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41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情况下,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其中,应用受限状态是指发送端暂不具有未传输的初传数据和初次重传的数据,重传未确认队列用于存储已经重传但未被接收端确认收到的数据;向接收端重传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调整第一数据在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位置。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时对发生丢失的数据进行重传,增加了丢失数据的重传次数,有助于缩短接收端等待接收重传数据的耗时,同时,还有助于减少通信过程中出现传输阻塞的现象,提升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质量。升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质量。升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受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网络通信质量的影响,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会发生丢失。发送端需要对发生丢失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0003]相关技术中,发送端在检测到数据出现丢失后,立即对数据进行重传。若发送端再次检测到数据出现丢失,则发送端再次重传数据。若发送端接收到消息确认报文,则发送端确认接收端成功获得重传数据。发送端停止对该数据进行重传。
[0004]然而,通过这种方法,数据接收端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接收到发生丢失的数据,导致接收端中的业务容易出现卡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在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情况下,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应用受限状态是指所述发送端暂不具有未传输的初传数据和初次重传的数据,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用于存储已经重传但未被接收端确认收到的数据;
[0008]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0009]调整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位置。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1]数据包确定模块,用于在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情况下,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应用受限状态是指所述发送端暂不具有未传输的初传数据和初次重传的数据,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用于存储已经重传但未被接收端确认收到的数据。
[0012]数据包重传模块,用于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0013]队列维护模块,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位置。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
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8]一方面,发送端在处于应用受限状态中,执行针对发生丢失的数据的再次重传操作,增加了发生丢失的数据在一段时间内的重传次数,有助于减少了接收端等待接收发生丢失的数据消耗的时间。
[0019]另一方面,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发送端暂不具有初传数据,也即在应用受限状态下,对发生丢失的数据进行再重传操作能够减少传输阻塞的发生。
[0020]对于现场直播等对网络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通过这种方法缓解了接收端中应用层播放器缓存中的数据被耗尽而带来的音视频卡顿等现象,在提升发生丢失的数据的重传成功率的同时,有助于提升端中音视频播放的了流畅性,有助于改善现有音视频直播业务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丢包重传策略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阻塞原理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径传输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重传过程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未确认队列更新过程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的重传时机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等级重传的时间间隔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时序图;
[0031]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0032]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的传输装置的框图;
[0033]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5]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0036]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方案实施环境
可以实现成为一个数据包的传输系统。该方案实施环境可以包括:发送端10和接收端20。
[0037]发送端10用于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发送数据,接收端20用于在网络通信过程中接收数据。可选地,发送端10和接收端20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可以相互转换。
[0038]发送端10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0039]终端设备上运行有目标应用程序。目标应用程序用于进行视频播放、音频播放等多媒体业务。
[0040]在一个示例中,发送端10为云服务器,接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情况下,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其中,所述应用受限状态是指所述发送端暂不具有未传输的初传数据和初次重传的数据,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用于存储已经重传但未被接收端确认收到的数据;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调整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数据,按照最后一次重传时刻由早到晚的顺序,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从队首开始依次向队尾排列;所述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包括:将位于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的队首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数据;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位置,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移动至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的队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第二数据发生丢失,且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不存在所述第二数据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添加至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的队尾;或者,在检测到第二数据发生丢失,且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存在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移动至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的队尾;或者,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的第二数据被所述接收端确认收到的情况下,在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删除所述第二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情况下,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包括:在所述发送端处于所述应用受限状态,且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端到端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送端处于应用受限状态的情况下,从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第一数据,包括:在所述发送端处于所述应用受限状态,且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重传未确认队列中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丢包的重复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其中,所述丢包的重复重传次数是指在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保持连接的过程中,对数据包进行重传的最大次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历史服务质量;其中,所述历史服务质量用于表征与所述接收端建立的历史会话
的数据传输情况;根据所述历史服务质量,计算所述丢包的重复重传次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服务质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历史会话的丢包重传成功率,所述丢包重传成功率用于表征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重传数据包的概率;所述历史会话的最大丢包重传次数,所述最大丢包重传次数用于表征在一次应用受限状态中,数据包的最大传输次数;所述历史会话中最大丢包重传次数的出现次数;所述历史会话中的丢包的重复传输次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包重传成功率、所述最大丢包重传次数基于所述历史会话中的等价重传的次数计算;其中,所述等价重传是指在时长阈值内,所述发送端对数据包进行的重传。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服务质量,计算所述丢包的重复重传次数,包括:若所述历史服务质量满足第三条件,则将所述历史会话中的丢包的重复传输次数与第一数值之和确定为所述丢包的重复传输次数;其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罗成李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