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447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4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中,一者位于光伏组件的角部,另一者位于悬空边处;将负载块放置在第一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一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放置在第二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二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以判断光伏组件的角部以及悬空边处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使用不合格的光伏组件导致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于
2022

12

12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2211599370.2、
专利技术名称为“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

申请号为
202211610645.8、
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光伏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

申请号为
202223341463.3、
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光伏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

申请号为
202223361702.1、
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测试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

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包括压型钢板和安装于压型钢板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安装到压型钢板后,光伏组件上存在应力集中位置,当光伏组件受到荷载时,光伏组件的应力集中位置易发生破损

隐裂等问题,因此,将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在建筑体表面时,需要预留运维通道,在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安装

接线

检测

维修

更换过程中,操作者能够在运维通道内走动,降低了操作者在光伏组件表面踩踏导致光伏组件损坏的风险

设置运维通道,能够便于操作者的行走和安装,但运维通道处无法安装光伏压型钢板构件,导致建筑体上用于安装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建筑体上能够安装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数量

[0004]为了增加建筑体上能够安装的光伏压型钢板构件的数量,通常情况下会取消运维通道的设计,即在光伏组件的安装

接线

检测

维修

更换过程中,操作者需要直接踩踏在光伏组件上

[0005]而现有技术中只强调了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较强,即在光伏组件的安装

接线

检测

维修

更换过程中,光伏组件受力损坏的风险较小,但现有技术中,对光伏组件安装于压型钢板后的可踩踏性能的测试方法没有既定标准,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正确评估安装到压型钢板上的光伏组件的可踩踏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及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测试方法,能够测试光伏组件安装于压型钢板后的可踩踏性能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的可踩踏性能,光伏组件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和悬空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压型钢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压型钢板在厚度方向抵接,悬空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和
/
或,悬空部位于相邻的第二连接部之间,光伏组件在悬空部处的边缘为悬空边;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光伏组件远离压型钢板的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压型钢板上;在第一表面上
选取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第一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中,一者位于光伏组件的角部,另一者位于悬空边处;将负载块放置在第一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一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放置在第二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二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0008]在本申请中,通过负载块对第一测试点

第二测试点进行可踩踏性能测试,能够判断安装于压型钢板后光伏组件的角部以及悬空边处的可踩踏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使用不合格的光伏组件导致安装

接线

检测

维修

更换过程中光伏压型钢板构件损坏的风险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载块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负载块放置在角部时,测试面覆盖在第一测试点或第二测试点上,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1
满足:
0mm≤L1≤20mm
,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2
满足:
0mm≤L2≤20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1
满足:
0mm≤L1≤10mm
,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2
满足:
0mm≤L2≤10mm。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载块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负载块放置在悬空边处时,测试面覆盖在第一测试点或第二测试点上,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负载块位于悬空边中部,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悬空边的最小距离
L3
满足:
0mm≤L3≤20mm。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悬空边的最小距离
L3
满足:
0mm≤L3≤10mm。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六测试点和第七测试点,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第六测试点与第一测试点对称设置,或者,第六测试点与第一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第七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对称设置,或者,第七测试点与第二测试点沿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负载块放置在第六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六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放置在第七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七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第一表面上选取第三测试点,第三测试点位于第二连接部的边缘;将负载块放置在第三测试点上,负载块对第三测试点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载块包括用于与第一表面抵接的测试面;负载块放置在第三测试点时,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4
满足:
0mm≤L4≤20mm
,在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第二连接部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5
满足:
0mm≤L5≤20mm。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测试面的外轮廓与光伏组件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4
满足:
0mm≤L4≤10mm
,在光伏组件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光伏组件
(2)
安装在压型钢板
(1)
上的可踩踏性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
(2)
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连接部
(23)、
第二连接部
(24)
和悬空部
(25)
,所述第一连接部
(23)
位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位置,用于与压型钢板
(1)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
(24)
位于所述压型钢板
(1)
的角驰部
(14)
的上方,用于与所述角驰部
(14)
连接,所述悬空部
(25)
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23)
与所述第二连接部
(24)
之间,和
/
或,所述悬空部
(25)
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部
(24)
之间,所述光伏组件
(2)
在所述悬空部
(25)
处的边缘为悬空边
(251)
;沿所述光伏组件
(2)
的厚度方向,所述光伏组件
(2)
远离所述压型钢板
(1)
的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
(21)
;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将所述光伏组件
(2)
安装在所述压型钢板
(1)
上;在所述第一表面
(21)
上选取第一测试点
(26)
和第二测试点
(27)
,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与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中,一者位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角部,另一者位于所述悬空边
(251)
处;将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
(4)
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
(21)
抵接的测试面
(41)
;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角部时,所述测试面
(41)
覆盖在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或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上,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1
满足:
0mm≤L1≤20mm
,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2
满足:
0mm≤L2≤20m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1
满足:
0mm≤L1≤10mm
,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2
满足:
0mm≤L2≤10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
(4)
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
(21)
抵接的测试面
(41)
;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悬空边
(251)
处时,所述测试面
(41)
覆盖在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或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上,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负载块
(4)
位于所述悬空边
(251)
中部,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悬空边
(251)
的最小距离
L3
满足:
0mm≤L3≤20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悬空边
(251)
的最小距离
L3
满足:
0mm≤L3≤10m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
(21)
上选取第六测试点
(2b)
和第七测试点
(2c)
,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六测试点
(2b)
与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对称设置,或者,所述
第六测试点
(2b)
与所述第一测试点
(26)
沿所述第一表面
(21)
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七测试点
(2c)
与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对称设置,或者,所述第七测试点
(2c)
与所述第二测试点
(27)
沿所述第一表面
(21)
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六测试点
(2b)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六测试点
(2b)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七测试点
(2c)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七测试点
(2c)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
(21)
上选取第三测试点
(28)
,所述第三测试点
(28)
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24)
的边缘;将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三测试点
(28)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三测试点
(28)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
(4)
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
(21)
抵接的测试面
(41)
;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三测试点
(28)
时,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4
满足:
0mm≤L4≤20mm
,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
(24)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5
满足:
0mm≤L5≤20mm。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光伏组件
(2)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4
满足:
0mm≤L4≤10mm
,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测试面
(41)
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
(24)
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L5
满足:
0mm≤L5≤10mm。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
(21)
上选取第八测试点
(2d)
,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八测试点
(2d)
与所述第三测试点
(28)
对称设置,或者,所述第八测试点
(2d)
与所述第三测试点
(28)
沿所述第一表面
(21)
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将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八测试点
(2d)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八测试点
(2d)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
(2)
通过固定块与所述压型钢板
(1)
固定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和
/
或宽度方向上,所述固定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
(21)
上选取第四测试点
(29)
和第五测试点
(2a)
,所述第四测试点
(29)
与所述第五测试点
(2a)
中,一者位于所述固定块的边缘,在所述光伏组件
(2)
的长度方向上,另一者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中间位置;将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四测试点
(29)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四测试点
(29)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将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第五测试点
(2a)
上,所述负载块
(4)
对所述第五测试点
(2a)
施加预设荷载并维持预设时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
(4)
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
(21)
抵接的测试面
(41)
;所述负载块
(4)
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边缘处时,所述测试面
(41)
覆盖在所述第四测试点
(29)
或所述第五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李宁肖鹏军李波尹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