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晶数量和粒径控制的棕榈油分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14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脂晶数量和粒径控制的棕榈油分提工艺,在棕榈油冷却过程的起晶阶段和脂晶成长初期对油液进行定时取样分析其脂晶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脂晶数量和粒径控制的棕榈油分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脂晶数量和粒径控制的棕榈油分提工艺

技术背景
[0002]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

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我国是棕榈油进口大国,棕榈油消费量每年约为
600
万吨,占市场总量的
20

。24
度棕榈油
(
即熔点为
24℃
的棕榈油,简称
POC24)
,是我国进口棕榈油的主要品种,我国棕榈油生产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将
POC24
通过干法分提工艺生产不同熔点的固脂和液油,实现其各种精细化的用途

干法分提技术主要利用棕榈油各组分的熔点差异,通过降温使得高熔点组分凝固,再通过挤压过滤等方法分离出低熔点的液油

该工艺操作及设备简单,而且一般不需要添加试剂,是一种无污染且环保的生产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脂晶数量和粒径控制的棕榈油分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加热破晶,将待分提的
POC24
原料油放入到结晶罐中,通过换热器

管道或夹套中的热水将原料油加热到
55℃
以上,破除原料油原有结晶记忆,得到完全熔化的液体状的棕榈油;步骤2:设置降温程序,降温的初始温度为
55
摄氏度以上,终止温度低于为所需生产的棕榈油熔点温度0‑
1℃
;步骤3:实施程序降温操作,通过结晶罐中的冷却管或结晶罐夹套的冷却水对
POC24
原料油进行程序控温冷却,搅拌器按
10

100r/min
搅拌;步骤4:超声处理与脂晶数量和粒径的控制,在油温
18.0

16.0℃
温度段内,每
30min
定时取样检测结晶罐中棕榈油的脂晶数量和粒径分布,按脂晶粒径
(
μ
m)d≤25、25

d≤50、50

d≤75、75

d≤100、100

d≤125、125

d≤150、150

d≤175、175

d≤200、200

d≤225、225

d≤250、250

d≤275、275

d≤300、d≥300
的区间分段统计脂晶数量和所占比例;根据统计分析出的脂晶数量和脂晶粒径大小以及油液温度决定对油液进行或不进行相应的超声波处理,当油温在
18.0

16.0℃
,脂晶数量
≥5000

/mL(
油液
)
或者
2000

/mL(
油液
)≤
脂晶数量
≤5000

/mL(
油液
)
但粒径
100
μ
m
以上的脂晶占比达到
1.0
%以上开始施加超声处理;步骤5:结晶罐内油液经上述超声处理后,继续按设定的降温程序实施降温操作;步骤6:固液分离,将达到降温终点的油液用板框式过滤机进行挤压过滤,分离得到固脂和液油产品;步骤7:产品理化指标测试

对液油产品进行理化指标及液油得率检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尹浩梁建华邹水洋叶植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