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67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涉及退役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退役电池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以污染小

噪声低

能源效率高等优势备受青睐

随着该类汽车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退役,退役电池具有的初始容量一般为标称容量的
80
%以下,达不到新能源汽车使用标准

若将其梯次利用于备用电源

电力系统等领域,能有效地提高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环境污染,保证动力电池有效利用

[0003]目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将电池包拆解成单体电池,进行二次成组使用,和直接将整个电池包用于微网储能系统

将电池包拆解成单体电池,进行二次成组使用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每支单体电池的状态评估,二次使用时可靠性高,但二次使用前需要进行测试

分选

配组,这种方法过程复杂

耗时

成本高

拆解方案可行性较差

直接将整个电池包用于微网储能系统的方法二次使用成本较低,但会存在有部分电池衰减较为严重,导致整个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很短;甚至,由于退役电池的电压等级

剩余容量以及材料类型的不同,退役电池不能像新电池一样直接用于储能系统,根本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串并联使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 111816938 B
提供了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S1、
退役电池的分选;步骤
S2、
单体退役电池的重新重组;步骤
S3、
基于多簇电池系统并联的柔性成组储能系统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在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回收再利用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公开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能快捷

安全

高效地将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再利用成本低,可以根据当前梯次簇电池自身容量,自动调整输出能量至
PCS
以及充电机,可多元化兼容各种梯次电池簇并联大功率输出,消除不同梯次电池簇差异性并联之间产生的环流问题,很好地规避梯次电池的不一致性,使整个系统最优的稳定运行,降低使用安全风险

然而,由于分选方法的选择问题,导致该梯次利用方法成本高,耗时长,设定的分选条件较严苛,使很多原本有梯次利用价值的电池作报废处理,造成资源浪费;且分选的退役电池安全再利用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0005]可见,开发一种梯次利用率高,安全再利用可靠性好,电池组使用寿命长,分选速度和分选一致性佳,分选合理性和准备性足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梯次利用率高,安全再利用可靠性好,电池组使用寿命长,分选速度和分选一致性佳,分选合理性和准备性足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
S1、
初步筛选:通过外观辨识

历史大数据对退役电池进行初步筛选,留下初步筛选合格的退役电池;
[0010]步骤
S2、
确立分选方法,建立分级标准,进行退役电池分级:对初步筛选合格的退役电池及与其型号相同的新动力电池分别进行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
HPPC
实验,并按预定的记录频率分别记录电池功率;根据相同频率范围下新动力电池的功率和相应退役电池的功率,建立第一分级标准;对经过初步筛选的退役电池进行评估,选出符合第一分级标准的退役电池;然后分别测定符合第一分级标准的退役电池的容量

电池
k


自放电率和直流电阻,根据上述健康状态数据建立第二分级标准,对标第二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剔除不符合第二分级标准的退役电池;
[0011]步骤
S3、
构建储能系统,搭建管理平台和智能客户端,实现梯次利用电池的远程监控

[0012]较佳的,步骤
S1
中所述外观辨识标准为:无变形

漏液

拉断开启

破损

生锈和外伤

[0013]较佳的,步骤
S1
中所述历史大数据包括电池使用年限

电池生产批次

生产厂家

型号

电极体系

过充过放记录

历史运行数据

[0014]较佳的,步骤
S1
中所述历史大数据初步筛选的标准为:电池使用年限
≤6
年;电池生产批次间隔
≤14
天;为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相同的电池类型且采用相同的电极体系;无过充记录

无过放记录

过热状态下无充放电记录且可读取历史运行数据

[0015]较佳的,步骤
S2
中所述第一分级标准为:在任意相同的频率范围内,退役电池的功率与其型号相同的新动力电池的功率之比
≥0.7。
[0016]较佳的,步骤
S2
中所述第二分级标准为:常温
4h
放电容量

标称容量的
65
%,且同一组退役电池中
4h
最大放电容量与最小容量间的差值

标称容量的
1.5
%;自放电率
≤4
%;电池
k

(
Δ
OCV/
Δ
T)≤0.1mV/h
;直流内阻

单体电池初始直流内阻的
1.3


[0017]较佳的,步骤
S3
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退役电池
、PCS、
充电机和
DC/DC
直流变换器;退役电池通过
DC/DC
电源直流变换器接入储能系统;
DC/DC
电源直流变换器输出端并联;
DC/DC
电源直流变换器与每组退役电池组之间的导线上设有开关

[0018]相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S1、
初步筛选:通过外观辨识

历史大数据对退役电池进行初步筛选,留下初步筛选合格的退役电池;步骤
S2、
确立分选方法,建立分级标准,进行退役电池分级:对初步筛选合格的退役电池及与其型号相同的新动力电池分别进行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
HPPC
实验,并按预定的记录频率分别记录电池功率;根据相同频率范围下新动力电池的功率和相应退役电池的功率,建立第一分级标准;对经过初步筛选的退役电池进行评估,选出符合第一分级标准的退役电池;然后分别测定符合第一分级标准的退役电池的容量

电池
k


自放电率和直流电阻,根据上述健康状态数据建立第二分级标准,对标第二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剔除不符合第二分级标准的退役电池;步骤
S3、
构建储能系统,搭建管理平台和智能客户端,实现梯次利用电池的远程监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中所述外观辨识标准为:无变形

漏液

拉断开启

破损

生锈和外伤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中所述历史大数据包括电池使用年限

电池生产批次

生产厂家

型号

电极体系

过充过放记录

历史运行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新凯尹群君沈连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奥环朋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