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412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申请涉及仿真数据搭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仿真数据搭建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华能睿渥全国产化
DCS
控制系统已在百万机组上成功示范,标志着我国从根本上实现了火电工控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仿真机是火电厂运行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运行人员实操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

[0003]但是,
DCS
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进行了主辅一体化控制

在进行搭建华能睿渥仿真机时,由于数据域的不同,导致主辅机之间不能通讯,从而会导致辅机仿真失败

因此现阶段不同数据通讯域之间需要各自搭建独立仿真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旨在快速实现了不同数据域下数据整合统一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主机数据域内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并修改主辅机数据标签,将辅机数据域文件覆盖到主机数据域下相应创建的辅机数据标签的辅机数据库中,即可快速统一整合数据,使得主辅机数据整合在同一数据域下,使得数据可以相互通讯,调用,同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包括;
[0007]获取全部辅机数据域内的辅机数据包,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
[0008]在主机数据域内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根据全部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和所述辅机数据库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
[0009]设定主机数据域内辅机数据控制器参数,完成数据整合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时:
[0011]预设第一数据域标签和第二数据域标签;
[0012]将所述辅机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域标签修改为第一数据域标签,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
[0013]获取所述辅机数据包的历史参数,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主机数据域下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时,包括:
[0015]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数量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数量和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
[0016]获取辅机数据包参数,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所述一级辅机数据库的数据库特征标签;
[0017]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参数

[00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时,包括:
[0019]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辅机融合数据包的融合标签;
[0020]根据所述融合标签和所述数据库特征标签的对应关系,设定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对应的一级辅机数据库;
[0021]获取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根据所述数据包评价值生成融合顺序;
[0022]根据所述融合顺序将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依次覆盖到对应的一级辅机数据库中

[002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时,还包括:
[0024]遍历所述主机数据域,获取全部数据包的数据域标签;
[0025]剔除数据域标签为所述第二数据域标签的数据包

[002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时,包括:
[0027]根据所述历史参数生成数据包内存占用量,数据包类型和历史调用量
c

[0028]根据所述数据包内存占用量生成数据包内存评价值
a1

[0029]根据所述数据包类型生成数据包等级评价值
a2

[0030]根据所述数据包内存评价值
a1
和所述数据包等级评价值
a2
生成数据包初始评价值
b1

[0031]b

n1

a1+n2

a2
,其中,
n1
为预设第一权重系数,
n2
为预设第二权重系数,且
n1+n2

1。
[003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时,还包括:
[0033]根据所述历史调用量
c
设定补偿系数
m

[0034]根据所述补偿系数
m
和所述数据包初始评价值
b1
生成数据包评价值
b
,其中,
b

m

b1。
[003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历史调用量
c
设定补偿系数
m
时,包括:
[0036]预设历史调用量矩阵
C
,设定
C(C1

C2

C3

C4)
,其中,
C1
为预设第一历史调用量,
C2
为预设第二历史调用量,
C3
为预设第三历史调用量,
C4
为预设第四历史调用量,且
C1

C2

C3

C4

[0037]预设补偿系数矩阵
M
,设定
M(m1

m2

m3

m4)
,其中,
m1
为预设第一补偿系数,
m2
为预设第二补偿系数,
m3
为预设第三补偿系数,
m4
为预设第四补偿系数,且1<
m1

m2

m3

m4

[0038]若
C1

c

C2
,设定补偿系数
m
为预设第一补偿系数
m1
,即
m

m1

[0039]若
C2

c

C3
,设定补偿系数
m
为预设第二补偿系数
m2
,即
m

m2

[0040]若
C3

c

C4
,设定补偿系数
m
为预设第三补偿系数
m3
,即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全部辅机数据域内的辅机数据包,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在主机数据域内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根据全部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和所述辅机数据库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设定主机数据域内辅机数据控制器参数,完成数据整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时:预设第一数据域标签和第二数据域标签;将所述辅机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域标签修改为第一数据域标签,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获取所述辅机数据包的历史参数,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主机数据域下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时,包括: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数量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数量和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获取辅机数据包参数,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所述一级辅机数据库的数据库特征标签;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参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时,包括: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辅机融合数据包的融合标签;根据所述融合标签和所述数据库特征标签的对应关系,设定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对应的一级辅机数据库;获取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根据所述数据包评价值生成融合顺序;根据所述融合顺序将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依次覆盖到对应的一级辅机数据库中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时,还包括:遍历所述主机数据域,获取全部数据包的数据域标签;剔除数据域标签为所述第二数据域标签的数据包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时,包括:根据所述历史参数生成数据包内存占用量,数据包类型和历史调用量
c
;根据所述数据包内存占用量生成数据包内存评价值
a1
;根据所述数据包类型生成数据包等级评价值
a2
;根据所述数据包内存评价值
a1
和所述数据包等级评价值
a2
生成数据包初始评价值
b1

b

n1

a1+n2

a2
,其中,
n1
为预设第一权重系数,
n2
为预设第二权重系数,且
n1+n2

1。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调用量
c
设定补偿系数
m
;根据所述补偿系数
m
和所述数据包初始评价值
b1
生成数据包评价值
b
,其中,
b

m

b1。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调用量
c
设定补偿系数
m
时,包括:预设历史调用量矩阵
C
,设定
C(C1

C2

C3

C4)
,其中,
C1
为预设第一历史调用量,
C2
为预设第二历史调用量,
C3
为预设第三历史调用量,
C4
为预设第四历史调用量,且
C1

C2

C3

C4
;预设补偿系数矩阵
M
,设定
M(m1

m2

m3

m4)
,其中,
m1
为预设第一补偿系数,
m2
为预设第二补偿系数,
m3
为预设第三补偿系数,
m4
为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维洋姜大伟贺纪元何文琦王野张歆王帆葛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