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飚张向云专利>正文

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450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包括安装于高处的安装吊架和安装吊架下方的钢绳收放绞盘,钢绳收放绞盘下方通过钢绳连接有两个用于上下升降逃生的逃生吊篮;钢绳收放绞盘上设置有楼层高度定位装置,钢绳收放绞盘内部同轴设置有离心摩擦减速装置,逃生吊篮内设置有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逃生吊篮内的钢绳设置于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两个逃生吊篮交替上下移动,实现往复式的自救互救逃生,利用楼层高度定位装置定位不同的楼层高度,利用离心摩擦减速装置和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中的三重省力机构控制减速,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利用逃生人员自身体重紧急制动形成自锁,在紧急逃生的同时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设备
,应用于写字楼、高层住宅楼等高层建筑或悬崖的人员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逐年增加,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增加了高层建筑应对灾害救援逃生的难度,例如火灾、地震等。而于高层建筑的防火灭火问题,一直是消防安全的一大难题,一是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容易形成“烟囱效应”,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二是高楼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从楼梯通道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较长,不利于人员疏散;三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不利于快速展开救援,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因此,还需要在高层建筑中安装救生消防设备,保障高楼人员生命安全。
[0003]在现有的高楼逃生设备中,一般使用电动或机械式的索降逃生方式。建筑内的火灾多为电路短路起火或人为用火不当所引起,电路短路起火或明火烧到电路会触动电路开关跳闸,利用电动控制升降的逃生装置极易受到电路影响无法使用;充电式的电动升降逃生装置需要提前准备充足的电源,而火灾、地震等灾害为突发性灾害,若没有电源则无法使用逃生装置,充电式的电动升降逃生装置实用性不大,所以,纯机械式逃生装置更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救援。
[0004]在现有的机械式逃生装置中,常用的索降装备操作难度较大,甚至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索降逃生,不利于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急疏散自救。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申请号为201710732631.6的专利,该专利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合适逃生位置,用固定锁扣固定到安全位置,将安全带套在腋下并调节松紧度,然后将绳盘水平扔至地面,将8字环下降器套扣在钢丝绳的所需下降位置并且与安全带连接,然后控制8字环下降器缓缓下落至地面,最后解下安全带离开危险范围。该专利技术专利还需多人配合在地面缓慢放钢绳,操作难度大,且8字环下降器减速效果多为人为控制,索降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索降操作知识才能操作,若下方人员配合不好,索降人员可能会坠落受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0005]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在下降逃生过程中,容易出现恐惧、心慌、紧张等心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逃生人员很难集中精力操作动作复杂的逃生装置,若逃生装置没有自动减速或紧急制动自锁的功能,逃生人员很容易高速下坠,造成逃生人员身体上的严重损伤,甚至付出生命。
[0006]因此,需要设计一款适用于没有索降速降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普通人群的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
高、减速效果好、有应急自锁功能、可以无限次救助受困人员的往复式高楼自救互救逃生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包括安装于高楼上的安装吊架(1),安装吊架(1)下方设置有钢绳收放绞盘(2),钢绳收放绞盘(2)下方通过钢绳(3)连接有用于上下升降的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
[0010]所述钢绳收放绞盘(2)上设置有楼层高度定位装置(21),用于调整定位钢绳(3)的收放长度;
[0011]所述安装吊架(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安装外套(22),钢绳收放绞盘(2)同轴活动设置在固定安装外套(22)上,固定安装外套(22)内部设置有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通过钢绳(3)收放带动其旋转,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固定安装外套(22)内壁摩擦,用于降低钢绳(3)收放的速度;
[0012]所述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内设置有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内的钢绳(3)设置于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上,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连接手柄(42)的安装端,手柄(42)的持握端穿出逃生吊篮外侧,逃生人员通过安全绳(61)吊接在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上,用于逃生人员乘坐逃生吊篮下降逃生时自动刹车,手柄(42)用于控制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在钢绳(3)上的下降速度;手柄(42)未拉下时,吊篮(4)被人体自重锁定,不会下滑;
[0013]所述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分别通过钢绳(3)对折吊拉形成双钢绳(3)承重,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交替上下移动进行逃生。
