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恩荣专利>正文

头皮针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19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输液器,特别是一种头皮针输液器,其技术方案是:其技术方案是:由粗径针头、茂菲氏管、橡胶管、头皮针管、流量控制器、进气管组成,所述的茂菲氏管的一端连接粗径针头和进气管,茂菲氏管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连接流量控制器及头皮针管,在流量控制器与头皮针管之间设有过滤器,这样过滤器在正常输液或静脉推注时都可以对药物微粒进行过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特别涉及一种头皮针过滤式输液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常规静脉用药输液器结构中,过滤器位于输液管末端,可有效的过滤输液 微粒,但静脉推注时药液不经过滤器直接连接头皮针注入静脉,少了过滤这一环节,为不良 反应埋下隐患。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的新型输液 器,在正常输液或静脉推注时都可以对药物微粒进行过滤,预防不良反应。。其技术方案是由粗径针头、茂菲氏管、橡胶管、头皮针管、流量控制器、进气管组 成,所述的茂菲氏管的一端连接粗径针头和进气管,茂菲氏管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连接流 量控制器及头皮针管,在流量控制器与头皮针管之间设有过滤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传统输液器的缺点,在正常输液或静脉推注时 都可以对药物微粒进行过滤,有效避免普通输液器的用药缺陷,减少输液微粒进入人体,可 以预防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主要是由粗径针头1、茂菲氏管2、橡胶管3、头皮针管5、流量控制器6、 进气管7组成,所述的茂菲氏管2的一端连接粗径针头1和进气管7,茂菲氏管2的另一端 通过橡胶管3连接流量控制器6及头皮针管5,其特征是在流量控制器6与头皮针管5之 间设有过滤器4。在进行输液药液流过时,过滤器4可对药液进行过滤,减少输液微粒进入 人体,可以预防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从而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头皮针过滤式输液器,由粗径针头(1)、茂菲氏管(2)、橡胶管(3)、头皮针管(5)、流量控制器(6)、进气管(7)组成,所述的茂菲氏管(2)的一端连接粗径针头(1)和进气管(7),茂菲氏管(2)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3)连接流量控制器(6)及头皮针管(5),其特征是在流量控制器(6)与头皮针管(5)之间设有过滤器(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输液器,特别是一种头皮针输液器,其技术方案是其技术方案是由粗径针头、茂菲氏管、橡胶管、头皮针管、流量控制器、进气管组成,所述的茂菲氏管的一端连接粗径针头和进气管,茂菲氏管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连接流量控制器及头皮针管,在流量控制器与头皮针管之间设有过滤器,这样过滤器在正常输液或静脉推注时都可以对药物微粒进行过滤。文档编号A61M5/165GK201643156SQ201020151000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常恩荣 申请人:常恩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头皮针过滤式输液器,由粗径针头(1)、茂菲氏管(2)、橡胶管(3)、头皮针管(5)、流量控制器(6)、进气管(7)组成,所述的茂菲氏管(2)的一端连接粗径针头(1)和进气管(7),茂菲氏管(2)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3)连接流量控制器(6)及头皮针管(5),其特征是:在流量控制器(6)与头皮针管(5)之间设有过滤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恩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恩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