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放电灯的电子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16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放电灯(La)的电子镇流器,为了驱动这些放电灯需要不同的灯电流(ILa)。该镇流器包括升压转换器,其提供与电网电压相关的中间回路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放电灯的电子镇流器,为了驱动这 些放电灯需要不同的灯电流,该电子镇流器包括输入端,其带有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入 端子,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电压;升压转换器,其带有升压电感线圈、升压开关和升压二极管, 该升压开关具有控制电极、参考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中升压转换器在输入侧耦合在第一输 入端子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并且具有带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的输出端;带有第 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桥电路,其中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分别具有控制电 极、参考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中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串联电路在构建第一桥中 点的情况下耦合在升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输出端,其带有第一 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用于连接放电灯,其中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一桥中点耦合,并且其 中第二输出端子与整流器的第二输出端子耦合;灯电感线圈,其串联地耦合在电子镇流器 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一桥中点之间;第一电压测量装置,其设计为测量第一输入端子和第 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第二电压测量装置,其设计为测量升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子和 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以及微控制器,其带有与第一电压测量装置耦合的第一输入端, 与第二电压测量装置耦合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电极耦合的第一输出端, 与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电极耦合的第二输出端,以及与升压开关的控制电极耦合的第三输 出端,其中微控制器设计为通过改变在第三输出端上提供的信号的开关频率来调节升压转 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
技术介绍
为了在电子镇流器中满足用于正弦形电流消耗的条件,首先在电网输入端中使用 升压转换器作为电路拓扑。为了保证正确的功能,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所谓的中间回路 电压必须始终大于电网输入电压的峰值。对于例如180Vrms至264Vrms的输入电压范围,由 此最大峰值为大约372V。为了保证带有所谓功率因子校正的可靠的运行,在现有技术中调 节中间回路电压,使得其具有电网输入电压的最大峰值之上的固定百分比(例如15%)。在 例如在264Vrms的输入电压时得到的372V的峰值情况下,由此中间回路电压为大约430V。 与电网输入电压的实际值无关,由此驱动升压开关的频率改变为使得出现中间回路电压的 该恒定值。在这种已知的方式中,不希望地出现了高的损耗。在电网输入电压和中间回路 电压之间的差越大,则升压开关的开关频率越高,由此产生无线电干扰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开头所述的电子镇流器,使得能够在尽可能小的电磁干扰情 况下实现尽可能低损耗的运行。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电子镇流器来解决。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认识是,通过使用微控制器可以同时确定电网输入电压和升压转 换器的中间回路电压。基于此,现在可以调节中间回路电压,使得该中间回路电压具有电网输入电压的峰值之上的确定百分比(例如4%至8%)。在低的电网输入电压情况下,由此 降低中间回路电压,在提高电网输入电压的情况下,中间回路电压以相同程度提高。通过这 种措施,一方面保证了正弦形的电流消耗,另一方面能够在升压开关的尽可能低的工作频 率情况下实现电路的运行。优选的是,微控制器设计为调节升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 的电压,使得该电压至少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 内、或者在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内在第一和第二输 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之上的可预先给定的阈值上。换言之,测量在升压转换 器的输入端上的电压或者输出端上的电压,并且通过相应地激励升压转换器的开关保证了 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始终大到使得可靠地引起正弦形的电流消耗,然而另一方面尽可能 地小,以便使得损耗最小化。通过在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上的电压和输入端上的电压之间 的小的电压振幅(Spanrumgshub),提高了升压转换器的效率。一般地,由此降低了在根据本 专利技术的电子镇流器的组件中的电流负荷,使得可以使用较小的部件。这降低了组件的价格 及其位置需求。通过升压转换器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平均较小的输出电压,明显降低了升压 转换器的损耗。在此,可预先给定的阈值尤其是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 值的2%到10%之间,优选在4%到8%之间。