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其智能监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43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缓冲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其智能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乘客输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其智能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被统称为乘客输送装置

一般情况下,乘客输送装置正常运转时需要在其传动部件加润滑油

而室外工况下,雨水经冲刷后流入乘客输送装置内部并与部件上的润滑油相结合,形成油水混合液

产生的油水混合液若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有必要对乘客输送装置内的油水混合液进行有效的分离,并将经处理后不含油或含油量满足国家

地方排污标准的水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0003]目前,尽管油水分离装置已经成为行业内室外型乘客输送装置的标准配置,但常见的油水分离装置存在着或者结构复杂

体积大,或者油水分离效果不佳,或者流量处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当地雨量要求等技术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因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装置内分离出的油液清理困难等维护问题,更关键的是普遍对油水分离装置的油水分离效果及实际排水含油量等缺乏有效的监控

[0004]文献
CN201910522286.2
公开的一种扶梯油水分离装置存在着如下不足:
1、
箱体的下端封闭而上端开口,致使存在油水混合液经桁架钢底板或导油盘直接流入存水室和排水室的可能

同时,该油水分离装置的油水混合液流量处理能力有限,尤其当短时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时,本该流入进水口的混合液会溢出至桁架钢底板上,进而会直接流入存水室或排水室

最终,流入存水室或排水室的油液都会经排水口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
2、
当油水混合液进入箱体的流速较高时,存在因油水扰动而使油液从进口经缓冲室和静置室而直接进入存水室的可能,导致含油量超标的污水排放而污染环境;
3、
集油盒的集油效率不高,且集油盒的高度调整要求较高,存在因油水扰动而使分离出的水直接进入集油盒内,导致集油盒内呈油水混合状态甚至水比油多的情况发生

[0005]文献
CN201520641902.3
公开的一种扶梯油水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竖直挡板来缓冲流速较快的油水混合液,依次流经挡板两端的油液通孔

方形挡沿和方形挡板而实现油水分离

其主要缺点如下:
1、
箱体上端开口,存在油水混合液从未设置竖直挡板的其余三侧直接流入而未经挡板缓冲,导致油水分离效果不佳;
2、
流量处理能力有局限性,瓶颈在于竖直挡板两端的油液通孔,当大流量油水混合液流入时存在因处理能力不足而溢出的可能;
3、
体积太大,该装置通过增加宽度尺寸来提高缓冲静置效果,导致其安装

运输及日后的维护不便

[0006]当然,除了上述列举的缺陷不足外,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技术问题:在上述文献中的油水分离装置使用之初,存在着装置内呈无水状态或仅有少部分水的情况,那么此时当油水混合液经进水口流入油水分离装置后,必然会发生油液直接进入排水室而随污水一起排放的现象

[0007]考虑到油水分离装置一般都安装于乘客输送装置的下部最低处,并介于桁架钢底
板与土建底坑之间,安装位置隐蔽,导致维保人员的日常维保检查十分困难进而常常忽略

可以想象,在缺乏有效自动监控的情况下,必然存在着因油水分离装置功能不完善或失效或使用不当而发生的油液漏排错排等现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小巧

流量处理能力强大

油水分离效果出色

清理维护便捷且兼具排放状态可实时监控的油水分离装置是目前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
,
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缓冲室

静水室

储水室

排水筒

进水口和出水口;
[0010]进水口设置在缓冲室的顶部;排水筒设置在储水室的内部,排水筒的下部开口贯穿储水室的下部开口形成所述出水口,排水筒的上部开口距离储水室的底部具有预设高度
h
;静水室的底部具有与缓冲室连通的开口,静水室的底部具有与储水室连通的分离栅口,静水室中的水通过分离栅口流入储水室;
[0011]所述缓冲室用于对从进水口流入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缓冲,所述静水室用于将油水混合液分离成油液和水,所述储水室用于储存分离后的水,当储水室的液面升高超过预设高度
h
后,将水从排水筒排出

[0012]优选地,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固定于乘客输送装置的桁架钢底板的开孔处,并介于桁架钢底板和土建底坑之间;桁架钢底板固定在桁架的底部

[0013]优选地,所述储水室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用来监控储水室的液面高度;所述静水室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用来监控静水室的液面高度

[0014]优选地,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具有箱体和顶部缓冲盖板;所述顶部缓冲盖板包括顶部盖板

缓冲隔板和限位装置;所述箱体的中间底部具有开孔,排水筒固定在所述开孔处;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分离栅,所述分离栅的四侧底部均设置了分离栅口;油水分离装置安装完成后,顶部盖板与箱体中的分离栅的顶部直接接触,不与箱体固定连接,并通过限位装置对顶部缓冲盖板进行限位;缓冲隔板和分离栅将箱体分隔成缓冲室

静水室和储水室

[0015]优选地,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静置隔板,所述静置隔板介于缓冲隔板和分离栅之间,所述静置隔板的上沿高于缓冲隔板的下沿

[0016]优选地,所述顶部缓冲盖板与箱体间具有间隙,使油水分离装置形成环形状进水口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的智能监控方法,根据油水分离装置的静水室和储水室的液位高度来控制乘客输送装置的运行,所述油水分离装置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

[0018]优选地,在乘客输送装置需要开启运行前,检测静水室和储水室的液位高度;
[0019]当储水室中的液面高度等于预设高度
h
或低于预设高度
h
不超过阈值,且静水室的液面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室

静水室

储水室

排水筒

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缓冲室的顶部;排水筒设置在储水室的内部,排水筒的下部开口贯穿储水室的下部开口形成所述出水口,排水筒的上部开口距离储水室的底部具有预设高度
h
;静水室的底部具有与缓冲室连通的开口,静水室的底部具有与储水室连通的分离栅口,静水室中的水通过分离栅口流入储水室;所述缓冲室用于对从进水口流入的油水混合液进行缓冲,所述静水室用于将油水混合液分离成油液和水,所述储水室用于储存分离后的水,当储水室的液面升高超过预设高度
h
后,将水从排水筒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储水室的液面高度低于预设高度
h
超过阈值后,通过维护人员向储水室注入水,使储水室的液面高度达到预设高度
h。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固定于乘客输送装置的桁架钢底板的开孔处,并介于桁架钢底板和土建底坑之间;桁架钢底板固定在桁架的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室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用来监控储水室的液面高度;所述静水室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用来监控静水室的液面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具有箱体和顶部缓冲盖板;所述顶部缓冲盖板包括顶部盖板

缓冲隔板和限位装置;所述箱体的中间底部具有开孔,排水筒固定在所述开孔处;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分离栅,所述分离栅的四侧底部均设置了分离栅口;油水分离装置安装完成后,顶部盖板与箱体中的分离栅的顶部直接接触,不与箱体固定连接,并通过限位装置对顶部缓冲盖板进行限位;缓冲隔板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伟姜涛高超周震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