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61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4
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涉及用于提高光学式电子笔的移动轨迹的识别率的笔头模块装置的技术。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将笔尖的颜色制成白色,以实现红外线IR光源的良好的反射,由此改善由面板反射的IR光的会聚路径,并且与以往相比大幅提高使用者在使用光学式电子笔的过程中能够以各种角度倾斜的倾斜自由度的技术。倾斜自由度的技术。倾斜自由度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用于提高光学式电子笔的移动轨迹的识别率的笔头模块装置的技术。
[0002]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使照射到面板而反射的IR光会聚到IR受光部件的程度的技术。特别地,涉及随着改善从面板反射的IR的会聚路径而降低从面板反射的IR的外部发散的技术。
[0003]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与以往相比大幅提高使用者使用光学式电子笔的过程中能够以各种角度倾斜的倾斜自由度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4]在一般情况下,近年来在平板PC、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高端产品中电子笔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Notability、GoodNotes等多样化且便利的笔记应用(App)技术也大步发展,由此对IT产品的笔解决方案需求急剧增加。
[0005]关于IT用显示器,从以单纯的观看为中心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上正式推出了折叠屏、滑动屏等将便携性最大化的高端产品。
[0006]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力尝试着作为显示器用笔解决方案而研发光学式电子笔。光学式电子笔仅在显示面板内部形成点图案(dot pattern)或用透明薄膜等形成点图案形态的位置代码即可,因此即便增加显示器尺寸,也几乎不导致笔特性劣化或制造费用的上升。
[0007]但是,在显示面板上进行书写的情况下,为了感测其移动的移动轨迹而对显示面板照射红外线并对该红外线的反射光进行分析而判断光学式电子笔的移动轨迹,但因其反射光的接收率下降而导致移动轨迹的识别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学式电子笔的移动轨迹的识别率的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
[001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使照射到面板之后反射的IR光会聚到IR受光部件的程度的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特别地,提供一种随着改善从面板反射的IR的会聚路径而降低从面板反射的IR的外部发散的技术。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大幅提高使用者使用光学式电子笔的过程中能够以各种角度倾斜的倾斜自由度的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其具备:笔主体部件110,其构成电子笔的主体;IR发光部件,其为了识别位置代码而向面板表面发射光;及IR受光部件,其接收在面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
[0014]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包括:笔头部件121,其具备:笔尖部
件121a,其位于笔头部件121自身主体的前端部;反射板部件121b,其从笔尖部件121a沿着笔主体部件110方向以宽平面状延伸而形成平滑且平坦的板形态的反射面;及翼部件121c,其通过将反射板部件121b的两端部分别向反射面方向弯折而成,从而引导从面板反射的红外线向IR受光部件方向会聚;及笔头联接部件122,其以夹持(grip)笔头部件121的状态连接到笔主体部件110而将笔头部件121和笔主体部件110结合。
[0015]此时,优选为,反射板部件121b优选为随着从笔尖部件121a靠近笔主体部件110方向而朝向笔主体部件110的内径中心部逐渐倾斜地形成。
[0016]此时,优选为,反射板部件121b和翼部件121c的反射面形成为白色,以实现IR光反射。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笔头联接部件122具备:主体连接部件122a,其连接到笔主体部件110的一端部;笔头盖部件122b,其形成为以从主体连接部件122a的一端部延伸形成的状态包围笔头部件121的前端部的形态;隔壁部件122c,其在对应于主体连接部件122a与笔头盖部件122b之间的笔头盖部件122b的内侧将主体连接部件122a和笔头盖部件122b划分。
[0018]另外,上述笔头部件121还具备:插杆部件121d,其从与笔主体部件110所在的方向对应的反射板部件121b的一端部延伸而形成。
[0019]另外,隔壁部件122c具备:杆夹持孔部件122c_1,其是隔壁部件122c自身主体与插杆部件121d的截面形态对应地贯通而形成的,并夹持插杆部件121d的外表面;及反射光引导孔部件122c_2,其是隔壁部件122c自身主体在与杆夹持孔部件122c_1相邻的位置处贯通而形成的,并引导由反射板部件121b反射的红外线会聚到IR受光部件。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笔头部件具备笔尖部件、反射板部件、翼部件,由此提高光学式电子笔的移动轨迹的识别率。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反射板部件具备平滑且平坦的板形态的反射面,由此降低反射光的畸变现象。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反射板部件随着靠近笔主体部件方向而朝向笔主体部件的内径中心部逐渐倾斜地形成,由此即便使用者在面板上使笔头模块装置倾斜较大角度而进行书写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从面板反射的红外线被传送到IR受光模块的有效成分。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将笔尖部件、反射板部件、翼部件、插杆部件一体地成型,从而例如在为了进行更换等而将笔头部件卸下或结合的过程中,能够降低个别结构发生遗失或故障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笔头模块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2是从另一个角度示出图1的立体图。
[0027]图3是从另一个角度示出图2的图。
[0028]图4是从下向上观察图3的图。
[0029]图5是在图1中将一部分结构分离而图示的图。
[0030]图6是在图5中将一部分截取而放大图示的图。
[0031]图7是在图2中将一部分截取而放大图示的图。
[0032]图8是在图2中将一部分结构分离而图示的图。
[0033]图9是在图8中将一部分截取而放大图示的图。
[0034]图10是在图3中将一部分截取而放大图示的图。
[0035]图11是在图4中将一部分结构分离而图示的图。
[0036]图12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笔头模块装置中选取一部分结构而示出面板上的使用状态的例示图。
[0037]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笔头模块装置在面板上移动的状态的例示图。
[0038]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笔头模块装置在面板上移动的状态的另一个例示图。
[0039]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根据笔头部件的材料特性而对点图案识别性能进行比较而示出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笔头模块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另一个角度示出图1的立体图,图3是从另一个角度示出图2的图,图4是从下向上观察图3的图,图5是在图1中将一部分结构分离而图示的图,图6是在图5中将一部分截取而放大图示的图,图7是在图2中将一部分截取而放大图示的图,图8是在图2中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其具备:笔主体部件(110),其构成电子笔的主体;IR发光部件,其为了识别位置代码而向面板表面发射光;及IR受光部件,其接收在面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该用于光学式电子笔的笔头模块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笔头部件(121),其具备:笔尖部件(121a),其位于上述笔头部件(121)自身主体的前端部;反射板部件(121b),其从上述笔尖部件(121a)沿着笔主体部件(110)方向以宽平面状延伸而形成平滑且平坦的板形态的反射面;及翼部件(121c),其通过将上述反射板部件(121b)的两端部分别向上述反射面方向弯折而成,从而引导从面板反射的红外线向IR受光部件方向会聚;及笔头联接部件(122),其以夹持上述笔头部件(121)的状态连接到笔主体部件(110)而将上述笔头部件(121)和笔主体部件(110)结合,上述笔头联接部件(122)具备:主体连接部件(122a),其连接到笔主体部件(110)的一端部;笔头盖部件(122b),其形成为以从上述主体连接部件(122a)的一端部延伸形成的状态包围上述笔头部件(121)的前端部的形态;及隔壁部件(122c),其在对应于上述主体连接部件(122a)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日都禹铉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