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掺杂且表面吸附硫酸根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24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原子掺杂且表面吸附硫酸根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是将硫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原子掺杂且表面吸附硫酸根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氧化电势处理双金属硫化物前驱体,使其转变为杂原子掺杂且表面吸附硫酸根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方法,及所得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在电催化水分解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风能等)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能源研究技术的发展,其中氢能因其无污染

热值高

来源广等优点,成为了传统能源的理想替代品

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清洁无污染

可再生

无需高温的制氢方法,是未来生产氢能的主要手段

电解水制氢包括两个半反应,阴极发生析氢反应,阳极发生析氧反应,其中析氧反应因为需要较高的过电势成为整体电解水的决速步骤

目前电解水制氢最高效的催化剂是贵金属基催化剂,如
Pt、RuO2/IrO2等,其高成本和稀缺性阻碍了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r/>因此开发廉价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杂原子掺杂且表面吸附硫酸根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硫源

铜源

钴源为原料,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双金属硫化物前驱体;2)将所得双金属硫化物前驱体制备成三电极体系,通过氧化电势处理,得到硫化物原位转变为杂原子掺杂且表面吸附硫酸根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是将硫源

铜源

钴源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氮气氛围下于
240

300℃
反应1小时,制得所述双金属硫化物前驱体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硫源

铜源

钴源的量按其中硫与金属铜

钴的摩尔比为
4:1:(0.1

1)
进行换算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为
N,N

二正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铜源为
N,N

二正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所述钴源为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龙梁成露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