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锤消除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74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锤消除罐,涉及二次加压供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锤消除罐,包括安装在管路上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部呈半球形且中部呈圆筒状,所述罐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实现介质流动的排入管和排出管,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波纹管,所述调节波纹管的各个波纹节上均开设有多个第四导流孔;在罐体前后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罩设波纹管,用波纹管分隔并兜住了罐体内的介质,使得整个罐体内部具有高阻尼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锤消除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加压供水
,涉及给排水工程
,涉及油气储运
,具体为一种水锤消除罐


技术介绍

[0002]市政自来水管网二次增压给水装置,简称二次增压供水系统,是指在市政自来水管网的末端加装一套供水泵站,对市政自来水进行再次增压处理,以满足用户用水的需要

当市政供水压力不足,需要建筑给水加压,提升供水压力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现代建筑几乎无例外地采用离心泵加压

在使用过程当中,当水泵突然开



止回阀突然开

闭,电磁阀快速开

关等等,在管路系统中可能出现水锤现象

在发生水锤时,在管路系统中可能形成很高的压力,引起管路爆裂

目前在大流量,长距离,高落差输水过程中,水锤破坏力巨大,轻则引起泵站及管路的震荡,重则产生爆管事故,淹没泵房产生巨大经济损失

而常规的无负压加压装置,水锤防护单一,不能有效防护整个泵站的安全

当水泵意外停泵
(
停泵,机械故障等
)
,水泵后端的缓闭止回阀,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关闭,前一个阶段快关,后一个阶段慢关
(
此阶段阀门完全关闭
)。
通过两个阶段关闭,使得流速变化不至于太过于剧烈,从而降低水锤发生的概率

当发生水锤时,经过前期调试,高压力水会在缓闭止回阀第二个阶段关闭前,把一部分高压力的水泄放到水泵前端,保护水泵后端管路安全

但是由于无负压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系统,泄放的高压力水会对水泵前端管路及阀门造成冲击

此外无负压设备出口会配备一个泄压阀,当感知压力超过警戒值时,阀门打开

但是往往水锤在管路传播速度很快,阀门很有可能来不及打开,高压力的水锤波就会拍打到管路及阀门,引发水锤爆管事故

常规双罐体泵站往往是空罐结构,无论是对来水水锤,还是出水水锤防护远远不够

[0003]二次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经存储

加压

通过管道再供给用户使用的形式

二次增压供水系统通常由加压泵

水箱

阀门及管道等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市政自来水管网的末端建立一个供水泵站,通过加压泵将进入泵站的自来水进行增压处理,然后送入水箱中存储,再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用水处

因此,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建筑供水的唯一选择

二次供水设施主要为弥补市政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

生活

工作在高层建筑人群用水而设立的

多层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在居民供水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供水设备的正常及安全运行日显重要

现有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主要由水泵机组

管件和电控部分等组成,它与市政管网以及用户管网连接成为一密闭系统,当设备突然停泵时,水的流速发生变化,引起压强变化过大,即存在水锤效应,供水设备进排出管口反复出现压力震荡,对管件产生较大的压力,严重时将引起输水管路的破裂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防止水锤产生的无负压供水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水锤消除罐在二次加压供水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管

负压抑制器等设施

现有技术中,水从进水管进入罐体内后,同样会有水锤现象,如上所述,对罐体的冲击导致罐体在支架上晃动,加速了罐体与支架的损坏

同时,因罐体内水的晃动过大,进入负压抑制器内的水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负压器渗水,而且罐壁开口焊接处易脱焊漏水


外,现有二次增压给水装置的结构通常都较为简单,在水箱中水储满时容易发生水锤效应,造成装置损伤,同时排气管容易进入灰尘,污染水箱内水源,为此,急需进行技术改进

[0004]现有公开专利技术申请专利“一种具有水锤防护功能的无负压给水装置”(CN115839116A)。
该专利,涉及给排水工程
,包括:稳流罐

进水汇总管

出水支路

出水汇总管

水锤消除管

水锤消除罐

电动阀

控制器;水流从稳流罐流入,流经进水汇总管,通过与进水汇总管连接的多个出水支路在出水汇总管汇合,水流即将到达出水汇总管出口时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水锤消除管流入水锤消除罐,另一路从出水汇总管的排出管口流出

本专利技术通过泵站管理平台控制控制器,来控制装置中的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结合水锤消除罐,实现水锤防护和无负压给水

有益效果是在给水过程中,给给水装置增加水锤防护装置,实现水锤防护,避免水锤现象可能带来的管道破裂等危害

该水锤消除罐,利用橡胶囊构成气液结构,水存放于橡胶囊内,消除罐外壳和橡胶囊之间的间隙充满空气,利用所谓的压缩空气弹簧进行缓冲消除水锤

但存在的问题是,橡胶囊抗腐蚀能力弱,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橡胶囊易老化破损,使用寿命不长

这种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橡胶内胆法兰位置承压能力较弱,易被高压击穿

更换维修时,需拆开下部压紧内胆的伸缩节或短管,由于口径大

压力高,伸缩节或短管重达数百公斤,且在罐体下方,操作空间有限,不方便

或者用起吊设备吊起整台水锤消除罐,增加费用,维修时间长;设置气囊的,还需要时不时地充气,安装使用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避免上述问题发生的结构,亦即,需要一种水锤消除罐

[0005]现有公开专利技术授权专利“一种稳流罐”(CN106638805B)。
该专利,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

负压抑制器;所述进水管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上半管处于罐体外,下半管处于罐体内;在所述下半管的低端为封闭结构,且在下半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所述负压抑制器通过连接管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底板封闭,且在连接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进水管和和连接管处于罐体内的一端设置为盲端,并通过在下半管和连接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漏水孔,使水缓慢进入罐体和负压抑制器内,消除水锤现象,减小对罐体的冲击力,也减小负压抑制器的渗水现象

但该专利,其下半管上的漏水孔加工工艺较为复杂不说,采用该方法,罐体内部的水锤冲击力不能完全消除,水体仅通过罐体和管体的内壁碰撞缓冲,形成漩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锤消除罐,其用于消除管路出现的水锤现象,实现稳压稳流,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管路上的罐体
(1)
,所述罐体
(1)
的两端部呈半球形且中部呈圆筒状,所述罐体
(1)
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实现介质流动的排入管
(8)
和排出管
(6)
,所述罐体
(1)
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波纹管
(4)
,所述调节波纹管
(4)
的各个波纹节上均开设有多个第四导流孔
(401)
;所述罐体
(1)
的两端内侧壁上且位于排入管
(8)、
排出管
(6)
处均设置有一个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用于通过各个导流孔改变介质流动方向,从而消除介质的不稳定流动;每个所述阻尼部件均包括第二波纹管
(5)
,所述第二波纹管
(5)
的各个波纹节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流孔
(50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锤消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
(1)
的外部设置有负压抑制器
(2)
,所述负压抑制器
(2)
的控制端与调节波纹管
(4)
的一端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锤消除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尼部件还包括第一波纹管
(3)
,所述第一波纹管
(3)
套设在第二波纹管
(5)
的外部,所述第一波纹管
(3)
的一端与罐体
(1)
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
(3)
的各个波纹节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孔
(301)
,各个所述第一导流孔
(301)
沿垂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斌王利畏尚德彬仵俊伟高继峰胡纪军王志会田中央刘永辉黄书克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河南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