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613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中微塑料颗粒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中微塑料颗粒分离
,具体为一种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

研究表明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河流

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中

它不仅可通过摄食作用对生物产生物理性伤害,同时也可释放或吸附有毒有害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毒理效应,从而对海洋

淡水

土壤等生态系统安全性产生潜在危害

在生活产生的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含量更高

[0003]对于废水中的微塑料颗粒,现有技术多采用简单摩擦清洗后,直接烘干的方式进行处理

虽然该方式可以简单处理掉废水中的微塑料颗粒,但处理后的微塑料里混杂着大量其他杂质,特别是微塑料的表面存在许多小分子迁移物,大大影响了后续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通过除杂器的设置,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通过过滤分离装置将附着在微塑料表面的小分子物质去除,大大提升了微塑料颗粒的回收利用率,避免了处理后的污水中含有微塑料颗粒的可能,提升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0005]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所述的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包括摩擦清洗器

除杂器

过滤分离装置,摩擦清洗器通过除杂器与过滤分离装置相连,摩擦清洗器内部设有导流板,过滤分离装置内部设有
U
型过滤器

摩擦清洗器用于对微塑料颗粒进行摩擦和清洗,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的附着物;除杂器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过滤分离装置用于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附着的小分子物质

[0007]所述的摩擦清洗器上设有进料口,导流板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导流板上设有阻挡柱

[0008]所述的摩擦清洗器内部设有由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盘,搅拌盘位于导流板下方,搅拌盘上设有搅拌齿

[0009]所述的除杂器内部设有除杂板,除杂器外侧立壁上设有杂质出料口,杂质出料口位于除杂上方

[0010]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内壁与
U
型过滤器之间设有支撑密封板,过滤分离装置的立壁外侧设有过滤分离装置中部出料口,过滤分离装置中部出料口位于支撑密封板的上方
。U
型过滤器直径远小于过滤分离装置内径

污水进入过滤分离装置后,首先通过
U
型过滤器和过滤分离装置之间的腔体内,过滤后的污水经
U
型过滤器后进入过滤分离装置下方的腔体内

[0011]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的立壁外侧设有液位计和冲洗液管道,过滤分离装置的下方设有过滤分离装置出料口

[0012]所述的过滤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管道与过滤分离装置的连接处位于
U
型过滤器的下方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14]污水通过进料口进入摩擦清洗器,污水中的微塑料颗粒经导流板上的阻挡柱撞击,初步对微塑料颗粒表面的附着物进行去除,搅拌电机带动搅拌盘开始转动,对污水中的微塑料颗粒开始清洗;之后进入除杂器,经除杂板除杂后,大颗粒杂质被过滤出,经杂质出料口排出,除杂后的污水进入过滤分离装置,真空泵开启,经
U
型过滤器过滤后,微塑料颗粒被阻隔在
U
型过滤器和过滤分离装置之间的腔体内,将冲洗液管道内的冲洗液引入过滤分离装置,对微塑料颗粒进行再次冲洗,进一步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的小分子物质,过滤后的污水经过滤分离装置出料口进入下一装置

其中,摩擦清洗器用于对微塑料颗粒进行摩擦和清洗,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的附着物;除杂器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过滤分离装置用于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附着的小分子物质
。U
型过滤器直径远小于过滤分离装置内径

污水进入过滤分离装置后,首先通过
U
型过滤器和过滤分离装置之间的腔体内,过滤后的污水经
U
型过滤器后进入过滤分离装置下方的腔体内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采用本技术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通过除杂器的设置,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通过过滤分离装置将附着在微塑料表面的小分子物质去除,大大提升了微塑料颗粒的回收利用率,避免了处理后的污水中含有微塑料颗粒的可能,提升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导流板的俯视图;
[0019]图中:
1、
摩擦清洗器;
2、
除杂器;
3、
过滤分离装置;
4、U
型过滤器;
5、
进料口;
6、
导流板;
7、
搅拌电机;
8、
搅拌盘;
9、
搅拌齿;
10、
阻挡柱;
11、
除杂板;
12、
杂质出料口;
13、
冲洗液管道;
14、
真空泵;
15、
过滤分离装置中部出料口;
16、
支撑密封板;
17、
过滤分离装置出料口;
18、
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0022]如图1所示,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包括摩擦清洗器
1、
除杂器
2、
过滤分离装置3,摩擦清洗器1通过除杂器2与过滤分离装置3相连,摩擦清洗器1内部设有导流板6,过滤分离装置3内部设有
U
型过滤器
4。
摩擦清洗器1用于对微塑料颗粒进行摩擦和清洗,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的附着物;除杂器2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去除;过滤分离装置3用于去除微塑料颗粒表面附着的小分子物质

摩擦清洗器1上设有进料口5,导流板6位于进
料口5的下方,导流板6上设有阻挡柱
10。
摩擦清洗器1内部设有由搅拌电机7驱动的搅拌盘8,搅拌盘8位于导流板6下方,搅拌盘8上设有搅拌齿
9。
除杂器2内部设有除杂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废水中微塑料颗粒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清洗器(1)

除杂器(2)

过滤分离装置(3),摩擦清洗器(1)通过除杂器(2)与过滤分离装置(3)相连,摩擦清洗器(1)内部设有导流板(6),过滤分离装置(3)内部设有
U
型过滤器(4);所述的摩擦清洗器(1)上设有进料口(5),导流板(6)位于进料口(5)的下方,导流板(6)上设有阻挡柱(
10
);所述的摩擦清洗器(1)内部设有由搅拌电机(7)驱动的搅拌盘(8),搅拌盘(8)位于导流板(6)下方,搅拌盘(8)上设有搅拌齿(9);所述的除杂器(2)内部设有除杂板(
11
),除杂器(2)外侧立壁上设有杂质出料口(
12
),杂质出料口(
12
)位于除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蕾蕾刘颖李健崔婷婷郭怡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