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态重金属冷却反应堆中,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和二回路的边界,需要同时面对传热管两侧较大的压差和温差,传热管束与支撑结构间的振动摩擦以及铅铋强制流动对管壁造成的磨蚀,致使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成为高概率事故
。
[0003]一旦传热管破裂,二回路中大量过冷水涌入一回路,在过冷水
/
高温液态重金属的作用下,剧烈相变产生的压力波将威胁堆内主要设备
、
堆内构件以及堆容器的结构完成性,为了保证一回路及堆容器的结构完整性,避免放射性物质释放,一回路的安全系统的设置非常必要
。
[0004]目前,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的安全罐分为大容积耐压空罐和小容积内部设有冷凝水的安全罐,在内部设有冷凝水的安全罐中,高温高压水蒸气
/
液态重金属直接与冷凝水接触换热,具有换热效率高
、
体积小
、
内部压力低的优点,但同时存在液态重金属凝固导致卸压管线堵塞的风险,尤其是延伸至冷凝水下部的管线
。
一旦卸压管线发生堵塞,一回路将再次面临超压风险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
。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态重金属反应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蒸汽发生器的反应堆容器
(1)、
用于过滤液态重金属的过滤装置
(3)、
安全罐
(2)
以及连接管线
(4)
,所述连接管线
(4)
依次连接所述反应堆容器
(1)、
所述过滤装置
(3)
以及所述安全罐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
(5)
;所述连接管线
(4)
包括第一管线
(41)
以及第二管线
(42)
;所述过滤装置
(3)
包括过滤罐
(31)
;所述第一管线
(41)
连接所述反应堆容器
(1)
的出口与所述过滤罐
(31)
的入口,所述第二管线
(42)
连接所述过滤罐
(31)
的出口与所述安全罐
(2)
的入口;所述过滤装置
(3)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罐
(31)
内并将所述过滤罐
(31)
内分隔为上腔室
(311)
以及下腔室
(312)
的交错孔板
(32)
,所述第一管线
(41)
与所述过滤罐
(31)
连接一端的管口经过所述交错孔板
(32)
伸入到所述下腔室
(312)
;所述交错孔板
(32)
上设有相互错位并将所述上腔室
(311)
以及所述下腔室
(312)
导气连通的若干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
(41)
与所述过滤罐
(31)
连接一端的管口以及所述交错孔板
(32)
相对于所述下腔室
(312)
的底部更靠近所述上腔室
(311)
的顶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孔板
(32)
包括上层板体
(321)、
下层板体
(323)、
贯穿所述上层板体
(321)
的第一通孔
(322)
,以及贯穿所述下层板体
(323)
的第二通孔
(324)
,所述第一通孔
(322)
与所述第二通孔
(324)
相互错位;所述上层板体
(321)
与所述下层板体
(323)
间隔一段距离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通孔
(322)
与所述第二通孔
(324)
的横向通道
(325)。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
(3)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腔室
(312)
底部的可拆卸的丝网
(34)。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
(3)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腔室
(312)
底部的导流件
(33)
,所述导流件
(33)
位于所述第一管线
(41)
与所述过滤罐
(31)
连接的一端的管口下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
(33)
呈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峰,庞华,孙鹏,张雷,贠相羽,张会勇,张世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