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29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该包括: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根据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获取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标称相位与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计算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测站的可见时间,计算并修正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根据基准星的参数和待部署卫星的参数初始化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轨道模型;根据输入的第一批次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卫星
,尤其涉及一种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卫星星座在航天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

导航

遥感等实际场景,以满足对地面覆盖度的需求

目前,诸如星链

北斗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等卫星星座已经展现出了其持久的优势,并且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推进,其重要性逐渐增强

[0003]随着火箭技术能力的提升,一箭多星部署方法在星座部署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部署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包括入轨相位的控制

控制时刻的可见性以及入轨部署时间和相位和的综合优化等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克服了上述问题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包括:
[0006]获取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将轨道外推到所述部署启控时间;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包括:待部署平面对应的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和已部署平面对应的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
[0007]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平面性质包括:所述待部署平面是否为第一平面;
[0008]根据所述基准星,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标称相位;
[0009]根据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获取所述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所述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包括:自动计算半长轴方式和直接指定方式;
[0010]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标称相位与所述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
[0011]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测站的可见时间,计算并修正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
[0012]根据所述基准星的参数和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参数初始化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轨道模型;所述基准星的参数包括:所述基准星的轨道根数

所述基准星的卫星常数

所述基准星的环境摄动项系数;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参数包括:所述待部署卫星的轨道根数

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卫星常数

所述待部署卫星的环境摄动项系数;
[0013]根据输入的第一批次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

第三批次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和部署目标轨道高度参数计算第二次中间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
[0014]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启控时间,以及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与所述基准星的关系获取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轨控策略信息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所述星座当前
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包括:
[0016]若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是所述第一部署平面,根据测站信息与最小可见仰角参数,计算自部署启控时刻开始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测站的可见时刻;所述测站信息包括:经度信息

纬度信息和高度信息;
[0017]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在各可见时刻的轨道根数;
[0018]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在各可见时刻的轨道根数,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总时间,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总时间为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在对应的各可见时刻进行入轨部署控制到部署完成所用的时间;
[0019]选择所述部署总时间最短的卫星作为基准星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包括:
[0021]若该次部署卫星不是所述第一部署平面,获取基准星选取方式;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包括:自动选取方式

指定平面选取方式和指定星选取方式;
[0022]若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为自动选取方式,遍历星座所有平面;
[0023]在每个所述平面,分别以不同卫星为基准,计算需要修正的相位和;
[0024]选择相位和最小的平面选用基准对应的卫星为所述基准星;
[0025]若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为指定平面选取方式,获取指定平面;
[0026]在所述指定平面分别以不同卫星为基准,计算需要修正的相位和;
[0027]选择相位和最小的选用基准对应的卫星为所述基准星;
[0028]若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为指定星选取方式,获取指定卫星;
[0029]确定所述指定卫星为所述基准星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获取所述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包括:
[0031]获取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
[0032]若所述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为自动计算半长轴,则根据星座当前轨道根数直接计算基准星半长轴数据;
[0033]若所述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为直接指定,则直接输入基准星轨道高度参数转换为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

[00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测站的可见时间,计算并修正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包括:
[0035]判断待部署平面中的当前卫星的启控时间是否在测站可见时间范围内;
[0036]若所述待部署平面中的当前卫星的启控时间不在测站可见时间范围内,计算距离所述待部署平面中的当前卫星的启控时间最近的目标测站可见时间范围;
[0037]选择所述目标测站可见时间范围中的点时间作为所述待部署平面中的当前卫星的启控时间;
[0038]并对待部署平面中的下一个卫星继续执行上述判断步骤;
[0039]若所述待部署平面中的当前卫星的启控时间在测站可见时间范围内,对待部署平面中的下一个卫星继续执行上述判断步骤

[00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启控时间,以及
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与所述基准星的关系获取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轨控策略信息,包括:
[0041]获取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启控时间,按照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启控时间进行排序;
[0042]判断当前待部署卫星是否包含所述基准星;
[0043]若包含,将所述基准星外推至启控时刻,计算试变轨控制策略;
[0044]将所述基准星外推
24h
并倒推寻找第一最近远地点;
[0045]在所述第一最近远地点计算基准星变轨控制策略;
[0046]继续将所述基准星外推
24h
后计算基准星末次变轨控制策略;
[0047]若不包含,按顺序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星座入轨部署策略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将轨道外推到所述部署启控时间;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包括:待部署平面对应的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和已部署平面对应的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平面性质包括:所述待部署平面是否为第一平面;根据所述基准星,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标称相位;根据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获取所述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所述基准星轨道高度设置方式包括:自动计算半长轴方式和直接指定方式;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标称相位与所述基准星的半长轴数据,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测站的可见时间,计算并修正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启控时间;根据所述基准星的参数和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参数初始化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轨道模型;所述基准星的参数包括:所述基准星的轨道根数

所述基准星的卫星常数

所述基准星的环境摄动项系数;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参数包括:所述待部署卫星的轨道根数

所述待部署卫星的卫星常数

所述待部署卫星的环境摄动项系数;根据输入的第一批次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

第三批次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和部署目标轨道高度参数计算第二次中间控制的半长轴控制量参数;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启控时间,以及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与所述基准星的关系获取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轨控策略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包括:若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是所述第一部署平面,根据测站信息与最小可见仰角参数,计算自部署启控时刻开始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测站的可见时刻;所述测站信息包括:经度信息

纬度信息和高度信息;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在各可见时刻的轨道根数;根据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在各可见时刻的轨道根数,计算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总时间,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对应的部署总时间为所述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在对应的各可见时刻进行入轨部署控制到部署完成所用的时间;选择所述部署总时间最短的卫星作为基准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部署平面中各卫星的平面性质,以及所述星座当前全部卫星轨道根数确定基准星,包括:若该次部署卫星不是所述第一部署平面,获取基准星选取方式;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包括:自动选取方式

指定平面选取方式和指定星选取方式;若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为自动选取方式,遍历星座所有平面;在每个所述平面,分别以不同卫星为基准,计算需要修正的相位和;选择相位和最小的平面选用基准对应的卫星为所述基准星;若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为指定平面选取方式,获取指定平面;
在所述指定平面分别以不同卫星为基准,计算需要修正的相位和;选择相位和最小的选用基准对应的卫星为所述基准星;若所述基准星选取方式为指定星选取方式,获取指定卫星;确定所述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征郭道恒韩晓妮杨小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星邑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