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85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泄漏的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防泄漏混合结构,所述防泄漏混合结构包括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方突起的圆柱通过轴承与机体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弯杆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圆杆下端与第二搅拌叶固定连接,通过防泄漏混合结构和第一电机的配合,第一电机启动能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转动通过皮带能带动第一圆盘转动,带动圆杆转动,同时带动横杆转动,带动两个连杆转动,带动两个第一搅拌叶和一个第二搅拌叶转动,对注射液进行搅拌混合,避免使用锥齿轮带动搅拌叶转动,不会因为锥齿轮生锈而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泄漏的混合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腥草注射液,清热,解毒,利湿

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在鱼腥草生产时注射液生产需要对其进行混合,于是就有了鱼腥草注射液生产用防泄漏的混合装置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8393340U”名为一种恩诺沙星注射液生产用防泄漏的混合装置,该恩诺沙星注射液生产用防泄漏的混合装置,设置有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一同进行转动,从而使其混合更加均匀,从而方便进行使用

但是恩诺沙星注射液生产用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在对鱼腥草注射液进行搅拌混合时,搅拌叶的下方是利用锥齿轮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由于鱼腥草注射液会从轴承渗进锥齿轮上,长时间的接触会使锥齿轮表面生锈,不能在继续工作,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工作,同时恩诺沙星注射液生产用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在进行混合工作后,在进行下次工作时,需要人工手动对机体内进行清洗后,再进行后续的工作,增加了人工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注射液会从轴承渗进锥齿轮上,长时间的接触会使锥齿轮表面生锈,不能在继续工作,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工作和需要人工手动对机体内进行清洗后,再进行后续的工作,增加了人工劳动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防泄漏混合结构,所述防泄漏混合结构包括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方突起的圆柱通过轴承与机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盘通过皮带与第二圆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盘下表面与圆杆固定连接,所述圆杆贯穿横杆与横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两边通过铆钉均与两个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分别通过铆钉与两个弯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杆均通过铆钉与圆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杆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圆杆下端与第二搅拌叶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表面与第二外壳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壁通过支架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机体通过减速器与第二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机体上表面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机体内壁与挡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机体内设有清洗结构,所述清洗结构包括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上表面与机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外壳内壁通过支架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上突起的多个圆柱与带动条内壁加工的齿
牙啮合连接,所述带动条表面两边均与限位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贯穿第三外壳与第三外壳相套接,所述带动条下表面与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贯穿第三外壳与第三外壳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竖杆下端与第一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下端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一出水管表面与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穿机体与水箱表面相连通,所述水箱上表面与进水口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机体表面与拉门活动连接,所述拉门后面加工有胶条,所述机体表面镶嵌入有观察框,所述机体表面与出料管相连通,所述机体下表面安装有多个桌腿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防泄漏混合结构和第一电机的配合,第一电机启动能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转动通过皮带能带动第一圆盘转动,带动圆杆转动,同时带动横杆转动,带动两个连杆转动,同时带动两个弯杆转动,带动两个第一搅拌叶和一个第二搅拌叶转动,对注射液进行搅拌混合,避免使用锥齿轮带动搅拌叶转动,不会因为锥齿轮生锈而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工作;
[0012]通过清洗结构

喷头和水箱的配合,抽水泵启动将水箱内的水,从第二出水管

软管和第一出水管从喷头向机体内喷出,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盘转动,通过转盘上突起的多个圆柱带动带动条和两个限位杆在第三外壳内左右移动,同时带动竖杆在第三外壳上加工的滑道上左右滑动,带动喷头左右移动,增加水与机体内的接触面积,不需要人工手动对机体内进行清洗后,再进行后续的工作,减少了人工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正剖视图;
[0015]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16]图4为图1中防泄漏混合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7]图5为图1中清洗结构的正剖视图

[0018]图中:
1、
机体,
2、
喷头,
3、
水箱,
4、
第二出水管,
5、
进水口,
6、
抽水泵,
7、
软管,
8、
防泄漏混合结构,
801、
第一圆盘,
802、
圆杆,
803、
第二圆盘,
804、
横杆,
805、
连杆,
806、
弯杆,
807、
第一搅拌叶,
808、
第二搅拌叶,
9、
清洗结构,
901、
第三外壳,
902、
带动条,
903、
第二电机,
904、
转盘,
905、
限位杆,
906、
竖杆,
10、
第一出水管,
11、
第二外壳,
12、
第一电机,
13、
进料口,
14、
挡板,
15、
出料管,
16、
桌腿,
17、
观察框,
18、
拉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参照附图1‑5:
[0021]本实施例中,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防泄漏混合结构8,防泄漏混合结构8包括第一圆盘
801
,第一圆盘
801
上方突起的圆柱通过轴承与机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圆盘
801
能在机体1内转动,第一圆盘
801
通过皮带与第二圆盘
803
转动连接,第一圆盘
801
转动能带动第二圆盘
803
转动,第一圆盘
801
下表面与圆杆
802
固定连接,第一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包括机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
(1)
内设有防泄漏混合结构
(8)
,所述防泄漏混合结构
(8)
包括第一圆盘
(801)
,所述第一圆盘
(801)
上方突起的圆柱通过轴承与机体
(1)
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盘
(801)
通过皮带与第二圆盘
(803)
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盘
(801)
下表面与圆杆
(802)
固定连接,所述圆杆
(802)
贯穿横杆
(804)
与横杆
(804)
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
(804)
两边通过铆钉均与两个连杆
(805)
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
(805)
分别通过铆钉与两个弯杆
(806)
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杆
(806)
均通过铆钉与圆杆
(802)
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杆
(806)
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搅拌叶
(807)
固定连接,所述圆杆
(802)
下端与第二搅拌叶
(808)
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
(1)
上表面与第二外壳
(11)
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
(11)
内壁通过支架与第一电机
(12)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
(12)
输出轴贯穿机体
(1)
通过减速器与第二圆盘
(803)
固定连接,所述机体
(1)
上表面与进料口
(13)
相连通,所述机体
(1)
内壁与挡板
(14)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
(1)
内设有清洗结构
(9)
,所述清洗结构
(9)
包括第三外壳
(901)
,所述第三外壳
(9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晋东张卫红朱增民柴清珍朱翀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芮城县红宝兽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