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282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顶升板,顶升板的上表面上阵列布置有若干弹性支撑块,围绕在弹性支撑块的四周布置有若干伸缩支撑组件;防滑块的上端从开孔伸出,防滑块的下端连接至弹性支撑块内侧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至顶升板,支撑板与第一弹簧一一对应,每一块支撑板的上侧至少对应安装有一块防滑块,第一弹簧将支撑板抵紧在外盖的内壁,各支撑板沿着箱梁的纵向均匀间隔布置,内筒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环形外沿,外盖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环形外沿限位的内环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推法施工从施工环境

技术要求和施工控制等方面均与支架发

吊装法

转体法

悬臂法有很大的差异,由于顶推法施工原理的特殊性,对其施工过程的研究也有异于其它施工方法

临时辅助结构的设置增大了顶推施工桥梁的跨度,并且使变曲率竖曲线连续梁的无应力线形得到很好的控制

与传统小规模箱梁不同,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在顶推过程中,需要采用较大的顶升装置,为了保证顶推的顺利进行,需要保证顶升机与连续箱梁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保证足够的静摩擦力

但是受到箱梁制造精度的影响,箱梁底部的大面积范围内往往是凹凸不平的,导致连续箱梁与顶升机的顶升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连续箱梁与顶升机的接触面积,确保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板,所述顶升板的上表面上阵列布置有若干弹性支撑块,围绕在所述弹性支撑块的四周布置有若干伸缩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块包括外盖

内筒r/>、
第一弹簧

第二弹簧

支撑板和防滑块,所述内筒的下端与顶升板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上端开口且与外盖滑动连接,所述外盖的上表面沿箱梁的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开孔内沿竖向滑动设置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上端从开孔伸出,所述防滑块的下端连接至弹性支撑块内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至顶升板,所述支撑板与第一弹簧一一对应,每一块支撑板的上侧至少对应安装有一块防滑块,所述第一弹簧将支撑板抵紧在外盖的内壁,各支撑板沿着箱梁的纵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内筒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环形外沿,所述外盖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环形外沿限位的内环槽

[0006]进一步,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顶杆

端板

螺杆

滑动套筒和第三弹簧,所述顶升板的内侧形成有空腔,所述顶升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杆的上端从通孔伸出,所述顶杆的下端位于空腔内,所述顶杆的下端开设有与螺杆转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与顶升板转动配合;所述顶杆位于空腔内部位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顶杆的外侧滑动配合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与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7]进一步,所述螺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磨擦板,所述第一磨擦板位于空腔内,所述滑动套筒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磨擦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磨擦板的下表面与第一磨擦板的上表面弹性抵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磨擦板与顶升板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磨擦板的下表面形
成有用于滚珠限位的第一环槽,所述顶升板的内侧底面形成有用于滚珠限位的第二环槽

[0009]进一步,所述滑动套筒的外侧滑动配合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上端与顶升板的内侧顶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顶升板的内侧固定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顶升板的内侧上下表面合围形成液压腔,所述液压腔内填充有液压油,每一组弹性支撑块对应设置有一个液压腔;所述顶杆的下端滑动密封设置在滑动套筒内,所述滑动套筒的下侧外壁上开设有液压孔,所述滑动套筒通过液压孔与液压腔连通

[0011]进一步,所述螺杆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升板,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螺杆的下端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端盖

[0012]进一步,所述顶升板包括上盖

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的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连接形成所述空腔

[0013]进一步,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竖直千斤顶
、L
型底座

水平千斤顶,所述竖直千斤顶的上端连接至
L
型底座的底部,所述
L
型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水平千斤顶,所述水平千斤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顶升板

[0014]进一步,所述箱梁的底部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至顶升板,所述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与棘爪的一端卡接,所述棘爪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棘爪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至顶升板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如果箱梁的底部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箱梁与顶升板之间只会在箱梁最凸出的位置与顶升板的上表面接触,这样会严重浪费顶升板的面积,摩擦力不够会导致推力不足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通过将顶升板的上表面通过若干块弹性支撑块代替对箱梁的底部进行支撑,看似是分散了顶升板的面积,其实可以让每一块弹性支撑块均可以适应箱梁底部凹凸不平的形状,通过弹性的伸缩作用,部分弹性支撑块可以与凸出位置进行接触,另一部分可以与凹陷的位置进行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各块弹性支撑块的上表面与箱梁的下表面接触,以达到总体增加接触面积的目的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弹性支撑块中,通过设置多块防滑块,每一块防滑块也可以适应箱梁的底部形状,达到防滑的作用

由于防滑块是通过第一弹簧支撑的,因此可以让每一块防滑块均可以与箱梁底部接触,从而起到较佳达到防滑效果

外盖与内筒之间可以同时通过第二弹簧进行支撑,防滑块沿着纵向布置,也可以提升防滑的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0]图1为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顶升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顶升板的剖视图;
[0023]图4为图3在
A
处的放大图;
[0024]图5为图3在
B
处的放大图;
[0025]图6为图3在
C
处的放大图;
[0026]图7为棘轮与棘爪的配合示意图;
[0027]图8为弹性支撑块的作用原理图

[0028]附图中标记如下:顶升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板的上表面上阵列布置有若干弹性支撑块,围绕在所述弹性支撑块的四周布置有若干伸缩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块包括外盖

内筒

第一弹簧

第二弹簧

支撑板和防滑块,所述内筒的下端与顶升板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上端开口且与外盖滑动连接,所述外盖的上表面沿箱梁的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开孔内沿竖向滑动设置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上端从开孔伸出,所述防滑块的下端连接至弹性支撑块内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至顶升板,所述支撑板与第一弹簧一一对应,每一块支撑板的上侧至少对应安装有一块防滑块,所述第一弹簧将支撑板抵紧在外盖的内壁,各支撑板沿着箱梁的纵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内筒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环形外沿,所述外盖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环形外沿限位的内环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顶杆

端板

螺杆

滑动套筒和第三弹簧,所述顶升板的内侧形成有空腔,所述顶升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杆的上端从通孔伸出,所述顶杆的下端位于空腔内,所述顶杆的下端开设有与螺杆转动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与顶升板转动配合;所述顶杆位于空腔内部位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顶杆的外侧滑动配合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与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磨擦板,所述第一磨擦板位于空腔内,所述滑动套筒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磨擦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磨擦板的下表面与第一磨擦板的上表面弹性抵接在一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径超重连续箱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擦板与顶升板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磨擦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闫伟露秦超王有俊相旭成郭建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