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专利>正文

酞菁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49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酞菁化合物,其能够控制各个种类的官能团的数量和位置,并且能够由生物质原料制造,具有与以往同等以上的性能,能够有助于碳中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酞菁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酞菁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酞菁呈现蓝色至绿色的色相,是具有广泛用途的优异的颜料

目前酞菁通常由邻苯二甲酸酐

邻苯二甲酸或邻苯二甲腈合成

也有使用邻苯二甲酰亚胺或
1,3

二亚氨基异吲哚啉的合成方法,但并不普遍

由于作为酞菁合成的起始物质的邻苯二甲酸衍生物的种类有限,因此作为最终产物的酞菁的衍生物化方法也受到限制

因此,在工业上,通常生产的是不具有官能团的酞菁

[0003]与酞菁骨架结合的官能团可以通过其供电子性

吸电子性来对色相进行微调,因此非常重要

进一步,具有官能团的酞菁也作为控制颜料形成中的晶体生长的添加剂发挥作用

从这样的重要性出发,开发了向酞菁直接导入官能团的方法

作为特别成功的事例,是酞菁的卤化

磺化和酰亚胺化
(
专利文献
1、2

3)。
但是在这些方法中,不能控制官能团的数量和位置,另外还留有能够使用的官能团的种类也非常有限的问题

因此,期望开发出能够控制酞菁的官能团的数量

位置且能够导入新的官能团的技术

[0004]此外,近年来,从面向可持续开发的石油资源的保存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削减这样的观点考虑,作为化学工业制品的原料,从来自石油的原料切换为生物质原料的面向碳中和的发展动向也活跃化,目前广泛已知能够由来自非可食生物质中所含的
(

)
纤维素的糖制造的糠醛
(FF)、
羟甲基糠醛
(HMF)
的利用正在被研究
(
专利文献4和
5)。
在有机颜料中,向生物可再生材料转换的趋势也不例外,但目前尚未实现来自生物质原料的有机颜料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
2020

33526
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
10

140025
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
2016

23222
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
5791838
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
6328990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酞菁化合物和使用了该酞菁化合物的组合物

颜料组合物

印刷油墨

印刷物

印刷物的层叠体

涂料

涂装物

滤色器用着色组合物

或者滤色器等,该酞菁化合物能够控制各个种类的官能团的数量和位置,并且能够由生物质原料制造,具有与以往同等以上的性能,能够有助于碳中和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来自生
物质的呋喃衍生物

马来酸酐作为原料,利用
Diels

Alder(
狄尔斯

阿尔德,
DA)
反应来获得
DA
中间体,且对
DA
中间体进行开环脱水从而合成邻苯二甲酸酐衍生物,使用该邻苯二甲酸酐衍生物进行酞菁合成,获得含有放射性碳原子
14
C
的酞菁化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

[0016]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方式

[0017][1]一种化合物,其含有放射性碳原子
14
C
并且选自下述式
(I)、(II)、(IA)、(IIA)、(IB)、(IIB)、(IC)、(IIC)、(ID)、(IID)、(IE)

(IIE)
所表示的化合物组

[0018][

1][0019][0020][

2][0021][0022][

3][0023][0024][

4][0025][0026][

5][0027][0028][

6][0029][0030][

7][0031][0032][

8][0033][0034][

9][0035][0036][

10][0037][0038][

11][0039][0040][

12][0041][0042](
上述式
(I)、(II)、(IA)、(IIA)、(IB)、(IIB)、(IC)、(IIC)、(ID)、(IID)、(IE)

(IIE)
中,
R1~
R4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1~
12
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

碘原子

环己基

苯基,上述烷基中存在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CH2‑
可以被

C≡C



CH

CH



O



S



COO



OCO



CO

取代,这些基团中存在的氢原子可以被氟原子或苯基取代,上述环己基中存在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CH2‑
可以被

O



S

取代,上述苯基中存在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CH
=可以被

N
=取代,该基团中存在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被氟原子取代,
M
表示金属原子
。)
[0043][2]根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化合物,其含有放射性碳原子
14
C
并且选自下述式
(I)、(II)、(IA)、(IIA)、(IB)、(IIB)、(IC)、(IIC)、(ID)、(IID)、(IE)

(IIE)
所表示的化合物组,
[

1][

2][

3][

4]
[

5][

6][

7]
[

8][

9][

10]
[

11][

12]
所述式
(I)、(II)、(IA)、(IIA)、(IB)、(IIB)、(IC)、(IIC)、(ID)、(IID)、(IE)、

(IIE)
中,
R1~
R4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碳原子数1~
12
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

碘原子

环己基

苯基,所述烷基中存在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CH2‑
可以被

C≡C



CH

CH



O



S



COO



OCO



CO

取代,这些基团中存在的氢原子可以被氟原子或苯基取代,所述环己基中存在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CH2‑
可以被

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祥芸江波户博樱井宗矩
申请(专利权)人:DIC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