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08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农田化学农药使用量,缓解靶标抗药性问题;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环境中易降解,对陆生环境生物低毒,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源农药
,具体地,涉及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纹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是禾本科植物特别是水稻生产中发生普遍而且严重的一种病害,在世界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限制水稻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生产上一般用75%戊唑
·
嘧菌酯可湿性粉剂等化学合成农药防治,然而由于药剂长期使用,已导致靶标产生了抗药性,目前急需新的生物农药来控制该病害。
[0003]申请公开号为CN10893546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红没药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防治白粉病中的应用,其中公开了姜黄作为中药材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害,根据姜黄粗提液继续深入研发的植物源农药可用作天然环保绿色的植物源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化合物提取自姜黄植物,具有对环境更友好、低毒或者无毒、低残留等优点,为研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了基础。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将姜黄提取物应用在防治纹枯病中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
[0006]具体的,所述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包括芳姜黄酮。
[0007]可选的,所述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被配制成芳姜黄酮乳油,所述芳姜黄酮乳油的质量浓度为4.9

8.1%。
[0008]可选的,所述芳姜黄酮乳油施于患纹枯病植株的叶面。
[0009]可选的,所述芳姜黄酮乳油的用量为250

350ml/亩。
[0010]可选的,所述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
[0011]可选的,所述纹枯病为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和谷子纹枯病中的任意一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至少之一的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利用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防治纹枯病,能够减少农田化学农药使用量,缓解靶标抗药性问题;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环境中易降解,对陆生环境生物低毒,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芳姜黄酮的化学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中包含化合物芳姜黄酮。
[0018]其中,芳姜黄酮是从姜黄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采用的方法包括薄板层析制备法、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选用溶剂从姜黄粗提液中分离提取。姜黄植物优选姜黄根茎。
[0019]从姜黄植物提取芳姜黄酮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利用有机或无机溶剂对姜黄植物进行浸泡、提取所得的物质,即姜黄植物粗提液。
[0021]S2:对姜黄植物粗提液采用薄板层析制备法、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法中任一种或多种进行分离提取,得到芳姜黄酮。
[0022]上述采用薄板层析法分离提取是指:选用溶剂,将上述得到的姜黄植物粗提液置于平铺硅胶的薄板上进行层析分离。
[0023]上述采用柱层析法分离提取具体是指:选用溶剂,将上述得到姜黄植物粗提液置于装有硅胶作为固定相的玻璃柱中进行分离提取。
[0024]上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提取具体是指:选用溶剂,将通过薄板层析和柱层析已初步分离的物质置于色谱柱中,使用高压对其进行分离提取制备。
[0025]上述溶剂可以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溶剂。
[0026]上述混合溶剂是由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0

0:1比例混合得到;或由乙酸乙酯与甲醇按体积比1:0

0:1的比例混合得到;或由甲醇与水按体积比为1:0

0:1的比例混合得到;或由二氯甲烷与水按体积比为2:1的比例混合得到。
[0027]芳姜黄酮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
[0028]姜黄根茎提取物中包括芳姜黄酮,采用姜黄根茎提取物作为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关于姜黄根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芳姜黄酮的鉴定,具体可参考WJ Fu,J Liu,M Zhang,JQ Li,JF Hu,LR Xu,GH Dai(2018).Isolation,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the active compound ofturmeric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control cucumber powdery mildew.The Journal ofAgricultural Science 156,358

366。
[0029]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被配制成芳姜黄酮乳油(即姜黄根茎提取物乳油制剂),具体地,芳姜黄酮乳油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30

70%姜黄根茎提取物、10

35%乳化剂、15

50%溶剂。通过将特定质量配比的姜黄根茎提取物、乳化剂、溶剂在内的组分进行复配制备一种以姜黄根茎提取物为功效成分的用于防治纹枯病的新型乳油制剂,其制备工艺简单、使用便捷,具有优异的高温、低温稳定性,能使姜黄根茎提取物更稳定持久地发挥其纹枯病防治功效。相比于化学合成农药,姜黄根茎提取物来源于自然植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
破坏环境,而是会较快地在环境中降解;低毒;同时,相较于成分单一的化学合成农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成分复杂,起到防治纹枯病作用的是多种功效成分的相互配合共同起效的结果,其他一些非功效成分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因此靶标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0030]上述实施例中,姜黄根茎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30%、35%、40%、45%、50%、55%、60%、65%、70%等;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10%、15%、20%、25%、30%、35%等;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15%、20%、25%、30%、35%、40%、45%、50%等。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3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芳姜黄酮乳油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40

60%姜黄根茎提取物、20

30%乳化剂、15

35%溶剂。当姜黄根茎提取物、乳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纹枯病中的应用,所述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包括芳姜黄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姜黄酮植物源农药被配制成芳姜黄酮乳油,所述芳姜黄酮乳油的质量浓度为4.9

8.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姜黄酮乳油施于患纹枯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光辉张严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