信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动作;且所述控制组件还能够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无线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动作

[0006]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上通信连接有第一无线模块,所述线控转向系统上通信连接有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线控驱动系统上通信连接有第三无线模块,所述线控制动系统上通信连接有第四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均能够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传输信号至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以分别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或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动作

[0007]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冗余设置的整车控制器和备份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备份控制器均能够通过总线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备份控制器上且能够通信连接的主无线模块和副无线模块,所述主无线模块和所述副无线模块均能够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整车控
制器和所述备份控制器能够分别通过所述主无线模块和所述副无线模块传输信号至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以分别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或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动作;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备份控制器能够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或通过所述主无线模块和所述副无线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备份控制器能够接收存储外部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整车控制器

[0008]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的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上通信连接有第五无线模块,所述第五无线模块能够与所述主无线模块

所述副无线模块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通信连接,且所述故障检测单元与所述整车控制器

所述备份控制器和所述线控制动系统还能够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总线

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线控制动系统的故障情况并能够发送故障信息至所述整车控制器或所述备份控制器

[0009]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上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控制组件

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和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均能够电连接并提供所需电能;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上通信连接有第六无线模块,所述第六无线模块能够与所述主无线模块

所述副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五无线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故障检测单元

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备份控制器还能够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所述故障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情况并能够发送故障信息至所述整车控制器或所述备份控制器

[0010]优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多个冗余设置的电源

[0011]优选地,所述线控转向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车轮组件的四个车轮连接的四个转向电机,所述第二无线模块包括分别与四个所述转向电机通信连接的四个
WiFi
信号装置,且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四个
WiFi
信号装置均与所述主无线模块和所述副无线模块通信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线控驱动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车轮组件的四个车轮连接的四个轮毂驱动电机,所述第三无线模块包括分别与四个所述轮毂驱动电机通信连接的四个
WiFi
信号装置,且所述第三无线模块的四个
WiFi
信号装置均与所述主无线模块和所述副无线模块通信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车轮组件的四个车轮连接的电子机械制动器,所述第四无线模块包括分别与四个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器通信连接的四个
WiFi
信号装置,且所述第四无线模块的四个
WiFi
信号装置均与所述主无线模块

所述副无线模块所述第五无线模块通信连接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控底盘安全系统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基于线控底盘能够实现车辆的轻量化和智能驾驶,且控制组件与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驱动系统及线控制动系统能够通过总线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多种信号传输方式,当总线失效时,仍能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实现信号传输,使车辆仍能及时动作,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
(110)
和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
(110)
上的车轮组件
(120)、
控制组件
(130)、
线控转向系统
(140)、
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线控制动系统
(160)
;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均与所述车轮组件
(120)
连接并分别能够对所述车轮组件
(120)
进行转向

驱动和制动;所述控制组件
(130)
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能够通过总线通信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的动作;且所述控制组件
(130)
还能够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无线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的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
(130)
上通信连接有第一无线模块
(131)
,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上通信连接有第二无线模块
(141)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上通信连接有第三无线模块
(151)
,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上通信连接有第四无线模块
(161)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
(131)
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141)、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
(151)
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
(161)
均能够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130)
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模块
(131)
传输信号至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141)、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
(151)
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
(161)
以分别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或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的动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底盘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
(130)
包括冗余设置的整车控制器
(132)
和备份控制器
(133)
,所述整车控制器
(132)
和所述备份控制器
(133)
均能够通过总线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及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模块
(131)
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整车控制器
(132)
和所述备份控制器
(133)
上且能够通信连接的主无线模块
(1311)
和副无线模块
(1312)
,所述主无线模块
(1311)
和所述副无线模块
(1312)
均能够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141)、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
(151)
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
(161)
通信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
(132)
和所述备份控制器
(133)
能够分别通过所述主无线模块
(1311)
和所述副无线模块
(1312)
传输信号至所述第二无线模块
(141)、
所述第三无线模块
(151)
和所述第四无线模块
(161)
以分别控制所述线控转向系统
(140)、
所述线控驱动系统
(150)
或所述线控制动系统
(160)
的动作;所述整车控制器
(132)
与所述备份控制器
(133)
能够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或通过所述主无线模块
(1311)
和所述副无线模块
(1312)
通信连接;所述备份控制器
(133)
能够接收存储外部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勇陈俊达苏亮石金明常东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