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27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包括封装箱,所述封装箱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封装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封装台,所述封装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送料组件,两个所述送料组件分别用于将基板和盖板逐一输送至封装台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封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

利用半导体材料的
Peltier
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

它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半导体制冷片封装的意义在于为了保护和固定制冷片的内部结构,同时提供散热和电气连接需要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封装,需要用到封装设备

[0003]半导体制冷片的封装一般会在无尘箱中操作,操作人员无法与基板及盖板接触操作,需要采用吸头吸附盖板后转移至基板上方,由于静电等原因,吸头容易同时带动多个盖板转移至基板上,造成封装失败,影响半导体制冷片的成品率,且现有的封装设备在进行基板上料时容易造成多个基板与盖板一起上料,从而导致上料阻塞,影响上料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包括封装箱,所述封装箱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封装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封装台,所述封装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送料组件,两个所述送料组件分别用于将基板和盖板逐一输送至封装台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与封装箱内底壁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与封装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用于放置基板或盖板,且存储槽与对应的基板或盖板相适配,所述立柱靠近封装台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立柱的推送槽,所述推送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用于将基板或盖板推送至封装台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槽位于存储槽的底部,且推送槽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对应上料的基板或盖板的高度并小于对应上料的基板或盖板高度的两倍,所述封装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封装箱的内壁并与推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上料槽,所述上料槽与存储槽相连通,所述上料槽的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且上料槽截面大于对应的基板或盖板以减少基板或盖板被卡柱造成堵塞,所述上料槽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移送部,所述移送部用于将基板或盖板推送至存储槽内,所述封装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
上料槽的内壁并与移送部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箱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上料槽对应的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移送部包括与上料槽内底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边杆,所述滑动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正面所述安装槽与背面所述安装槽交错设置,且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边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槽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上料槽与存储槽的侧面中轴线重合,所述边杆与上料槽内部的斜边贴合,所述移送部移动至上料槽与存储槽相接处时边杆与滑动板紧密贴合,所述上料槽内底壁高于存储槽内底壁的高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台包括与封装箱内底壁固定连接的台体,所述台体上滑动连接有封装座,所述台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移动块的上表面与封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台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滑槽的内壁并与螺纹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座包括与台体滑动连接的座体,所述座体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两个进入槽,两个所述进入槽的开口朝向相反,与输送基板的送料组件相对应的进入槽位于与输送盖板的送料组件相对应的进入槽的下方,且两个进入槽相连通,所述进入槽的深度与相对应的基本或盖板相等,所述进入槽的内底壁与相对应的推送槽的内底壁等高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顶块,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内陷槽,且内陷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顶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封装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管,所述支管与存储槽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和支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0017]有益效果:
[0018]1、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存储槽放置基板或盖板,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推送板移动,进而使位于存储箱内最下层的基板或盖板被推送至封装台上,通过将推送槽的高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对应上料的基板或盖板的高度并小于对应上料的基板或盖板高度的两倍,能够利用存储槽的底部将上一层基板或盖板阻挡,避免其随最下层的基板或盖板一起移动,实现基板或盖板的逐一送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静电原因导致吸附多个盖板造成封装失败的问题

[0019]2、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上料槽,并使上料槽截面大于对应的基板或盖板,能够避免直接向存储槽加入基板或盖板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移送部移动,进而将基板或盖板推送至存储槽内,通过将上料槽的截面设置呈等腰梯形,且上料槽与存储槽的侧面中轴线重合,能够方便将偏斜的基板或盖板在推送过程中拨正,从而使该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具有防止上料堵塞的效果

[0020]3、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进入槽,能够使基板移动至凹槽内腔的底部,待安装完半导
体制冷片后,盖板移动至凹槽内腔的顶部,且在进入槽的限位下,使得基板与盖板对应,通过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顶板移动,进而带动对应重合的基板与盖板移动,直至在固定块的配合下定位,以便后续焊接

[0021]4、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真空泵

进气管与支管的配合,能够将封装箱内空气抽出,使其保持真空状态,通过使边杆与上料槽内部的斜边贴合

移送部移动至上料槽与存储槽相接处时边杆与滑动板紧密贴合,能够将存储槽密封,避免空气进去封装箱内,通过使上料槽内底壁高于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包括封装箱
(1)
,所述封装箱
(1)
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盖
(2)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箱
(1)
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封装台
(3)
,所述封装箱
(1)
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送料组件
(4)
,两个所述送料组件
(4)
分别用于将基板和盖板逐一输送至封装台
(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
(4)
包括与封装箱
(1)
内底壁固定连接的立柱
(401)
,所述立柱
(401)
的顶部与封装箱
(1)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
(401)
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
(402)
,所述存储槽
(402)
用于放置基板或盖板,且存储槽
(402)
与对应的基板或盖板相适配,所述立柱
(401)
靠近封装台
(3)
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立柱
(401)
的推送槽
(403)
,所述推送槽
(403)
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送板
(404)
,所述推送板
(404)
用于将基板或盖板推送至封装台
(3)。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槽
(403)
位于存储槽
(402)
的底部,且推送槽
(403)
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对应上料的基板或盖板的高度并小于对应上料的基板或盖板高度的两倍,所述封装箱
(1)
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
(405)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
(405)
的输出端贯穿封装箱
(1)
的内壁并与推送板
(404)
的一侧固定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
(401)
的顶部开设有上料槽
(406)
,所述上料槽
(406)
与存储槽
(402)
相连通,所述上料槽
(406)
的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且上料槽
(406)
截面大于对应的基板或盖板以减少基板或盖板被卡柱造成堵塞,所述上料槽
(406)
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移送部
(407)
,所述移送部
(407)
用于将基板或盖板推送至存储槽
(402)
内,所述封装箱
(1)
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
(408)
,所述第二电动推杆
(408)
的输出端贯穿上料槽
(406)
的内壁并与移送部
(407)
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箱
(1)
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上料槽
(406)
对应的通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制冷片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部
(407)
包括与上料槽
(406)
内底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
(4071)
,所述滑动板
(4071)
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边杆
(4072)
,所述滑动板
(4071)
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正面所述安装槽与背面所述安装槽交错设置,且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
(4073)
,所述滑杆
(4073)
的一端与边杆
(4072)
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
(4074)
,所述弹簧
(4074)
的一端与滑杆
(4073)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
(4074)
的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辉邬昌军宋晓辉郭胜会余娜娜张海军闫琼贾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