[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绳(3)第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吊架(1)上,钢绳(3)第二端从第二逃生吊篮(5)上方穿入,经过第二逃生吊篮(5)内的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后从第二逃生吊篮(5)上方穿出;钢绳收放绞盘(2)内设置有钢绳变向盘(24),从第二逃生吊篮(5)上方穿出的钢绳(3)经钢绳变向盘(24)变向后从第一逃生吊篮(4)上方穿入,经过第一逃生吊篮(4)内的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后从第一逃生吊篮(4)上方穿出,穿出后的钢绳(3)缠绕在钢绳收放绞盘(2)的绞盘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楼层高度定位装置(21)包括:
[0016]定位孔(211),圆周设置于钢绳收放绞盘(2)上;
[0017]定位销(212),安装于安装吊架(1)下方的安装板上,定位销(212)的位置与定位孔(211)的位置相适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楼层高度定位装置(21)定位的钢绳(3)长度与最低层地面间设置有1至1.5米的留空长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包括:
[0020]离心滑槽(231),径向设置在固定安装外套(22)内部;
[0021]制动块(232),两个制动块(232)滑动设置于离心滑槽(231)内,离心滑槽(231)旋转时,制动块(232)通过离心力向外甩出与固定安装外套(22)内壁相摩擦;
[0022]行星齿轮机构(233),设置于离心滑槽(231)后方,离心滑槽(231)安装在行星齿轮机构(233)的中心齿轮上,钢绳收放绞盘(2)同轴设置在行星齿轮机构(233)的齿圈上,行星齿轮机构(233)用于加快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的转速。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包括:
[0024]固定压绳块(411),设置于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内的下部位置,固定压绳块(411)上端设置有转动的圆柱形压块;
[0025]活动压绳块(412),活动设置于固定压绳块(411)上方,活动压绳块(412)下端设置有转动的圆柱形压块,固定压绳块(411)上的圆柱形压块与活动压绳块上的圆柱形压块交错对应,用于压紧或放松钢绳(3);
[0026]摇臂压块(413),铰接设置于活动压绳块(412)上方,活动压绳块(412)铰接在摇臂压块(413)中部,用于下压活动压绳块(4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包括安装于高楼上的安装吊架(1),安装吊架(1)下方设置有钢绳收放绞盘(2),其特征在于:钢绳收放绞盘(2)下方通过钢绳(3)连接有用于上下升降的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所述钢绳收放绞盘(2)上设置有楼层高度定位装置(21),用于调整定位钢绳(3)的收放长度;所述安装吊架(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安装外套(22),钢绳收放绞盘(2)同轴活动设置在固定安装外套(22)上,固定安装外套(22)内部设置有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通过钢绳(3)收放带动其旋转,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固定安装外套(22)内壁摩擦,用于降低钢绳(3)收放的速度;所述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内设置有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内的钢绳(3)设置于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上,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连接手柄(42)的安装端,手柄(42)的持握端穿出逃生吊篮外侧,逃生人员通过安全绳(61)吊接在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上,用于逃生人员乘坐逃生吊篮(4、5)下降逃生时自动刹车,手柄(42)用于控制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在钢绳(3)的下降速度;手柄(42)未拉下时,吊篮(4)被人体自重锁定,不会下滑;所述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分别通过钢绳(3)对折吊拉形成双钢绳(3)承重,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交替上下移动进行逃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3)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吊架(1)上,钢绳(3)的另一端从第二逃生吊篮(5)上方穿入,经过第二逃生吊篮(5)内的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后从第二逃生吊篮(5)上方穿出;钢绳收放绞盘(2)内设置有钢绳变向盘(24),从第二逃生吊篮(5)上方穿出的钢绳(3)经钢绳变向盘(24)变向后从第一逃生吊篮(4)上方穿入,经过第一逃生吊篮(4)内的人体自重自动刹车系统(41)后从第一逃生吊篮(4)上方穿出,穿出后的钢绳(3)缠绕在钢绳收放绞盘(2)的绞盘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层高度定位装置(21)包括:定位孔(211),圆周设置于钢绳收放绞盘(2)上;定位销(212),安装于安装吊架(1)下方的安装板上,定位销(212)的位置与定位孔(211)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楼层高度定位装置(21)定位的钢绳(3)长度与最低层地面间设置有1至1.5米的留空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包括:离心滑槽(231),径向设置在固定安装外套(22)内部;制动块(232),两个制动块(232)滑动设置于离心滑槽(231)内,离心滑槽(231)旋转时,制动块(232)通过离心力向外甩出与固定安装外套(22)内壁相摩擦;行星齿轮机构(233),设置于离心滑槽(231)后方,离心滑槽(231)安装在行星齿轮机构(233)的中心齿轮上,钢绳收放绞盘(2)同轴设置在行星齿轮机构(233)的齿圈上,行星齿轮机构(233)用于加快离心摩擦减速装置(23)的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灾难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体自重自动
刹车系统(41)包括:固定压绳块(411),设置于第一逃生吊篮(4)和第二逃生吊篮(5)内的下部位置,固定压绳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敖明张飚张向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飚张向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