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276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覆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当保护膜卷运动至方板下侧时通过在显示屏主体覆膜前对其吹拂,从而有益于避免覆膜时灰尘杂质夹杂在保护膜卷和显示屏主体之间,也有益于避免吹拂的灰尘粘黏在张开的保护膜卷上,进而有益于避免对显示屏主体覆膜时产生气泡,当保护膜卷运动至方板上侧时,通过夹持机构固定保护膜卷的末端再通过膨胀机构增加固定管和保护膜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对保护膜卷进行拉伸扯平,再通过碾压机构的配合从而实现显示屏主体和保护膜卷接触一点按压一点,进而进一步有益于避免对显示屏主体覆膜时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覆膜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屏是显示图像画面的设备,由于显示屏大多为玻璃材质,其表面容易被划伤留下划痕,从而影响观看显示屏上图像画面,因此在生产加工显示屏的过程中需要在显示屏表面粘贴上一层保护膜,即显示屏覆膜工序

[0003]在显示屏的覆膜过程中,显示屏和保护膜之间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显示屏的覆膜效果,覆膜产生气泡大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

显示屏和保护膜之间存在灰尘颗粒等异物,二

覆膜刮蹭按压的步骤不正确,三

覆膜过程中保护膜没有展平,在显示屏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便于避免覆膜时产生气泡,我们提出的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屏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
101
),四个所述支撑柱(
101
)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方板(
102
),所述方板(
102
)的上端面开凿有两个第一方孔(
105
),所述方板(
102
)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
103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
103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104
),所述转盘(
104
)的右端面偏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护膜卷(3),所述方板(
102
)的上端面放置有显示屏主体(4);所述转盘(
104
)内设置有吹拂机构,所述吹拂机构用于吹掉显示屏主体(4)表面的灰尘杂质;所述固定管(2)内设置有膨胀机构,所述膨胀机构用于增加固定管(2)和保护膜卷(3)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方板(
102
)的上侧设置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机构用于将保护膜卷(3)按压贴合在显示屏主体(4)上;所述方板(
102
)内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固定保护膜卷(3)的末端;所述方板(
102
)内设置有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断覆膜完成后的保护膜卷(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拂机构包括支撑板(
106
),所述支撑板(
106
)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
106
)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出气管贯穿支撑板(
106
)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501
),所述转盘(
104
)的左端面开凿有转槽(
505
),所述连接管(
501
)转动连接于转槽(
505
)内,所述转槽(
505
)的右内壁开凿有圆槽(
502
),所述圆槽(
502
)的内壁开凿有第二扇形槽(6),所述第二扇形槽(6)的内壁开凿有第一吹气槽(
601
),所述第一吹气槽(
601
)的内壁开凿有第二吹气槽(
602
),所述转盘(
104
)的右端面开凿有多个与第二吹气槽(
602
)相连通的吹气孔(
60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
502
)内转动连接有圆板(
508
),所述圆板(
508
)内开凿有进气槽(
506
),所述圆板(
508
)固定连接于连接管(
501
),且连接管(
501
)和进气槽(
506
)相连通,所述圆板(
508
)的圆周表面开凿有圆孔(
507
),所述圆孔(
507
)和进气槽(
506
)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屏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包括橡胶气囊(
202
),所述橡胶气囊(
202
)位于固定管(2)内,所述固定管(2)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第二方孔(
201
),所述圆槽(
502
)的内壁开凿有第一扇形槽(
503
),所述第一扇形槽(
503
)的内壁开凿有连通转盘(
104
)外侧的
L
形通孔(
504
),所述橡胶气囊(
202
)固定连接于转盘(
104
)的右端面,且橡胶气囊(
202
)和
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超江轮丁秀敏朱焕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拓琪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