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水下墩柱检测的环抱爬行机器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巡检运维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公路桥梁水下墩柱清洗与检测机器人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公路桥梁量大面广,其中服役年限超
20
年的占比不断变高,公路桥梁大规模管养需求逐渐旺盛
。
然而,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下墩柱的服役安全非常重要,但目前尚无技术手段管理养护公路桥梁水下墩柱,理论研究
、
技术标准
、
产品装备极度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桥梁科学化管理养护的发展
。
因此,开展公路桥梁水下墩柱管养关键技术研究,对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转型升级
、
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
[0003]传统的桥梁水下墩柱检测及评估以人工为主,存在风险大
、
效率低
、
精度差问题:(2)水下墩柱人工清刷难度大
、
成本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水下墩柱检测的环抱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1)
、
水下照明系统(2)
、
工具仓(3)
、
深度计量模块(4)
、
伺服动力系统(5)
、
倾角测量模块(6)
、
水下作业机械臂(7)
、
阵列视觉模块(8)
、
同步拉伸固定系统(9)和从动轮(
10
);所述机身本体(1)采用双组合八边形镂空框架结构设计,用于固定于公路桥梁水下墩柱并减小高速水流造成的阻力,同时机身本体(1)由碳纤维管组成,强度高且重量轻;各执行器及传感器通过机身结构进行动力传送及通信传输;所述伺服动力系统(5)共有四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机身本体(1)上端,用以提供爬行公路桥梁水下墩柱的动力,伺服动力系统(5)包含接线盖(
51
)
、
伺服电机(
52
)
、
电机防水套筒(
53
)
、
止口(
54
)
、
静连轴(
55
)
、
轮胎(
56
)和动连轴(
57
),所述从动轮(
10
)共有四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机身本体(1)下端,且每一组从动轮(
10
)与一组伺服动力系统(5)上下对应,并分别通过摆动架与机身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同步拉伸固定系统(9)由防水笔式电动拉杆(
91
)和水下拉力传感器(
92
)组成,将上下对应的伺服动力系统(5)和从动轮(
10
)的摆动架内侧相连并提供同步拉力,所提供的同步拉力将每一组伺服动力系统(5)的轮胎(
56
)及从动轮(
10
)紧密挤压在公路桥梁水下墩柱面上,达到机器人稳定环抱桥梁并固定的目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水下墩柱检测的环抱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视觉模块8共两组位于机身本体(1)下侧,由水下摄像头阵列组合,提供全视角视觉信息,用于检测公路桥梁水下墩柱病害以及视觉传输;水下照明系统(2)共四组位于阵列视觉模块(8)两侧,在浑浊水环境下提供视觉光照条件;深度计量模块(4)安装在工具仓(3)外壁中心位置,采集水位深度信息;倾角测量模块(6)安装在工具仓(3)上壁靠近水下作业机械臂(7)一侧,提供机器人姿态信息,姿态信息用于机器人防偏转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水下墩柱检测的环抱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明,谢峰,毛巨正,王飞,周俊,宋爱国,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