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58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组壳体,当电池工作散热时,主壳内的气压升高,气体逐渐将排气柱从排气管内向外顶出时,将时高温水汽同时排出,从而有效防止高温水汽在主壳内形成冷凝水,从而提高壳体结构的防潮效果,在正常情况下,排气柱完全位于排气管内部,即可对排气管进行封闭,有效防尘,通过封板以及其上的散气口,即可维持气路畅通,并对排气管形成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壳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组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使得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三大部件之

动力电池系统备受关注,动力电池系统的机械结构区别于传统的机械结构,不仅与机械工程

工程力学相关,还与电化学

热力学

电磁学等有关,动力电池系统将这些方面的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0003]锂电池模组是由几颗到数百颗电池芯经由并联及串联所组成的多个
PACK
,除了机构设计部分,再加上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就可组成一个较完整的锂电池包系统,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壳体对电池组的包裹性太强,电池放热形成的水汽难以从壳体内散发出来,容易在壳体内形成冷凝水,使得内部容易潮湿,因此,应该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电池组壳体内部容易潮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组壳体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包括主壳和内护组件,所述主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顶部两侧均贯穿固定有接线端子,所述壳盖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内壁设有一体结构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部贯穿壳盖,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排气柱,所述排气柱圆周外壁的一侧以及底部外壁之间开设有同一个
L
形的排气孔,所述排气管圆周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滑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和排气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气口

[0006]优选地,所述内护组件包括多组夹套,每一组所述夹套有两个,所述夹套截面为
U
形,多组所述夹套之间通过卡扣组件相连

[0007]优选地,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分别位于夹套顶部和底部的卡头和卡套,所述卡头和卡套均与夹套为一体成型,所述卡头截面为个字形,所述卡套截面为
T
字形

[0008]优选地,所述夹套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侧柱和连接座,所述侧柱和夹套一体成型,所述侧柱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定向槽,所述连接座靠近侧柱的一侧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定向条,多个所述定向槽内插设有同一个减速套,所述减速套包括盘架和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直板,所述直板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速凸起,所述减速凸起截面为弧形,且多个所述减速凸起由外而内渐高,所述定向条的端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和减速套形成卡接

[0009]优选地,所述盘架和外侧插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和侧柱螺纹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内侧面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靠近螺栓的一侧开设有六边形的槽口,所述中心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和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夹套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卡口,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
第一卡口之间插设有同一个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和夹套之间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夹套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卡口,分别位于最上方和最下方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口之间卡接有同一个并联铜排,所述并联铜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并联铜排和夹套之间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加固条的外侧面设有一体结构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截面为弧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
一种电池组壳体,当电池工作散热时,主壳内的气压升高,气体逐渐将排气柱从排气管内向外顶出,排气柱跟随滑块一起,顺着滑槽向上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当排气孔的顶部出口露出至排气管的外部时,气体从排气孔排出,从而将时高温水汽同时排出,从而有效防止高温水汽在主壳内形成冷凝水,从而提高壳体结构的防潮效果,在正常情况下,排气柱完全位于排气管内部,即可对排气管进行封闭,有效防尘,通过封板以及其上的散气口,即可维持气路畅通,并对排气管形成防护

[0015]2、
一种电池组壳体,通过设置有内护组件,即可将单个电池组置于两个夹套之间,并通过卡头和卡套形成卡接,将多个电池组进行相连,并且使得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形成间隙,方便气体的流通,从而进一步防潮,并且卡头截面为个字形,卡套截面为
T
形,即可使得卡头插入卡套内时,更加方便,且不便于拔出,从而提高卡接后的牢固程度,便于多个电池组组装成一个整体

[0016]3、
一种电池组壳体,通过设置有稳定组件,即可通过连接座和主壳的内侧壁相抵,使得电池组整体在主壳内更加稳定,而当主壳受到外部撞击时,连接座受力,使得定向条顺着定向槽向内滑动,多个减速凸起会对弧形凸起形成间断性阻碍,从而进行受力缓冲,并且由于多个减速凸起由外而内渐高,即可在受撞严重的情况下,多个定向条最终在侧柱的端部被撑开,使得定向条变形成弧形,抵在夹套的侧壁上,进行最后一道受力缓冲,同时第二弹簧也处于逐渐受压状态,辅助提高缓冲效果,并设置有中心柱,一方面使得第二弹簧受力均衡,防止第二弹簧歪斜,保持正向缓冲,同时中心柱上的槽口会最终扣到螺栓的头部,从而保持连接座以及定向条的整体保持轴向稳定,防止歪斜,提高缓冲受力的效果,同时,减速套可方便地安装到侧柱上,定向条可方便地装到减速套上

[0017]4、
一种电池组壳体,通过设置有加固条,即可使得单个电池组更稳定的固定到两个夹套之间,同时,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为弧形,即可利用定位部的表面和主壳的一端内壁相抵,从而使得多个电池组整体在主壳内更加稳定,并且在主壳的外部受撞时,定位部可有效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壳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内护组件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内护组件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稳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稳定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
B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卡扣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壳体的加固条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
主壳;
2、
壳盖;
3、
接线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池组壳体,包括主壳(1)和内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壳盖(2),所述壳盖(2)顶部两侧均贯穿固定有接线端子(3),所述壳盖(2)顶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底部内壁设有一体结构的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底部贯穿壳盖(2),所述排气管(5)内设置有排气柱(9),所述排气柱(9)圆周外壁的一侧以及底部外壁之间开设有同一个
L
形的排气孔(
10
),所述排气管(5)圆周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顶端与滑槽(6)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和排气柱(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凹槽(4)内固定连接有封板(
11
),所述封板(
11
)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气口(
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组件包括多组夹套(
13
),每一组所述夹套(
13
)有两个,所述夹套(
13
)截面为
U
形,多组所述夹套(
13
)之间通过卡扣组件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分别位于夹套(
13
)顶部和底部的卡头(
31
)和卡套(
32
),所述卡头(
31
)和卡套(
32
)均与夹套(
13
)为一体成型,所述卡头(
31
)截面为个字形,所述卡套(
32
)截面为
T
字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
13
)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侧柱(
14
)和连接座(
17
),所述侧柱(
14
)和夹套(
13
)一体成型,所述侧柱(
14
)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定向槽(
15
),所述连接座(
17
)靠近侧柱(
14
)的一侧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定向条(
16
),多个所述定向槽(
15
)内插设有同一个减速套,所述减速套包括盘架(
19
)和多个环形阵列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应中薛永艳叶四平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天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