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42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包括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立柜
,具体为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数量

规模和功耗急剧增加,而服务器

存储设备等性能越来越高,其发热量和耗电量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数据中心大多采用风冷系统,冷却系统能耗占比超过
40
%,已接近
IT
设备的能耗,其
PUE
值很难控制在
1.4
以下,耗电量高,对于急速增长的高密度数据中心而言,其劣势已逐渐显现


PUE、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持续要求下,浸没式液冷技术应运而生

然而传统的卧柜浸没式液冷散热装置的空间占用较大,不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散热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可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散热场景,实现关键部件一体化,大幅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数据中心服务器上架率最大化

液体工质最少化

能耗最优化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包括壳体

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

冷却液箱体

配电模块

冷源模块;所述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

冷却液箱体

配电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冷源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机械备份区;
[0006]所述冷却液箱体内设置有均流板

液位传感器

导流固定板;冷却液箱体内冲注有冷却液;均流板水平固定在冷却液箱体内;导流固定板配置有多个,竖直固定在均流板的上部,相邻的两个导流固定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固定板之间设置液冷服务器,液冷服务器放置在均流板上部;冷却液箱体上设置有供液孔以及出液孔,出液孔位于冷却液箱体的上部,供液孔位于冷却液箱体的下部;
[0007]所述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包括第一循环泵

第一换热器

第一过滤器

第一电导率传感器

第一流量计

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出液孔上;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液入口

第一冷却液出口

第一冷却水入口

第一冷却水出口;第一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第一循环泵的出液口与第一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供液孔与第一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一过滤器的进液口与第一冷却液入口连通,第一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第一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一电导率传感器

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供液孔上;第一冷却水入口

第一冷却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冷源模块连通;液位传感器

第一循环泵

第一电导率传感器

第一流量计

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配电模块电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冷底座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高度大于等于
1.6m。
[0010]优选地,所述均流板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孔;均流板为孔板或格栅中的一种

[0011]优选地,所述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还包括第一压力仪表

第二压力仪表

止回阀

电动阀

手动阀;第一压力仪表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第二压力仪表与第一循环泵的出液口连接;止回阀连接于第一过滤器的出液口上;电动阀连接于第一过滤器的进液口上;手动阀连接于所述供液孔上

[0012]优选地,还包括冗余冷量分配单元;所述冗余冷量分配单元包括第二循环泵

第二换热器

第二过滤器

第二电导率传感器

第二流量计

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出液孔上;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入口

第二冷却液出口

第二冷却水入口

第二冷却水出口;第二循环泵的进液口与出液孔连通,第二循环泵的出液口与第二冷却液入口连通,供液孔与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二过滤器的进液口与第二冷却液入口连通,第二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第二电导率传感器

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供液孔上;第二冷却水入口

第二冷却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冷源模块连通;第二循环泵

第二电导率传感器

第二流量计

第三温度传感器

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与配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入口连通;第一冷却液出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液口上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循环泵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上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液口上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上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与第二冷却液出口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机械备份区设置有滑轮吊索

[0016]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包括氟化液和矿物油;所述冷源模块为冷却塔

干冷器或储冷罐中的一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采用一体化设计的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可以实现冷量精准分配

高效换热

液体工质使用量更少,且不改变原有的运维方式,对于传统的风冷数据中心液冷改造具有高度适配性;另一方面,通过冷通道并行处理,每个立柜里设置一个冷量分配单元就可以满足备份要求,出现损坏需要检修时,可以通过相邻立柜内置的冷量分配单元进行换热过程,因此通过合理规划冷量分配单元能够最大化机柜空间利用率,实现了数据中心服务器上架率最大化

能耗最优化,同时兼顾低成本优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壳体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1)、
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
(2)、
冷却液箱体
(3)、
配电模块
(5)、
冷源模块
(7)
;所述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
(2)、
冷却液箱体
(3)、
配电模块
(5)
设置在壳体
(1)
的内部,冷源模块
(7)
设置在壳体
(1)
的外部;壳体
(1)
的内部设置有机械备份区
(6)
;所述冷却液箱体
(3)
内设置有均流板
(303)、
液位传感器
(304)、
导流固定板
(307)
;冷却液箱体
(3)
内冲注有冷却液
(301)
;均流板
(303)
水平固定在冷却液箱体
(3)
内;导流固定板
(307)
配置有多个,竖直固定在均流板
(303)
的上部,相邻的两个导流固定板
(307)
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固定板
(307)
之间设置液冷服务器
(302)
,液冷服务器
(302)
放置在均流板
(303)
上部;冷却液箱体
(3)
上设置有供液孔
(309)
以及出液孔
(310)
,出液孔
(310)
位于冷却液箱体
(3)
的上部,供液孔
(309)
位于冷却液箱体
(3)
的下部;所述一体式冷却液分配单元
(2)
包括第一循环泵
(201)、
第一换热器
(202)、
第一过滤器
(203)、
第一电导率传感器
(204)、
第一流量计
(205)、
第一温度传感器
(206)
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
(206)
连接于所述出液孔
(310)
上;第一换热器
(202)
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液入口
(207)、
第一冷却液出口
(208)、
第一冷却水入口
(209)、
第一冷却水出口
(210)
;第一循环泵
(201)
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孔
(310)
连通,第一循环泵
(201)
的出液口与第一冷却液入口
(207)
连通,所述供液孔
(309)
与第一冷却液出口
(208)
连通;第一过滤器
(203)
的进液口与第一冷却液入口
(207)
连通,第一过滤器
(203)
的出液口与第一冷却液出口
(208)
连通;第一电导率传感器
(204)、
第一流量计
(205)
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供液孔
(309)
上;第一冷却水入口
(209)、
第一冷却水出口
(210)
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冷源模块
(7)
连通;液位传感器
(304)、
第一循环泵
(201)、
第一电导率传感器
(204)、
第一流量计
(205)、
第一温度传感器
(206)、
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配电模块
(5)
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冷底座
(4)。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通道并行单相浸没式液冷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云志刘展吴晓林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二十三度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