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654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循环回路,与所述反应堆连通,所述循环回路具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隔离阀;熔盐储能回路,包括熔盐冷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核电厂安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绿色低碳能源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核能作为绿色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快堆是国内外核能研发的热点反应堆

钠冷快堆作为成熟且高效的第四代堆,由于采用了液态金属钠作为传热介质,大大提高了反应堆的传热效率

但是目前现有核电站针对钠冷快堆采用堆芯衰变热导出系统为能动设备,在全厂断电事故
(SBO)
情况下堆芯衰变热导出系统可能会因为失去驱动电源而丧失余热排出功能,最终导致堆芯熔毁严重事故

[0003]为了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及时排出余热,非能动的余热排出思想被提出,例如典型的以空气为最终热阱的直接反应堆辅助冷却系统
(Direct Reactor Auxiliary Cooling System,DRACS)
和反应堆容器辅助冷却系统
(Reactor Vessel Auxiliary Cooling System,RVACS)。
但是
DRACS

RVACS
也存在着一定缺陷,例如
DRACS
将余热排到大气中,就会造成余热被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能够保证堆芯运行正常时余热的回收利用,又能保证在极端工况下安全排出堆芯余热,保障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循环回路,与所述反应堆连通,所述循环回路具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隔离阀;熔盐储能回路,包括熔盐冷罐

熔盐热罐

熔盐换热器和控制阀,所述熔盐换热器接入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熔盐冷罐和熔盐热罐与所述熔盐换热器连通,且所述熔盐冷罐的高度高于所述熔盐热罐,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熔盐冷罐与所述熔盐换热器;气体排热回路,接入所述第二支路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阀和所述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包括反应堆停堆信号

[0007]可选地,至少在反应堆停堆的部分时间,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配置为状态相反,使得所述循环回路中的介质选择性经所述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循环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之间存在机械互锁

[0009]可选地,至少在反应堆停堆的部分时间,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配置为状态相同,使得所述循环回路中的介质同时经所述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循环

[0010]可选地,余热排出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熔盐冷罐上的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熔盐冷罐的危险液位,并触发所述第一隔离阀关闭且所述第二隔离阀打开

[0011]可选地,余热排出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一隔离阀

第二隔离阀和控制阀供电的电池

[0012]可选地,所述熔盐储能回路中的熔盐为太阳盐

[0013]可选地,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至少2个所述第一隔离阀和至少2个所述第二隔离阀

[0014]可选地,所述气体排热回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路上的空气换热器和流体二极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余热排出系统中设置两条回路,可以将堆芯余热导出到熔盐储罐和
/
或者大气中以实现对堆芯的长期冷却能力,既能够保证堆芯运行正常时余热的回收利用,又能保证在极端工况下安全排出堆芯余热,保障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作用

附图中:
[0017]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余热排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

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0019]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
/
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

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002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

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

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

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









右”、“横向

竖向

垂直

水平”和“顶

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

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2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循环回路,与所述反应堆连通,所述循环回路具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隔离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隔离阀;熔盐储能回路,包括熔盐冷罐

熔盐热罐

熔盐换热器和控制阀,所述熔盐换热器接入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熔盐冷罐和熔盐热罐与所述熔盐换热器连通,且所述熔盐冷罐的高度高于所述熔盐热罐,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熔盐冷罐与所述熔盐换热器之间;气体排热回路,接入所述第二支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阀和所述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包括反应堆停堆信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反应堆停堆的部分时间,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配置为状态相反,使得所述循环回路中的介质选择性经所述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循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堆的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之间存在机械互锁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明陈康雷云汤春桃陈其昌林千赵金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