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17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属于反渗透膜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易出现反渗透膜污堵,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的问题。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过滤膜袋、导流网格、中心产水管;膜袋开口边与中心产水管连接且膜袋围绕中心产水管卷绕;相邻两个过滤膜袋之间设置导流网格;导流网格包括围绕过滤膜袋表面设置的螺旋件和扰流件;扰流件围绕过滤膜袋周向设置,沿过滤膜袋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有多个扰流件;螺旋件围绕过滤膜袋外表面且与扰流件成夹角设置,沿过滤膜袋周向平行且均匀分布有多个螺旋件,相邻螺旋件间形成螺旋进水流道;扰流件架设在螺旋件远离过滤膜袋的一侧上。该组件不易污堵,对水质要求低。对水质要求低。对水质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
[0003]现有的反渗透组件通常包括外壳、过滤膜袋、导流网格、中心产水管,原水在导流网格的导流作用下通过过滤膜袋进行反渗透,纯水进入过滤膜袋,然后通过中心产水管排出,浓水在过滤膜袋外面通过组件的浓水出口排出。
[0004]但是,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易出现反渗透膜污堵,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用以解决至少以下问题之一:(1)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易出现反渗透膜污堵;(2)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所述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过滤膜袋、导流网格、中心产水管;
[0008]所述中心产水管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中心产水管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09]每个所述过滤膜袋包括两张反渗透膜,两张所述反渗透膜的三个边密封,形成一边开口的袋状,所述过滤膜袋的开口边与所述中心产水管连接且所述过滤膜袋围绕所述中心产水管卷绕;相邻两个所述过滤膜袋之间设置导流网格;
[0010]所述导流网格包括围绕过滤膜袋表面设置的螺旋件和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围绕过滤膜袋周向设置,沿过滤膜袋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扰流件;所述螺旋件围绕过滤膜袋外表面且与所述扰流件成夹角设置,沿过滤膜袋周向平行且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螺旋件,相邻所述螺旋件间形成螺旋进水流道;所述扰流件架设在所述螺旋件远离过滤膜袋的一侧上。
[0011]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过滤膜袋之间设置两层所述导流网格,每层所述导流网格中的螺旋件分别与其相近的过滤膜袋表面接触。
[0012]优选地,两层所述导流网格按照进水流道方向对应设置。
[0013]优选地,组成所述过滤膜袋的两张反渗透膜之间设置有淡水网。
[0014]优选地,所述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还包括原水进水口、浓水出水口和纯水出水口。
[0015]优选地,所述导流网格中的螺旋件和扰流件在二者重叠区域内互相连接。
[0016]优选地,在所述导流网格中,相邻所述螺旋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所述扰流件之间的距离。
[0017]优选地,所述螺旋件和所述扰流件的截面均为圆形。
[0018]优选地,所述螺旋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扰流件的截面面积。
[0019]优选地,所述螺旋件与所述扰流件的夹角为30

60度。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1]1、本技术的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中,扰流件架设在螺旋件上,增大膜的有效膜面积,同时,可以减少进水流道在反渗透膜表面的压痕,不会在反渗透膜表面出现网状压痕。螺旋件为骨架线,螺旋件之间形成螺旋结构的流水通道,使进水产生离心力,增强对膜表面的冲刷,提高抗污堵性;并且,在进水流动时扰流件具有扰动液体的作用,能够在反渗透膜表面产生紊流,同时,螺旋件能够提供紊流促进作用,进而减小反渗透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降低膜污堵的可能性;螺旋件形成开放式的互通的螺旋进水通道,增大了流水通道,减小进水运行阻力,使膜具备更好的抗污染性能。
[0022]2、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对进水水质的质量要求为:淤泥密度指数SDI<5,进水SS<5mg/L,有机物含量COD<60mg/L,进水氨氮含量<10mg/L;本技术的反渗透膜组件对进水水质的质量要求为:淤泥密度指数SDI<15,进水SS<200mg/L,有机物含量COD<30000mg/L,进水氨氮含量<4000mg/L。因此,本技术的反渗透膜组件对进水水质的质量要求较低。
[0023]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网格与过滤膜袋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导流网格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
过滤膜袋;2

导流网格;201

螺旋件;202

扰流件;3

中心产水管;4

淡水网;5

原水进水口;6

浓水出水口;7

纯水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1]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中的导流网格是由纬向和径向的聚丙烯纤维在同一平面编织而成,这样在卷制膜元件时纬线和经线都会贴在同一个反渗透膜表面,不仅占用了膜的有效膜面积,时间久了会在反渗透膜表面压出网格状压痕。同时,同一平面的纬线和经线压在反渗透膜表面,会在进水过程中产生大面积水流死角区,进而导致污染物沉积,尤其在进水含盐量较高、悬浮物或浊度较高、COD含量高等原水水质不佳的情况下,污染物、结垢容易附着在膜片和网格表面,从而造成膜元件堵塞,因此,为了防止膜堵塞,现有的反渗透膜组
件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
[0032]由此,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外壳(未在图中示出)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过滤膜袋1、导流网格2、中心产水管3;
[0033]所述中心产水管3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中心产水管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34]每个所述过滤膜袋1包括两张反渗透膜,两张所述反渗透膜的三个边密封,形成一边开口的袋状,所述过滤膜袋1的开口边与所述中心产水管3连接且所述过滤膜袋1围绕所述中心产水管2卷绕;相邻两个所述过滤膜袋1之间设置导流网格2;
[0035]所述导流网格2包括围绕过滤膜袋1表面设置的螺旋件201和扰流件202;所述扰流件202围绕过滤膜袋1周向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过滤膜袋(1)、导流网格(2)、中心产水管(3);所述中心产水管(3)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中心产水管(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过滤膜袋(1)包括两张反渗透膜,两张所述反渗透膜的三个边密封,形成一边开口的袋状,所述过滤膜袋(1)的开口边与所述中心产水管(3)连接且所述过滤膜袋(1)围绕所述中心产水管(3)卷绕;相邻两个所述过滤膜袋(1)之间设置导流网格(2);所述导流网格(2)包括围绕过滤膜袋(1)表面设置的螺旋件(201)和扰流件(202);所述扰流件(202)围绕过滤膜袋(1)周向设置,沿过滤膜袋(1)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扰流件(202);所述螺旋件(201)围绕过滤膜袋(1)外表面且与所述扰流件(202)成夹角设置,沿过滤膜袋(1)周向平行且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螺旋件(201),相邻所述螺旋件(201)间形成螺旋进水流道;所述扰流件(202)架设在所述螺旋件(201)远离过滤膜袋(1)的一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过滤膜袋(1)之间设置两层所述导流网格(2),每层所述导流网格(2)中的螺旋件(201)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庭李怀东蔡魏魏李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北京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