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39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而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通过加油补充能源的充能方式,新能源需要使用充电桩对电能进行补充,虽然已有相关的快速充电技术,但是相较于加油这种快速充能方式而言,其充能时长依然较长,甚至是缓慢,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充能时需要占用较长的时间,为此新能源充电桩在使用时往往会画设专用停车位进行辅助使用

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或者是在与停车位进行配合使用时,往往存在碰撞的安全隐患,即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或者新能源汽车本身出现故障等原因,容易使得车辆对充电桩进行撞击而产生安全隐患,且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一部分并不具备“360
环影”功能,虽然其大部分都具有测距雷达,但是其在驶向充电桩时,因为充电桩的高度或者位置等限制,依然缺乏直观的感受,即难以知悉当前汽车距离充电桩的实时距离,从而不宜掌握停车时机和停车位置,造成汽车停放位置不正

已经与充电桩发生剐蹭而不自知等问题,突出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架

支撑壳体

充电桩本体,所述底架左右两部向前方延伸,所述底架前部向前下方倾斜呈斜坡状态,所述底架后部顶端固定有竖直的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中部固定有充电桩本体,所述支撑壳体左部设有贯穿且竖直的观察槽,所述支撑壳体底部前端固定有水平的防护筒,所述支撑壳体内固定有曲折的指示管,所述指示管为透明材质,且各处内径相等,所述指示管前部向前贯穿并水平延伸,且左部呈竖直状态,所述指示管上部向右贯穿并水平延伸,所述指示管左部穿接在观察槽内,且前部穿接在防护筒内,所述指示管左部内壁上下密封滑动连接有内密封活塞,所述指示管左部外壁上下密封滑动连接有清洁圈,所述内密封活塞内置有永磁铁,所述清洁圈内置有磁吸环,所述永磁铁能够与磁吸环产生磁性吸引,所述指示管上部密封滑动连接有上密封活塞,所述内密封活塞与上密封活塞之间填充有液态的
A
种颜料,所述上密封活塞右端固定有水平的上压缩弹簧和上活塞杆,所述上活塞杆与支撑壳体相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指示管底部密封滑动连接有下密封活塞,所述内密封活塞与下密封活塞之间填充液态的
B
种颜料,所述下密封活塞前端固定有水平的下活塞杆,所述
A
种颜料和
B
种颜料互为区分的醒目颜色,所述底架前后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顶端固定有防撞栏杆,所述防撞栏杆左右两部各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接触辊,所述滑动架中部固定有水平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后端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后端与下活塞杆前端相固定,所述底架左右两部各安装有自复位按钮开关,所述支撑壳体前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两个水平的上测距传感器和一个水
平的下测距传感器,所述上测距传感器能够向前方测距,所述下测距传感器能够测量到推板后端的距离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架左右两部各转动连接有多个水平的支撑辊,所述底架左右两部的支撑辊的相邻的轴向末端分别固定有水平的插接座,所述底架左右两部各左右滑动连接有水平的限位架,两所述限位架分别与底架左右两部的插接座相左右插接,所述限位架与插接座相插接时支撑辊无法进行转动,两所述限位架前后两部各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底架中部前后滑动连接有水平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左右两部与各连接杆的末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接架后部固定有水平的下压缩弹簧,所述下压缩弹簧的后端与底架后部相固定,两所述限位架与各连接杆和连接架共同构成了两副平行四边形的四杆机构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架底端前后两部各设有内凹的清洁槽,所述滑动架左右两部各固定有水平的连接座,所述滑动架前后两部各固定有水平的后导向板,两所述连接座前部分别固定有水平的前导向板,两所述后导向板后端和两所述前导向板后端均向底架中部前方倾斜,两所述前导向板和两后导向板分别处于底架前后两部的清洁槽内,所述前导向板底端和后导向板底端与底架底端相平齐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架左右两侧各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后部向前下方倾斜,所述集水槽前部呈向下的竖直筒状,所述集水槽上部铺设有水平的漏板,两所述连接座能够分别对两集水槽进行完全遮挡,两所述连接座顶端分别固定有
LED
警示板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动推杆

