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243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9
一种阀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阀
,具体涉及一种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装置包括阀部件和阀体组件,阀部件与阀体组件通常采用密封件密封以防止工作介质外漏,但当工作介质为高压工作介质时,如
CO2
制冷剂,高压工作介质可能会通过密封件发生高压渗透而导致阀装置存在泄漏的风险

如何提高阀装置密封性能是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装置,有利于提高阀装置的密封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阀装置,包括阀部件和阀体部件,所述阀装置与所述阀体部件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阀部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阀体部件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阀装置包括密封件,沿所述电动阀的轴向,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
[0006]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第一壁

第二壁和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沿所述阀装置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壁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壁和
/
或所述第一连接壁抵接,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壁抵接

[0007]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阀装置设置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至少部分密封件压紧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第一

第二壁和第一连接壁,密封件与第一壁和
/
或第一连接壁抵接,密封件与第二壁抵接,这样至少有两处抵接,相对增强了密封,降低了工作介质泄露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阀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09]图2是阀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安装座和阀体部件连接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在
A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4是阀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密封件的剖视示意图;
[0012]图5是阀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密封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3]图6是阀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下凸部

凹部及密封件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7是阀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下凸部

凹部及密封件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5]1、
阀装置;
10、
驱动部件;
11、
外壳体;
111、
壳体腔;
12、
定子组件;
13、
电路板;
14、
接口部;
141、
插针;
20、
阀部件;
21、
转子组件;
22、
丝杆组件;
221、
丝杆;
222、
轴承;
23、
阀芯;
231、
限位部;
232、
配合部;
24、
安装座;
241、
导向部;
242、
第一抵接部;
2421、
第一壁;
2422、
第二壁;
2423、
第一连接壁;
2424、
第二连接壁;
2425、
第三壁;
25、
阀芯座组件;
251、
阀口部;
26、
套管;
27、
阀体部件;
271、
开口部;
2711、
腔;
272、
第二抵接部;
30、
密封件;
301、
第一部;
302、
第二部;
303、
第三部;
304、
第一非金属层;
305、
金属层;
306、
第二非金属层;
31、
第一端;
32、
第二端;
33、
突起部;
40、
间隙;
50、
密封部;
51、
第一密封部;
52、
第二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一:
[0018]参照图1和图2,阀装置1包括驱动部件
10、
阀部件
20
和阀体部件
27
,阀部件
20
与阀体部件
27
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驱动部件
10
位于阀部件
20
的外周,阀装置1通过驱动部件
10
与外界电连接和
/
或信号连接

[0019]驱动部件
10
包括外壳体
11、
定子组件
12、
电路板
13
以及接口部
14
,外壳体
11
与接口部
14
可以装配连接或一体成型,外壳体
11
形成有壳体腔,定子组件
12
和电路板
13
位于壳体腔
111
,定子组件
12
位于部分阀部件
20
的外周,定子组件
12
与电路板
13
电连接和
/
或信号连接

接口部
14
包括插针
141
,插针
141
的中间部分与接口部
14
的壳体通过注塑固定,插针
141
的一端部位于壳体腔内,与定子组件
12
电连接和
/
或信号连接,插针
141
的另一端部位于接口部
14
形成的接插腔内,用于与外界电连接和
/
或信号连接

[0020]阀部件
20
包括转子组件
21、
丝杆组件
22、
阀芯
23、
安装座
24、
阀芯座组件
25
和套管
26。
套管
26
位于驱动部件
10
形成的腔,定子组件
12
部分位于套管
26
的外周,套管
26
套设于转子组件
21
的外周,定子组件
12
通电后形成磁场,能够驱动转子组件
21
相对套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阀装置
(1)
,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部件
(20)
和阀体部件
(27)
,所述阀部件
(20)
与所述阀体部件
(27)
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阀部件
(20)
包括安装座
(24)
,所述安装座
(24)
包括第一抵接部
(242)
,所述阀体部件包括第二抵接部
(272)
,所述阀装置
(1)
包括密封件
(30)
,沿所述阀装置
(1)
的轴向,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件
(30)
压紧于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和第二抵接部
(272)
;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和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第一壁
(2421)、
第二壁
(2422)
和第一连接壁
(2423)
,所述第一连接壁
(2423)
连接所述第一壁
(2421)
和所述第二壁
(2422)
,沿所述阀装置
(1)
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壁
(2423)
位于所述第一壁
(2421)
和所述第二壁
(2422)
之间,所述密封件
(30)
与所述第一壁
(2421)

/
或所述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所述密封件
(30)
与所述第二壁
(2422)
抵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
(30)
包括第一部
(301)、
第二部
(302)
和第三部
(303)
,所述第三部
(303)
相对两端与所述第一部
(301)、
所述第二部
(302)
连接,所述第三部
(303)
相对所述第一部
(301)
和所述第二部
(302)
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包括第一壁
(2421)、
第二壁
(2422)
和第一连接壁
(2423)
,所述第二部
(302)
与所述第三部
(303)
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二壁
(2422)
抵接,所述第二部
(302)/
所述第三部
(303)
与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壁
(2421)

/
或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和
/
或,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包括第一壁
(2421)、
第二壁
(2422)
和第一连接壁
(2423)
,所述第一部
(301)
与所述第三部
(303)
连接处与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二壁
(2422)
抵接,所述第一部
(301)
或所述第三部
(303)
与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一壁
(2421)

/
或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装置
(1)
的轴向,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壁
(2421)
相对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二壁
(2422)
靠近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所述第二部
(302)
与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壁
(2421)

/
或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沿所述阀装置
(1)
的轴向,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一壁
(2421)
相对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二壁
(2422)
靠近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所述第一部
(301)
与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一壁
(2421)

/
或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装置
(1)
的轴向,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壁
(2421)
相对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二壁
(2422)
靠近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所述第三部
(303)
与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壁
(2421)

/
或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沿所述阀装置
(1)
的轴向,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一壁
(2421)
相对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二壁
(2422)
靠近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所述第三部
(303)
与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第一壁
(2421)

/
或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的第一连接壁
(2423)
抵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阀装置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
(242)
和所述第二抵接部
(272)
的至少其中之一还包括第二连接壁
(2424)
和第三壁
(2425)
,沿所述阀装置
(1)
的径向,所述第三壁
(2425)
相对所述第二壁
(2422)
远离所述第一壁
(2421)
,所述第二连接壁
(24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