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96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包括内梭体,内梭体的一端连接有底板,另一端为开口端,在内梭体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在底板上的中心轴,所述内梭体的外壁周向制有导轨,该导轨具有两端,一端构成钩线部,另一端构成脱线部,所述钩线部下方与内梭体的底端沿之间制有脱线面,该脱线面与内梭体的内壁面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渐变的脱线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一体加工成型,适合于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该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利于缝线快速脱离,具有定位准确、便于加工、耐高温、耐磨损、省材料、省工时、使用方便等优点,并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用的旋梭,具体地说是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作的具有脱线 面结构的旋梭内梭。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缝纫机的旋梭组件,其外梭钩住针线,并围绕装有收线的内梭旋转,使针与 梭线交织形成锁式线迹,并持续供给底线裁缝。专利技术旋梭,专利号=91102169. 8公开了一种旋梭,旋梭包括安装在可旋 转的旋梭壳上的旋梭架、包含梭心和可拆卸地安装于上述旋梭架上的梭子。这样梭子和梭 心可一起安装在梭心架或从梭心架上拆下。梭心架和梭子的结构可使梭心上卷线量增大且 不增大旋梭壳的尺寸,而且不降低旋梭架的强度。旋梭包括梭子,具有一个增大了外径的 筒形部分;旋梭架,具有一个圆筒部分。圆筒部分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具有钩线部分和脱线部 分,圆筒部分具有一定的内径增量以与圆筒部分的外径相一致,圆筒部分具有台阶状的外 圆周表面。该外圆周表面包括第一圆周部分,该第一圆周部分从脱线部分沿旋梭壳的旋转 方向延伸到钩线部分,圆筒部分还具有其余的第二圆周部分,第一圆周部分的径向壁厚变 薄,第二圆周部分的外径比第一圆周部分的外径大,且其径向厚度也比第一圆周部分径向 壁厚大。专利技术旋梭装置,专利号=200710141955. 9公开了一种旋梭装置,该旋梭 装置设置在缝纫机针板的下侧,它包括外梭具有与机针的上下运动同步地和下轴一体旋转 的梭尖以及所述外梭可旋转地支承的内梭,具有机针承受构件设置为所述外梭和所述内梭 的另外构件,所述机针承受构件至少是所述梭尖在与所述机针即将相错之前的规定时间使 所述机针引导而调节所述机针和所述梭尖的间隙。以及在所述外梭或与所述外梭一体旋转 的构件上设有位置调节固定机构,所述位置调节固定机构使所述机针承受构件可调节位置 地安装在所述下轴的轴心方向以上现有技术公开的旋梭组件,其内梭结构复杂,且材料大部分是钢材,通过手工 锻造制成,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无法大规模生产。现有的旋梭,在缝线被钩线部钩线时, 不能及时的脱离旋梭内梭,而且钩线长度不一,以致收线困难,容易造成浮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可通过粉末冶 金工艺大规模生产的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线不能及时脱离, 以及钩线长度不一,收线困难,容易造成浮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 梭,包括碗形的内梭体,内梭体的底面为条状底板,条状底板的两侧各有一个弧形开口,内 梭体的上端为开口端,在内梭体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在条状底板上的中心轴,所述内梭体的 外壁周向制有导轨,该导轨具有两端,一端构成钩线部,另一端构成脱线部,所述钩线部下方与内梭体的底端沿之间制有脱线面,该脱线面与内梭体的内壁面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渐 变的脱线角。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脱线面一侧的脱线角至另一侧的脱线角的渐变范围是12°至25°。上述脱线面的一侧位于钩线部的前端,且沿导轨延伸,脱线面所在圆弧对应的中 心角为80°至120°。上述内梭体的开口端径向延伸构成弯月形的平台,该平台与内梭体开口端的半圆 周相连接。在上述内梭体的内壁制有凸出的定位块,以便于准确定位。上述定位块对应上方的平台表面制有的防转凹槽。当内梭安装在外梭之中时,防 转凹槽与定位钩固定配合,固定住内梭,使外梭相对于内梭转动。上述定位块的上方,平台与内梭体相接处,制有长条形的针槽。