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31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林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并进一步公开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害虫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并进一步公开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又名桃蛀果蛾

简称桃小,属于鳞翅目
(Lepidoptera)
蛀果蛾科
(Carposinidae)
,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产区,是苹果

枣等果树的主要害虫

目前,桃小食心虫的防治主要以传统化学防治方法为主,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加,防效逐年降低,探索有效的桃小生物防治手段势在必行

[0003]昆虫性信息素是由同种昆虫的某一性别个体的特殊分泌器官分泌于体外,能被同种异性个体的感受器所接受,并引起异性个体产生一定的行为反应或生理效应
(
如觅偶

定向求偶

交配等
)
的微量化学物质

昆虫通常依赖释放性信息素来实现其信息交流,达到种属生殖隔离的目的

一种昆虫的性信息素被鉴定后,通常有多种应用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虫情监测,性信息素诱捕器内是否有目标昆虫可准确反映相应区域范围内是否存在目标昆虫以及成虫孵化情况,从而为化学施药提供指导,如确定防治阈值

确定防治时机等;第二种应用方式是交配迷向,就是通过人为释放性信息素制造性信息素味源,使得昆虫在求偶通讯中获得错误信号,从而延迟

减少或者阻止昆虫顺利找到异性完成交配;第三种应用方式是大量诱杀法,就是通过性诱剂大量吸引一种性别或雌雄两种性别昆虫,再结合大容量的诱捕器或化学农药将被引诱的昆虫消灭

[0004]迷向防治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进行弥散干扰,阻断和延迟害虫交配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物种专一性,可结合其他方法综合防治

目前,利用信息素防治害虫的防控方式主要有迷向法和大量诱捕等方法,主要应用的性诱剂迷向技术包括迷向丝技术

微胶囊技术

蜡滴技术

因此,利用迷向技术进行桃小食心虫的农业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所述复合迷向剂包括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和十六碳烯醛的混合物

[0007]具体的,所述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与所述十六碳烯醛的质量比为
10
:1‑
1.5。
[0008]优选的,所述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与所述十六碳烯醛的质量比为
10

1.2。
[0009]具体的,所述十六碳烯醛包括
(Z,Z)

7,11

十六碳二烯醛或
(Z,Z,E)

7,11,13

十六碳三烯醛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包括所述的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

[0011]具体的,所述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所述迷向丝还包括顺
‑7‑
二十碳

11



具体的,每根迷向丝使用
10mg

‑7‑
二十碳

11



[0012]具体的,所述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所述迷向丝还包括抗氧化剂;
[0013]所述抗氧化剂包括
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0014]具体的,所述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所述迷向丝还包括油性载体

[0015]具体的,所述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所述油性载体包括葵花籽油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复合迷向剂溶解于油性载体中,并加入聚乙烯管制备形成所需迷向丝的步骤

[0017]具体的,所述所述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迷向丝的制备方法,每根迷向丝还使用
10mg

‑7‑
二十碳

11

酮,并按照总体积的
20
%添加抗氧化剂
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00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复合迷向剂或所述迷向丝在桃小食心虫防治
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迷向丝置于种植区域内的步骤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选择已知的桃小性信息素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为活性成分,并添加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性信息素
(Z,Z)

7,11

十六碳二烯醛
、(Z,Z,E)

7,11,13

十六碳三烯醛为辅助成分,所述
(Z,Z)

7,11

十六碳二烯醛
、(Z,Z,E)

7,11,13

十六碳三烯醛单独对桃小并不具有迷向或性引诱的作用,但与桃小性信息素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复配下,可以放大桃小性信息素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的迷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对桃小食心虫的迷向抑制作用,提高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如下实施例中,选择的十六碳烯醛类物质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22](Z,Z)

7,11

十六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迷向剂包括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和十六碳烯醛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与所述十六碳烯醛的质量比为
10
:1‑
1.5。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Z)

13

二十碳烯

10

酮与所述十六碳烯醛的质量比为
10

1.2。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复合迷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碳烯醛包括
(Z,Z)

7,11

十六碳二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峰袁一杨李卓张兴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