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伺服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伺服控制方法及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机械设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在冷却固化后将成品取出,生产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塑料制品,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
[0003]注塑机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塑料颗粒或粉末装入注塑机的进料口,通过一个进料螺杆将塑料送入机器的加热筒中,在加热筒中塑料被加热并熔化成液态,将液态的塑料注射或推入模具中,在模具中冷却和固化后,开模取出即可
。
在这一过程中,注塑机对于温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
[0004]授权公告号为
CN105751470B
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温度实时控制方法,通过对常规
PID
算法和混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敏度以及控制精度
。
但由于该专利技术仅仅是简单利用混沌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对照仿真,模糊神经网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伺服控制方法,应用于设置有螺杆及驱动螺杆运动的伺服电机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根据注塑机中伺服电机的功率数据,计算功率正常因子;响应于所述功率正常因子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判定温度正常,发送第一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记录正常的温度数据,生成温度集合及正常温度范围;响应于所述功率正常因子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判定温度异常,发送第二信号;响应于第二信号,记录异常的温度数据,生成异常温度序列,计算调整温度并生成调整温度序列,所述调整温度为异常温度序列的平均值与预设的标准熔融温度的差值;对所述调整温度序列进行聚类,生成修正后的温度序列,计算所述修正后的温度序列中温度的置信度;根据所述置信度,通过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生成温度预测值序列及预测加热时间;对温度预测值序列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温度均值,判定所述温度均值是否在所述正常温度范围内,若是,判断所述预测加热时间合格,若否,生成预测加热时间调整的控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伺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调整温度序列进行聚类,生成修正后的温度序列,计算所述修正后的温度序列中温度的置信度,包括步骤:根据聚类算法对调整温度序列进行聚类,生成多个聚类簇,生成修正后的温度序列;计算每个聚类簇的样本均值,得到均值序列,计算多个聚类簇的置信度作为温度的置信度,所述聚类簇的置信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聚类簇的置信度,为聚类簇的样本均值,为前一个聚类簇的样本均值,为后一个聚类簇的样本均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伺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温度预测值序列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温度均值,判定所述温度均值是否在所述正常温度范围内,若是,判断所述预测加热时间合格,若否,生成预测加热时间调整的控制信号,包括步骤:在所述温度预测值序列中,按照预测温度排列顺序,截取
g
技术研发人员:桂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之源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