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气勘探
,尤其是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及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页岩气勘探技术方法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其中,地震勘探因其分辨能力高作为主要的勘探手段,但是在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大多属于复杂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勘探难以施展且成本极高
。
而电磁勘探方法具有勘探深度大
、
工效高
、
成本低的优势
。
同时页岩气藏具有低电阻率
、
高极化率等电磁特征,因此,电磁勘探方法被用作页岩气勘探中的面积性普查以及地震勘探的补充,常用的方法包括广域电磁法
、
时频电磁法
、
大地电磁法
、
复电阻率法等
。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页岩气有利区即为页岩气有利目标区
。
[0003]例如,在“专利公开号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探测区域进行二
/
三维地面电磁法探测,并获取地面电磁数据,反演成像;所述地面电磁数据包括第一视电阻率
、
第一视极化率;在待探测区域内和待探测区域外分布进行钻孔获得数个岩芯,采用实验室法测得第二电阻率
、
第二极化率;结合第二电阻率
、
第二极化率,并采用加权平均法对第一视电阻率
、
第一视极化率进行对应的修正,得到第三视电阻率
、
第三视极化率;采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第三视电阻率
、
第三视极化率进行识别提取,得到低视电阻率的异常位置及空间展布形态和高视极化率的异常位置及空间展布形态;求得低视电阻率
、
高视极化率的异常位置及空间展布形态的重合区域,即为页岩气有利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类分析对第三视电阻率
、
第三视极化率进行识别提取中,将视电阻率小于第三视电阻率的平均视电阻率的
50
%对应区域作为低视电阻率对应的区域;将视极化率大于第三视极化率的平均视极化率的
150
%对应区域作为高视极化率对应的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探测区域进行二
/
三维地面电磁法探测,并获取地面电磁数据;所述二
/
三维地面电磁法为时频电磁法或广域电磁法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
三维地面电磁法为时频电磁法,采集获得频率域数据和时间域数据;还包括:根据频率域数据求得待探测区域的第一视电阻率,其表达为:其中,
I
表示发射电流;
E
x
(
ω
)
表示电场强度;
ρ
表示均匀半空间的第一视电阻率;
r
表示测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
l
表示发射源
A
点至
B
点的二分之一长度;
(x,y)
表示测点相对发射源中心点坐标;
ζ
表示发射源电缆中电流元坐标;
φ
表示测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夹角,
k
表示波数;
e
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所述波数
k
的表达式为:
μ0=4π
10
‑7ω
表示角频率;
i
表示复数单位;
u0表示真空磁导率;采用数值迭代法求得均匀半空间的第一视电阻率
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时间域数据求得第一视极化率
η
s
,其表达为:
其中,表示时刻测得的二次电位差;
Δ
V(T)
表示供电
T
时刻的总场电位差;所述
T
时刻为断电瞬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
‑
地电磁多参数的页岩气有利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实验室法测得第二电阻率,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阻抗测试仪器测得岩芯的复电阻率
ρ
(
ω
')
,其表达为:
ρ
(
ω
')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陈先洁,王绪本,张兵,郭蕾蕾,王向鹏,曹高权,杨钰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