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60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激发待检测储层生成地震波,以进行预检测获取待检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基于预检测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在预设条件下,再次对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后对生成的地震波进行预检测,以构建波形曲线确定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基于数据库中含气储层与非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中各参量的平均值的差值判定各参量是否为特异参量,基于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判定对待检测储层进行识别时的识别方式,在地震属性整体特征不明显时只对有表征性的地震属性进行分析,避免其他数据对表征性数据的表征效果的覆盖,提高了通过分析地震属性识别含气储层的效率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地震数据理解的深入,人们意识到地震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地层信息,包括储层的存在和性质,通过提取地震属性从地震数据中获取储层的有关信息,帮助评估地下气体储层的地质特征,为地质灾害预防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工具,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和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16027431A
,公开了如下内容,该申请涉及地震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层含气性预测方法

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获得良好的含气性预测成果的问题

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的叠前地震数据;对所述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预处理后的叠前地震数据;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叠前地震数据进行低频不连续属性提取,以得到低频不连续属性;根据所述低频不连续属性以及预先建立好的低频不连续属性与含气性的关系对所述目标储层的含气性进行预测

利用叠前地震数据和低频不连续属性进行含气性预测,可以达到避免采用高频信息和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含气性预测时存在不准确的缺点,也可以体现更多油气引起的细节异常,进而获得更准确的目标储层含气性预测成果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分析地震属性识别储层是否含气的过程中,若地震属性的整体特征不明显,会对储层是否含气的识别结果造成影响,导致识别效果不佳,
[0006]现有技术未考虑上述因素,基于地震属性的特征自动调整识别储层的方式,在地震属性的整体特征不明显时,只对有表征性的地震属性进行分析,避免其他数据对表征性数据的表征效果的覆盖,减少了数据运算量,提高了识别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其包括:
[0008]步骤
S1
,对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生成地震波,以进行预检测获取待检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包括,基于地震波的振幅生成波形曲线并确定地震属性,基于所述波形曲线的平均振幅以及平均频率计算图像表征参量,所述地震属性包括振幅

频率以及峰值加速度;
[0009]步骤
S2
,基于预检测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在预设条件下,再次对所述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后对生成的地震波进行所述预检测,以构建波形曲线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所述预设条件为判定需调整激发源的振动幅度;
[0010]步骤
S3
,获取数据库中含气储层以及非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确定含气储层与非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中各参量的平均值的差值,基于各参量的平均值的差值判定各参量是否为特异参量;
[0011]步骤
S4
,基于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判定对所述待检测储层进行识别时的识别方式,其中,
[0012]在第一显性状态下,以预设时长为单位将所述波形曲线平均划分为若干波形段,确定各所述波形段对应的特异参量,基于各所述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与剩余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的差异情况计算特异表征参量,以判定对应波形段是否为特异波形段,获取特异波形段对应的地震属性并与所述数据库中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拟合以确定拟合度,基于所述拟合度判定所述待检测储层是否存在含气储层;
[0013]在第二显性状态下,将波形曲线中的地震属性与所述数据库中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拟合以确定拟合度,基于所述拟合度判定所述待检测储层是否存在含气储层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1
中,对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以生成地震波,其中
[0015]进行激发时包括将所述激发源与所述待检测储层接触后,控制所述激发源发射脉冲信号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1
中,基于所述波形曲线的平均振幅以及平均频率计算图像表征参量,其中,
[0017]按照公式
(1)
计算图像表征参量
K

[0018][0019]公式
(1)
中,
H
表示平均振幅,
H0
表示预设的振幅阈值,
P
表示平均频率,
P0
表示预设的频率阈值

[002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2
中,基于预检测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其中,
[0021]将所述图像表征参量与预设的第一参量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0022]在第一参量对比条件下,判定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并将所述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增大预设的调整参量;
[0023]其中,所述第一参量对比条件为所述图像表征参量小于所述第一参量对比阈值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2
中,基于所述预检测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其中,
[0025]将所述图像表征参量与预设的第二参量对比阈值,第一参量对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参量对比阈值,
[0026]在第二参量对比条件下,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为第一显性状态;
[0027]在第三参量对比条件下,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为第二显性状态;
[0028]其中,所述第二参量对比条件为所述图像表征参量小于所述第二参量对比阈值,所述第三参量对比条件为所述图像表征参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参量对比阈值

[002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3
中,基于各参量的平均值的差值判定各参量是否为特异参量,其中,
[0030]将地震波的振幅的平均值的差值与预设的振幅差值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0031]在第一差值对比条件下,判定振幅为特异参量;
[0032]将地震波的频率的平均值的差值与预设的频率差值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0033]在第二差值对比条件下,判定频率为特异参量;
[0034]以及,将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的平均值的差值与预设的峰值加速度差值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0035]在第三差值对比条件下,判定峰值加速度为特异参量;
[0036]其中,所述第一差值对比条件为所述地震波的振幅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振幅差值对比阈值,所述第二差值对比条件为所述地震波的频率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频率差值对比阈值,所述第三差值对比条件为所述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峰值加速度差值对比阈值

[003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4
中,基于各所述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与剩余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的差异情况计算特异表征参量,包括,
[0038]获取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与剩余各波形段对应特异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
,对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生成地震波,以进行预检测获取待检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包括,基于地震波的振幅生成波形曲线并确定地震属性,基于所述波形曲线的平均振幅以及平均频率计算图像表征参量,所述地震属性包括振幅

频率以及峰值加速度;步骤
S2
,基于预检测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在预设条件下,再次对所述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后对生成的地震波进行所述预检测,以构建波形曲线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所述预设条件为判定需调整激发源的振动幅度;步骤
S3
,获取数据库中含气储层以及非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确定含气储层与非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中各参量的平均值的差值,基于各参量的平均值的差值判定各参量是否为特异参量;步骤
S4
,基于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判定对所述待检测储层进行识别时的识别方式,其中,在第一显性状态下,以预设时长为单位将所述波形曲线平均划分为若干波形段,确定各所述波形段对应的特异参量,基于各所述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与剩余波形段对应特异参量的差异情况计算特异表征参量,以判定对应波形段是否为特异波形段,获取特异波形段对应的地震属性并与所述数据库中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拟合以确定拟合度,基于所述拟合度判定所述待检测储层是否存在含气储层;在第二显性状态下,将波形曲线中的地震属性与所述数据库中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拟合以确定拟合度,基于所述拟合度判定所述待检测储层是否存在含气储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1
中,对待检测储层进行激发以生成地震波,其中进行激发时包括将所述激发源与所述待检测储层接触后,控制所述激发源发射脉冲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1
中,基于所述波形曲线的平均振幅以及平均频率计算图像表征参量,其中,按照公式
(1)
计算图像表征参量
K
,公式
(1)
中,
H
表示平均振幅,
H0
表示预设的振幅阈值,
P
表示平均频率,
P0
表示预设的频率阈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2
中,基于预检测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其中,将所述图像表征参量与预设的第一参量对比阈值进行对比,在第一参量对比条件下,判定调整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并将所述激发源的激发能量增大预设的调整参量;其中,所述第一参量对比条件为所述图像表征参量小于所述第一参量对比阈值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含气储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2
中,基于所述预检测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其中,将所述图像表征参量与预设的第二参量对比阈值,第一参量对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参
量对比阈值,在第二参量对比条件下,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态为第一显性状态;在第三参量对比条件下,确定所述波形曲线的显性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金辉张广伟曹荣亮陆延平赵胤飞闫志刚齐婧马岩曹文艳代俊超周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