自复位按钮开关

上测距传感器

下测距传感器和
LED
警示板共同与外界的控制器相电性连接,所述滑动架向后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能够解除连接座对集水槽的遮挡,所述滑动架向前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连接座能够对自复位按钮开关进行按压,所述滑动架前后滑动时通过下活塞杆能够使得下密封活塞沿着指示管前后滑动,所述电动推杆通电伸缩推杆时能够使得下密封活塞沿着指示管前后滑动,所述下密封活塞沿着指示管前后滑动时在上压缩弹簧的弹性斥力作用下以及
A
种颜料和
B
种颜料的推动下能够使得内密封活塞上下移动,所述下密封活塞沿着指示管前后滑动而使得内密封活塞上下移动时能够使得清洁圈在观察槽内移动,所述内密封活塞沿着指示管上下滑动时通过永磁铁与磁吸环的磁性吸引能够使得清洁圈沿着指示管同步上下移动,所述推板向后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能够推动连接架向后移动并使得下压缩弹簧产生弹性压缩,所述连接架向后移动时通过各连接杆能够带动两限位架相互靠近而解除对插接座的插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利用轮胎对接触辊和防撞栏杆的推动,能够使得滑动架向后移动而间接推动
A
种颜料
、B
种颜料和内密封活塞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观察槽处形成红色递进而绿色减少的进度条指示,从而能够直观并实时的反应车辆的前后位置状态,便于驾驶员掌握停车时机而及时作出停车反应,而待推板对连接架推动后能够通过连接架和连接杆使得限位架解除对插接座的插接,此时支撑辊可自由转动,且接触辊和防撞栏杆受到连接架限制无法继续移动,故能够防止汽车继续向后移动而造成对充电桩的撞击,而在滑动架后移的过程中能够解除连接座对集水槽的遮挡,从而便于进行排水,且利用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能够对底架下方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扫,减少砂石泥土等杂物在底架下方堆积,而内密封活塞在上下移动时也能够使得清洁圈同步上下移动,继而能够对观察槽处的指示管外壁进行清洁,从而便于观察进度条进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指示管与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架(1)

支撑壳体(2)

充电桩本体(3),所述底架(1)左右两部向前方延伸,所述底架(1)前部向前下方倾斜呈斜坡状态,所述底架(1)后部顶端固定有竖直的支撑壳体(2),所述支撑壳体(2)中部固定有充电桩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2)左部设有贯穿且竖直的观察槽(4),所述支撑壳体(2)底部前端固定有水平的防护筒(5),所述支撑壳体(1)内固定有曲折的指示管(6),所述指示管(6)为透明材质,且各处内径相等,所述指示管(6)前部向前贯穿并水平延伸,且左部呈竖直状态,所述指示管(6)上部向右贯穿并水平延伸,所述指示管(6)左部穿接在观察槽(4)内,且前部穿接在防护筒(5)内,所述指示管(6)左部内壁上下密封滑动连接有内密封活塞(7),所述指示管(6)左部外壁上下密封滑动连接有清洁圈(8),所述内密封活塞(7)内置有永磁铁(9),所述清洁圈(8)内置有磁吸环(
10
),所述永磁铁(9)能够与磁吸环(
10
)产生磁性吸引,所述指示管(6)上部密封滑动连接有上密封活塞(
11
),所述内密封活塞(7)与上密封活塞(
11
)之间填充有液态的
A
种颜料,所述上密封活塞(
11
)右端固定有水平的上压缩弹簧(
12
)和上活塞杆(
13
),所述上活塞杆(
13
)与支撑壳体(2)相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指示管(6)底部密封滑动连接有下密封活塞(
14
),所述内密封活塞(7)与下密封活塞(
14
)之间填充液态的
B
种颜料,所述下密封活塞(
14
)前端固定有水平的下活塞杆(
15
),所述
A
种颜料和
B
种颜料互为区分的醒目颜色,所述底架(1)前后滑动连接有滑动架(
16
),所述滑动架(
16
)顶端固定有防撞栏杆(
17
),所述防撞栏杆(
17
)左右两部各转动连接有水平的接触辊(
18
),所述滑动架(
16
)中部固定有水平的电动推杆(
19
),所述电动推杆(
19
)的推杆后端固定有推板(
20
),所述推板(
20
)后端与下活塞杆(
15
)前端相固定,所述底架(1)左右两部各安装有自复位按钮开关(
21
),所述支撑壳体(2)前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有两个水平的上测距传感器(
22
)和一个水平的下测距传感器(
23
),所述上测距传感器(
22
)能够向前方测距,所述下测距传感器(
23
)能够测量到推板(
20
)后端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撞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左右两部各转动连接有多个水平的支撑辊(
24
),所述底架(1)左右两部的支撑辊(
24
)的相邻的轴向末端分别固定有水平的插接座(
25
),所述底架(1)左右两部各左右滑动连接有水平的限位架(
26
),两所述限位架(
26
)分别与底架(1)左右两部的插接座(
25
)相左右插接,所述限位架(
26
)与插接座(
25
)相插接时支撑辊(
24
)无法进行转动,两所述限位架(
26
)前后两部各铰接有连接杆(
27
),所述底架(1)中部前后滑动连接有水平的连接架(
28
),所述连接架(
28
)左右两部与各连接杆(
27
)的末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接架(
28
)后部固定有水平的下压缩弹簧(
29
),所述下压缩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琪高建李荣赫周燕林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