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新才专利>正文

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337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由上下管夹、左右固定圈、单孔橡胶膜三部分组成,橡胶膜安设在上下管夹内,两个左右固定圈安设在管夹外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一般生物滤池配水系统,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曝气充氧效果好、安装维护简易等显著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是应用在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层中均勻向水体供氧的空气扩 散装置。空气扩散器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对生物细菌强制供氧的重要部件。普通生物 滤池中一般因在滤池底部采用供气设备,依靠自然风通风供氧,易造成在运行中整个滤池 在平面和高度上供气压力分布不均勻而形成沟流或短流这一现象。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 后,清洁空气直接通过空气管网直接进入扩散器向滤层中均勻、稳定供氧。因供给的气泡直 径小、气泡服务面积大、不易被杂物堵塞,给生存在滤料上的微生物新陈代谢提供足够的、 稳定的养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的单孔膜空气扩散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由上下 管夹、左右固定圈、单孔橡胶膜三部分组成,橡胶膜安设在上下管夹内,两个左右固定圈安 设在管夹外面。本技术取代一般生物滤池配水系统,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具有曝气充氧 效果好、安装维护简易等显著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结构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许多个空气扩散器固定在供气管道上,与分配器共同组成供氧通道,安置在滤料 层中。运行时,罗茨风机鼓风,将压缩空气强制输送至扩散器,给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稳定可 靠的氧源。图1所示单孔膜空气扩散装置装在供气管道上,它由上、下管夹5、4、左、右固定 圈3、4、单孔橡胶膜2等组成。除单孔橡胶膜2是以优质橡胶EPDM为原材料,其余部分均采 用ABS工程塑料制造。管道夹分成上、下管夹5、4,紧固圈为左右各一个。上瓦片外铡中间位置设计为可 以防止膜片被滤料挤压的圆筒出口,沿出口内侧有环型凹槽;下瓦片内侧正对上瓦片出气 口中心位置设有定销;圆形的单孔橡胶膜2—面有环形圈,另一面是平面膜,平面中心有一 气孔。上管夹5内侧一半有凹槽用于安设单孔橡胶膜2,下管夹4有柱壮凸起,外侧两端 各有4个凸起的固定端头。单孔橡胶膜2安装在上管夹5出气孔上,管道上的出气孔与单孔橡胶膜2上的孔对好,下管夹4的定位销(突起尖端)插入ABS管道与出气孔相对的定 位孔中。曝气管上、下管夹5、4位置固定好后,用左、右固定圈3、1在上管夹5和下管夹4 两端拧紧并旋转到一定角度后锁紧固定。 经过上述设计后的单孔膜空气扩散装置,具有安装施工简便,周期短,造价低,而 且强度高,曝气效果好等显著优点,值得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大力推广。权利要求一种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上、下管夹(5、4)、左、右固定圈(3、4)、单孔橡胶膜(2),单孔橡胶膜(2)安设在上下管夹内,两个左、右固定圈(3、4)安设在上、下管夹(5、4)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其特征是上管夹(5)内侧一半有凹 槽用于安设单孔橡胶膜(2),下管夹(4)有柱壮凸起,外侧两端各有4个凸起的固定端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由上下管夹、左右固定圈、单孔橡胶膜三部分组成,橡胶膜安设在上下管夹内,两个左右固定圈安设在管夹外面。本技术取代一般生物滤池配水系统,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曝气充氧效果好、安装维护简易等显著特点。文档编号C02F3/20GK201678514SQ20102015525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叶新才, 张志和 申请人:叶新才;张志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其特征是它包括上、下管夹(5、4)、左、右固定圈(3、4)、单孔橡胶膜(2),单孔橡胶膜(2)安设在上下管夹内,两个左、右固定圈(3、4)安设在上、下管夹(5、4)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新才张志和
申请(专利权)人:叶新才张志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