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顶出柔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66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延迟顶针结构,具体指的是一种具有二次顺序顶出特性的二次顶出柔性机构。该机构包括一限位螺丝,穿越动模模板,固定于推板下端面;一延迟顶针结构,由上端顶针、中间凸节和下端顶杆组成,中间凸节位于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空腔内,上端顶针穿过面针板上的顶针孔顶触产品,下端顶杆穿入底针板顶针孔;一复位杆,复位杆上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面针板上设置有与复位杆相配合的孔洞,复位杆下端穿入面针板上孔洞;在底针板上、与述孔洞相连通处开设有一腔体,腔体上设置有一弹性块,弹性块顶触复位杆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模具空间小,二次顺序动作明显、稳定,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延迟顶针结构,具体指的是一种具有二次顺序顶出 特性的二次顶出柔性机构
技术介绍
在模具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达到产品被完好顶出,而不粘动模或造成顶出变形, 需要具有二次顶出机构。但具有二次项顶出的机构一般结构比较复杂,譬如通常需要四块 顶针板,在只具有一次顶出的模具基础上进行改进时,极其不便。外置的二次顶出机构,则 安装精度要求相当高,且容易磨损,影响二次顶出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柔性机 构,在复位杆下方加设一聚氨酯弹性块,在推板由于限位螺丝作用不再运动而带动顶针顶 出产品时,利用弹性块的压缩功能,使面针板和底针板带动顶针继续顶出产品,达到产品 被完好顶出。本技术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二次顶出柔性机构,涉及推板、面针板和底针板,面针板和底针板上设置有顶 针孔,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有一空腔,该机构包括一限位螺丝,穿越动模模板,固定于推板 下端面;一延迟顶针结构,由上端顶针、中间凸节和下端顶杆组成,中间凸节位于所述面针 板和底针板之间空腔内,上端顶针穿过面针板上的顶针孔顶触产品,下端顶杆穿入底针板 顶针孔;一复位杆,复位杆上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面针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杆相配合的孔 洞,复位杆下端穿入面针板上所述孔洞;在底针板上、与所述孔洞相连通处开设有一腔体, 所述腔体上设置有一弹性块,所述弹性块顶触复位杆底部。上述弹性块为聚氨酯弹性块;弹性块外部设置有固定套,二者通过螺丝固定,所述 固定套固定于底针板上。本技术的优点是,该二次顶出柔性机构结构简单,占用模具空间小,二次顺序 动作明显、稳定,制造成本低,应用于模具上可分二次顺序顶出产品,达到产品被完好顶 出,而不粘动模或造成顶出变形等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二次顶出柔性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附图1中标号1-17代表的是定模模板1、推板2、动模模板3、复位杆4、面针板5、底针板6、聚氨酯弹性块7、动模座板8、固定套9、固定螺丝10、下端顶杆11、中间凸节12、上 端顶针13、限位螺丝14、动模镶件15、动模镶块16、产品17。本实施例应用于注塑模具中。如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所示,整个模具构成 从上而下依次为定模模板1、动模模板3、面针板5、底针板6以及动模座板8。定模模板1 与动模模板3之间设置有一推板2,推板2上有一限位螺丝14,限位螺丝14往上穿过动模 模板3,固定于推板2下端面,限位螺丝14下端头与动模模板3之间间隔有一限位距离,也 就是推板的顶出距离。产品17由位于推板2上的动模镶块16和位于动模模板3上的动模 镶件15定位。该二次顶出柔性机构主要构成为一延迟顶针、一限位螺丝14、一复位杆4以及一 弹性块7。其中延迟顶针包括下端顶杆11、中间凸节12和上端顶针13,面针板5和底针板 6上相应设置有顶针孔,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有一空腔,中间凸节12位于面针板5和底针板 6之间空腔内,上端顶针13穿过面针板5上的顶针孔直接顶触产品14,下端顶杆11穿入底 针板6顶针孔。空腔在高度上大于中间凸节12,高出距离即延迟顶针延迟顶出距离。另有一复位杆4,复位杆4上端与推板2固定连接,面针板5上设置有与复位杆4 相配合的孔洞,复位杆4下端则穿入面针板上的孔洞。在底针板6上、与上述孔洞相连通处 开设有一腔体,腔体上安置有一弹性块7,弹性块7上端面顶触复位杆底部,弹性块7外部设 置有固定套9,二者通过螺丝10固定,固定套9安放在腔体,固定于底针板6上。二次顶出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二次顺序顶出,先顶出一段,接着限制了某些机构, 接着二次再顶出产品,来达到产品被完好顶出,而不粘动模或顶出变形等不利因素。