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堤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及整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堤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及整运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施工当中,靠近岸边的边墩进行施工时要同时进行水面和陆地上的组合梁运输和施工,而在河流岸边的陆地上有时会存在妨碍组合梁运输施工的堤岸
、
沟渠或河流支流等复杂地形结构,这些复杂地形结构会妨碍相应区域组合梁的运输施工
。
如曹娥江大堤及护坡结构,以及江边的环塘南河,均位于桥梁施工中涉及的边墩主墩与辅助墩之间,使得该部分的桥梁运输条件非常复杂,堤岸和浅河区域既无法进行组合梁的拼装,将拼装完成的组合梁运输到堤岸和浅河区域又比较困难,如果对堤岸和浅河区域进行施工建造足以承载组合梁及相应施工设备的基础平台,虽能实现陆上部分的组合梁安装,但大大提高了施工成本和耗费时间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堤两侧散拼整运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岸边存在影响组合梁运输施工的复杂地形结构时,在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大堤
(7)
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滑移轨道
、
支撑结构
、
拼装平台,所述滑移轨道通过支撑结构设置并跨越复杂地形结构,所述滑移轨道与桥梁共线设置,复杂地形结构包括大堤
(7)
,所述滑移轨道的轨道底口与所述大堤
(7)
的顶面标高相等,所述滑移轨道一端延伸到主墩所在水域岸边,而另一端跨越所述大堤
(7)
并设置有所述拼装平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堤
(7)
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地形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大堤
(7)
远离所述主墩一侧的浅河,所述滑移轨道分段设置为轨道第一节段
(1)
和轨道第二节段
(3)
,跨越所述大堤
(7)
的滑移轨道为轨道第一节段
(1)
,所述轨道第一节段
(1)
一端位于所述大堤
(7)
与所述浅河之间,所述拼装平台也包括有平台一
(2)
和平台二
(4)
,所述平台一
(2)
设于所述轨道第一节段
(1)
的端部,所述轨道第一节段
(1)
的轨道底口与所述平台一
(2)
的顶面标高相等;所述轨道第二节段
(3)
一端延伸到所述平台一
(2)
,而另一端跨越所述浅河并设置有所述平台二
(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堤
(7)
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堤
(7)
与所述浅河之间设置有辅助墩一
(5)
,所述轨道第一节段
(1)
设置于所述辅助墩一
(5)
和所述主墩之间,所述平台一
(2)
设置在所述辅助墩一
(5)
靠近主墩一侧;支撑所述轨道第一节段
(1)
的支撑结构为落地支架,所述落地支架包括钢立柱
(10)
和扩大基础,所述钢立柱
(10)
顶面与堤顶标高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堤
(7)
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堤
(7)
顶面填筑倒梯形跨越通道,所述倒梯形跨越通道包括滑移轨道间挡墙
、
放坡端部挡墙和放坡侧面挡墙,所述滑移轨道间挡墙位于两侧的滑移轨道间且顶部高度低于所述滑移轨道,所述放坡端部挡墙位于所述滑移轨道外侧且顶部高度高于所述滑移轨道,所述放坡侧面挡墙为设于所述放坡端部挡墙外侧的斜坡结构,所述放坡侧面挡墙较高一侧贴合在所述放坡端部挡墙侧面;所述放坡侧面挡墙及所述滑移轨道间挡墙均沿所述大堤
(7)
顶面边部的路缘带布置,所述放坡端部挡墙顺着滑移轨道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堤
(7)
两侧散拼整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墩至所述大堤
(7)
之间的钢立柱
(10)
设置在扩大基础一
(9)
上,所述扩大基础一
(9)
及其上的钢立柱
(10)
坐落在所述大堤
(7)
一侧的大堤
(7)
混凝土护坡
、
大堤
(7)
防护板桩和抛石上,所述扩大基础一
(9)
通过直接浇筑形成;所述大堤
(7)
至所述平台一
(2)
之间的钢立柱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杨康,章文彬,李传友,孙立军,陈宏宝,王志豪,王慧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