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46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其能够形成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并且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黏合用组合物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

黏合用组合物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二次电池
(
以下有时简称为“二次电池”)
具有小型

轻质且能量密度高

进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特性,已被使用在广泛的用途

而且,二次电池通常具有正极

负极和将正极与负极隔离而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短路的间隔件等电池构件

[0003]在此,在二次电池的制造工艺中,有时将浸渍于电解液前的电极与间隔件压接而制成层叠体
(
以下有时称为“二次电池用层叠体”)
,根据需要将其切断为期望的尺寸

进行层叠

折叠或卷绕

[0004]而且,作为与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相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通过喷墨法将包含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状聚合物

规定量的多元醇化合物和水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涂覆于电极,经由将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干燥而得到的黏合材料黏合电极与间隔件

[0005]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通过喷墨法将包含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颗粒

触变剂和水且满足规定的性状的黏合层用组合物涂覆于带多孔膜层的间隔件,经由将黏合层用组合物干燥而得到的黏合层黏合电极与间隔件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
2019/221056
号;
[0009]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
2020/045246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在此,对于二次电池用层叠体要求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并且能够形成输出特性等电池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在以高水平兼顾全部如上所述的属性的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

并且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合用作形成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黏合层的材料的黏合用组合物

[0014]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输出特性等电池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

然后,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在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中,在电极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形成将电极与间隔件黏合的黏
合层的黏合用组合物满足规定的关系的情况下,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该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7]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其是电极与间隔件经由黏合层黏合而成的,上述黏合层为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的干燥物,上述电极和上述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黏合用组合物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
(1)。
[0018]20≤
涂液残留率
(

)≤100

(1)
[0019][

(1)
中,涂液残留率
(

)
由下述式
(2)
求出,
[0020]涂液残留率
(

)

C(
基材
)/C(PET)
×
100

(2)
[0021]式
(2)
中,
C(PET)
为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滴加
1000pL
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后

随时间测定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变化时,在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变化饱和的干燥结束时刻,残留在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
C(
基材
)
为在上述电极或上述间隔件滴加
1000pL
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后,在到达上述干燥结束时刻时残留在上述电极或上述间隔件上的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
。][0022]像这样的电极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黏合用组合物之间的关系满足上述式
(1)
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002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C(PET)”和“C(
基材
)”能够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求出

[0024]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其是电极与间隔件经由黏合层黏合而成的,上述黏合层为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的干燥物,上述电极的表面粗糙度
(Sa)
和上述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
(Sa)
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
(D90)
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
(3)。
[0025]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
(D90)[
μ
m]‑
电极的表面粗糙度
(Sa)[
μ
m]或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
(Sa)[
μ
m]>

0.25
ꢀꢀ

(3)
[0026]像这样的电极的表面粗糙度
(Sa)[
μ
m]和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
(Sa)[
μ
m]中的至少一者与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
(D90)[
μ
m]之间的关系满足上述式
(3)
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的电极与间隔件牢固地黏合,能够形成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0027]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黏合用组合物的粒度分布
(D90)”、“电极的表面粗糙度
(Sa)”和“间隔件的表面粗糙度
(Sa)”能够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

[0028]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中,优选上述黏合层是由多个点状的黏合层构成的,每一个上述点状的黏合层的点径为
200
μ
m
以上,并且上述点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其是电极与间隔件经由黏合层黏合而成的,所述黏合层为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的干燥物,所述电极和所述间隔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黏合用组合物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
(1)

20≤
涂液残留率
(

)≤100
ꢀꢀ

(1)

(1)
中,涂液残留率
(

)
由下述式
(2)
求出,涂液残留率
(

)

C(
基材
)/C(PET)
×
100
ꢀꢀꢀ

(2)

(2)
中,
C(PET)
为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滴加
1000pL
的所述黏合用组合物后

随时间测定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所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变化时,在所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变化饱和的干燥结束时刻,残留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的所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
C(
基材
)
为在所述电极或所述间隔件滴加
1000pL
的所述黏合用组合物后,在到达所述干燥结束时刻时,残留在所述电极或所述间隔件上的所述黏合用组合物的体积
。2.
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其是电极与间隔件经由黏合层黏合而成的,所述黏合层为包含颗粒状聚合物的黏合用组合物的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雅信梅里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