在现有技术中出于安全性的原因阈值恒定地 为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最大电压值之上的15%,而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 得到明显更小的距离并且由此得到明显降低损耗。改进方案的一种特别优选的类型的特征在于,微控制器还设计为,通过执行测量 例程来确定连接在输出端上的放电灯的类型,其中在微控制器中针对至少两种类型的放电 灯的每一种都存储有针对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的 下边界值或者针对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的下边界 值。这能够实现如下情况的不同处理其中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 压值或者在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在相应的边界 值之上或者之下。优选的是,在此通过其灯电流的额定值和/或其灯功率的额定值来表示 放电灯的类型。因此特别优选的是,微控制器设计为在第二值域中通过改变在第三输出端提供的 信号的开关频率来将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调节到最小电压,其中 该第二值域接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子之间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的下边界值 之下,或者接在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的上边界值之 下。该措施考虑了如下认识在驱动放电灯时,在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上的电压和在输出端 上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整个值域地被调节到可预先给定的阈值上。 如试验表明的那样,在降低在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上的电压的峰值的电压值或者降低升压 转换器的输出端上的电压值的情况 下,根据在何处测量,不再产生对于相应类型的放电灯 所需的灯电流的额定值。降低在相应的电压值的电压的大的、第一值域中的损耗的代价是, 在相应的电压值的第二值域中,确定类型的放电灯不再可以被驱动。在所提及的优选的改 进方案中,这通过如下方式来阻止监视低于第一值域的下边界值,并且保证通过相应地激 励升压开关来保证不低于可预先给定的最小电压,该最小电压可以是与灯类型相关的。由此,此外,在所提及的电压值的第一值域中将损耗保持较小,并且仍然保证用所提及的在第 二值域中的电压值驱动放电灯。该组合才能够实现在多灯设备情况下有利地使用本专利技术。最小电压优选至少与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的第一值域的 下边界值一样大,尤其是该最小电压对应于该下边界值。通过这种方式,在同时保证驱动相 应的灯类型的情况下将损耗的降低最大化。其他有利的实施形式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镇流器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镇流器的一个实施例;图2示出了针对中间回路电压的不同值的、关于频率的灯电流L的曲线图;以及图3以示意图示出了中间回路电压Uzw与升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上的电压的峰值的 电压值的相关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放电灯(La)的电子镇流器,为了驱动所述放电灯需要不同的灯电流(I↓[La]),该电子镇流器包括:-输入端,其带有第一输入端子(E1)和第二输入端子(E2),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电压(U↓[N]);-升压转换器(12),其带有升压电感线圈(L1)、升压开关(S1)和升压二极管(D1),该升压开关具有控制电极、参考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中升压转换器(12)在输入侧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子(E1)和第二输入端子(E2)之间并且具有带有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的输出端,-带有第一电子开关(S2)和第二电子开关(S3)的桥电路,其中第一电子开关(S2)和第二电子开关(S3)分别具有控制电极、参考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中第一电子开关(S2)和第二电子开关(S3)的串联电路在构建第一桥中点(BM1)的情况下耦合在升压转换器(12)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输出端,其带有第一输出端子(A1)和第二输出端子(A2),用于连接放电灯(La),其中第一输出端子(A1)与第一桥中点(BM1)耦合,并且其中第二输出端子(A2)与第二输入端子(E2)耦合;-灯电感线圈(L2),其串联地耦合在电子镇流器的第一输出端子(A1)和第一桥中点(BM1)之间;-第一电压测量装置(R1,R2),其设计为测量第一输入端子(E1)和第二输入端子(E2)之间的电压;-第二电压测量装置(R3,R4),其设计为测量升压转换器(12)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以及-微控制器(14),其带有与第一电压测量装置(R1,R2)耦合的第一输入端(EM1),与第二电压测量装置(R3,R4)耦合的第二输入端(EM2),与第一电子开关(S2)的控制电极耦合的第一输出端(AM1),与第二电子开关(S3)的控制电极耦合的第二输出端(AM2),以及与升压开关的控制电极耦合的第三输出端,其中微控制器设计为通过改变在第三输出端上提供的信号的开关频率来调节升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器(14)还设计为将升压转换器(12)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压(U↓[Zw])调节到如下值:该值取决于第一输入端子(E1)和第二输入端子(E2)之间的电压(U↓[g1])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拉夫布塞西格弗里德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