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及相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72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及相关系统,涉及海洋测绘和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领域,所述方法主要包括:根据所述陆海一体高程数据划定未精测区的范围提取所述未精测区外围设定距离内的高程点数据;根据提取的所述未精测区外围设定距离内的高程点数据,通过二次薄板样条函数或四阶响应面分析函数对未精测区进行水深内插操作;根据水深内插操作后的高程点数据,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根据所述不规则三角网制作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及相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测绘和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及相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测绘是为摸清我国大陆与海南岛海岸带具体分布情况,其中包括:海岸带地貌

海岸线调查

岸滩地貌与冲淤动态调查等相关海岸带调查研究,采用方法有航空观测

卫星观测

船舶观测

无人机观测

外业调查观测等
,
目的是为摸清海底各种要素,服务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是海洋测绘重要的成果之一,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地貌的数字化表达,以格网形式表达地形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其中行列号代表经纬度,灰度值代表高程值,格网大小代表实地分辨率,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是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灾害防治

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科学研究等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实景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深度基准转换模型,通过所述深度基准转换模型将海洋的水深数据转换为陆地的基于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下的高程数据;获取陆地地形数据和海洋地形数据,并对所述陆地地形数据和所述海洋地形数据进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操作,从而生成陆海一体高程数据;根据所述陆海一体高程数据划定未精测区的范围;提取所述未精测区外围设定距离内的高程点数据;根据提取的所述未精测区外围设定距离内的高程点数据,通过二次薄板样条函数或四阶响应面分析函数对未精测区进行水深内插操作,根据水深内插结果进行未精测区高程点数据融合更新;根据融合更新后的高程点数据,构建不规则三角网,根据所述不规则三角网制作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操作,具体依次包括: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

数据结构转换

属性结构统一和数据合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的公式
(1)
划定未精测区的范围,其中,当两高程点间距离
d
小于或等于制图比例尺要求间距时,该区域属于正常区域;当两高程点间距离
d
大于制图比例尺要求间距时,该区域属于出现未精测区:
d
代表两高程点间距离,
SC
为制图比例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的步骤划定未精测区的范围,其中,将陆海一体高程数据每个点进行缓冲区处理,同时,获取陆海一体高程数据的外围边界;将陆海一体高程数据缓冲区处理结果进行合并处理,形成陆海一体高程数据覆盖的范围面;结合获取的陆海一体高程数据的外围边界和陆海一体高程数据覆盖的范围面,两者进行空间分析;基于上述空间分析获得的异常区域,进行缓冲区处理;根据缓冲区处理结果划定未精测区的范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精测区陆海一体数字高程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深内插操作,具体包括:提取矢量面,所述矢量面通过未精测区范围进行缓冲区处理获得;统计未精测区外围高程点数据提取矢量面数量
N
,逐一提取未精测区外围高程点数据提取矢量面
i
,根据遍历的矢量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驹董斌斌付鸿鹏朱亚兵魏智东欧阳莉婷姬进财邢孔胜关润东施紫鹏李美珍黄瑞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