上述导轨的钩线部具有一个尖端,该尖端与内梭体之间制有捕捉缝线的尖角槽。上述的导轨上制有一至五个防堵塞割线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一体加工成型,适合于低成本、 大规模的生产。该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利于缝线在高速滑行时,脱线面随外梭旋转 角度的变化,逐渐加大脱线面对缝线的脱线角度,便于缝线快速脱离,具有定位准确、便于 加工、耐高温、耐磨损、省材料、省工时、使用方便等优点,并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B-B向剖面图;图4是图1中的C-C向剖面图;图5是图1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内梭体1、针槽la、条状底板2、开口端3、中心轴4、定位块5、 平台6、防转凹槽6a、导轨7、钩线部7a、脱线部7b、尖角槽7c、防堵塞割线凹槽7d、脱线面 8、脱线角8a、中心角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包括碗形的内梭体1,内 梭体1的底面为条状底板2,条状底板2的两侧各有一个弧形开口,内梭体1的上端为开口 端3,在内梭体1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在条状底板2上的中心轴4。所述内梭体1的外壁周向 制有导轨7,该导轨7具有两端,一端构成钩线部7a,另一端构成脱线部7b。钩线部7a下方 与内梭体1的底端沿之间制有脱线面8,该脱线面8与内梭体1的内壁面之间所构成的夹角 为渐变的脱线角8a。脱线面8—侧的脱线角8a至另一侧的脱线角8a的渐变范围是12°至25°。所 述的一侧位于钩线部7a的前端,另一侧沿导轨7延伸,脱线面8所在圆弧对应的中心角9 为 80° 至 1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A-A剖面处的脱线角8a为16° ;如图3所示,B-B剖 面处的脱线角8a为19° ;如图4所示,C-C剖面处的脱线角8a为22°。靠近钩线部7a的 脱线面8 —侧的脱线角8a小于沿导轨7延伸的脱线面8的脱线角8a。钩线部7a捕捉缝线 后,由于脱线角8a的变化,缝线可更快速的脱离脱线面8。如图5所示,在内梭体1的开口端3径向延伸构成弯月形的平台6,该平台6与内 梭体1的开口端3的半个圆周相连接。在内梭体1的内壁制有凸出的定位块5。定位块5对应上方的平台6表面制有防 转凹槽6a。当内梭安装在外梭之中时,防转凹槽6a与定位钩固定配合,固定住内梭,使外梭 相对于内梭转动。在定位块5的上方,平台6与内梭体1相接处,制有长条形的针槽。旋梭安装在缝 纫机上后,机针可通过旋梭内梭的针槽la。在内梭体1的外壁周向制有导轨7,该导轨7具有两端,一端构成钩线部7a,另一 端构成脱线部7b。当内梭安装在外梭之中时,导轨7与外梭内壁的凹槽相配合。在导轨7 上制有一至五个防堵塞割线凹槽7d。本实施例中,在导轨7上间隔制有两个防堵塞割线凹 槽7d,在外梭旋转时,若钩线部7a没有捕捉到缝线,防堵塞割线凹槽7d可将卡入防堵塞割 线凹槽7d内的缝线快速切断,有效减小因卡线而造成的旋梭和缝纫机的损害程度。在导轨7的钩线部7a具有一个尖端,该尖端与内梭体1之间制有捕捉缝线的尖角 槽7c。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 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包括碗形的内梭体(1),内梭体(1)的底面为条状底板(2),条状底板(2)的两侧各有一个弧形开口,内梭体(1)的上端为开口端(3),在内梭体(1)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在条状底板(2)上的中心轴(4),其特征是所述内梭体(1)的外壁周向制有导轨(7),该导轨(7)具有两端,一端构成钩线部(7a),另一端构成脱线部(7b),所述钩线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脱线面结构的旋梭内梭,包括碗形的内梭体(1),内梭体(1)的底面为条状底板(2),条状底板(2)的两侧各有一个弧形开口,内梭体(1)的上端为开口端(3),在内梭体(1)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在条状底板(2)上的中心轴(4),其特征是:所述内梭体(1)的外壁周向制有导轨(7),该导轨(7)具有两端,一端构成钩线部(7a),另一端构成脱线部(7b),所述钩线部(7a)的下方与内梭体(1)的底端沿之间制有脱线面(8),该脱线面(8)与内梭体(1)的内壁面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渐变的脱线角(8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勇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勇耀缝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