在本实施例中,待注塑机按设定条件注塑完毕后,开始开模,顺序动作过程如下首先是动作①,定模模板1和动模模板3打开,打开到一定后,接着动作②,注塑机 上顶杆顶住底面板6和面针板5向上运动,由于复位杆4 一头固定在面针板5上,另头固定 在推板2上,复位杆4带动推板2,产生运动③,动模镶块16和产品14 一起运动,而此时产 品14被留在动模镶块16上而脱离动模镶件15,另外还有一个动作在运动,就是顶针由于延 迟前述延迟距离后,被带动一起向上运动,当移动距离接近限位距离时候,由于限位螺丝14 的限制,推板2停止运动,此时注塑机顶杆还在运动,聚安酯弹性块7被压缩,(聚安酯是弹 性物体),面针板5继续运动,产生运动④,顶针跟着同时运动顶到产品14,把产品14脱离 推板2顶出,至一定距离后所有运动将停止,产品14此时已经被完全顶出。设计时,各结构尺寸距离需满足一定条件设计,比如限位螺丝14的限位距离必须 大于使动模镶件15脱离产品的距离;产品14被顶出的安全距离,不宜过大,否则聚安酯弹 性块7压缩过大,导致失效;聚安酯弹性块7的高度需要计算聚安酯理论要被压缩的比 ’聚 安酯弹性块7不得小于复位杆底位直径等等。本技术二次顶出柔性机构的优点是I .机构简单,只需要聚安酯弹性块,聚安酯固定块,和固定螺丝三个部件,比其 它二次顶出机构简单的很多;II .占用模具空间小,只需要放置在复位杆底部; III . 二次顺序动作明显,稳定; IV.制造成本低。权利要求一种二次顶出柔性机构,涉及推板、面针板和底针板,面针板和底针板上设置有顶针孔,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有一空腔,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一限位螺丝,穿越动模模板,固定于推板下端面;一延迟顶针结构,由上端顶针、中间凸节和下端顶杆组成,中间凸节位于所述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空腔内,上端顶针穿过面针板上的顶针孔顶触产品,下端顶杆穿入底针板顶针孔;一复位杆,复位杆上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面针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杆相配合的孔洞,复位杆下端穿入面针板上所述孔洞;在底针板上、与所述孔洞相连通处开设有一腔体,所述腔体上设置有一弹性块,所述弹性块顶触复位杆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为聚氨酯弹性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外部设置有固 定套,二者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固定套固定于底针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延迟顶针结构,具体指的是一种具有二次顺序顶出特性的二次顶出柔性机构。该机构包括一限位螺丝,穿越动模模板,固定于推板下端面;一延迟顶针结构,由上端顶针、中间凸节和下端顶杆组成,中间凸节位于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空腔内,上端顶针穿过面针板上的顶针孔顶触产品,下端顶杆穿入底针板顶针孔;一复位杆,复位杆上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面针板上设置有与复位杆相配合的孔洞,复位杆下端穿入面针板上孔洞;在底针板上、与述孔洞相连通处开设有一腔体,腔体上设置有一弹性块,弹性块顶触复位杆底部。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模具空间小,二次顺序动作明显、稳定,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B29C33/44GK201659651SQ201020151480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高田敬一 申请人:上海南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顶出柔性机构,涉及推板、面针板和底针板,面针板和底针板上设置有顶针孔,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有一空腔,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一限位螺丝,穿越动模模板,固定于推板下端面;一延迟顶针结构,由上端顶针、中间凸节和下端顶杆组成,中间凸节位于所述面针板和底针板之间空腔内,上端顶针穿过面针板上的顶针孔顶触产品,下端顶杆穿入底针板顶针孔;一复位杆,复位杆上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面针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杆相配合的孔洞,复位杆下端穿入面针板上所述孔洞;在底针板上、与所述孔洞相连通处开设有一腔体,所述腔体上设置有一弹性块,所述弹性块顶触复位杆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敬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