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26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室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施工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大规模

大跨度建筑结构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也促使了包括超长厚型复杂基础底板在内的大量超长商品混凝土结构的出现与应用

地下室底板叫基础底板,地下室底板包括筏板基础,筏板由底板

梁等整体组成

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0003]目前城市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城市规划中会涉及地铁线路,而规划了地铁线路的区域在进行别的项目施工需考虑后期的地铁隧道施工,在后期地铁隧道施工时若地下室底板强度不够存在塌陷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其可保证在有地铁规划的区域,隧道上方底板强度高,规避隧道塌陷风险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
将项目施工区域中有地铁规划的区域划分为转换区域;
[0007]S20.
在项目施工区域浇注地下室底板,且在转换区域的地下室底板内间隔设置承台,承台之间通过转换梁进行连接;
[0008]S30.
在转换区与非施工区域相接的边缘位置设置钢斜撑区域,钢斜撑区域加强地下室底板处支护的稳定性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
S20
中地下室底板设置竖向施工缝,将转换区进行分区分段浇筑,竖向施工缝处留设止水钢板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
S20
中地下室底板在水平方向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筑完后,为保证新旧混凝土交界面结合度,在初凝前插入钢筋头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
S30
中钢斜撑区域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12]S31.
划出钢斜撑施工区域;
[0013]S32.
钢斜撑施工区域处,在地下室底板连接的支护桩一侧开挖非反压土台区域,并预留土台;同时预留地下室底板和承台的钢筋,在地下室底板上预埋斜撑牛腿,在预埋的地下室底板和承台的钢筋处进行浇注形成底板;在支护桩上设置腰梁;
[0014]S33.
进行预留土台开挖,斜撑牛腿和地下室底板强度达到
90
%后,开挖预留土台,先挖出一根钢管斜撑安装位置,安装钢管斜撑,随后进行下一段开挖及钢管斜撑安装,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安装完成;
[0015]S34.
预留土台开挖及钢管斜撑安装完成后,进行剩余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将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底板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隙用同地下室底板标号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形成底板传力带;
[0016]S35.
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
90
%后,依次对钢管斜撑进行拆除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
S32
中预留土台表面进行喷锚处理,且在斜坡面上预留泄水孔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
S20
中地下室底板分区浇筑时,在一段地下室底板浇注完成后进行加固拦网,加固拦网的加固方式为:在地下室底板侧面的水平方向设置钢筋,竖向设置方通,钢筋和方通垂直布置;设置三角斜撑支撑钢筋和方通,内设快易收口网,同时设置斜拉螺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地铁隧道区域上方的地下室底板内设置承台和转换梁,加强地下室底板的强度,避免下方挖地铁隧道时塌陷,且在转换区的边缘设置钢斜撑区域进一步的保证地下室底板的稳固性,为后续的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中承台

转换梁和地铁规划线路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中钢斜撑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中钢斜撑区域施工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中加固拦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特征和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
/
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7]参照图
1、
图2,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0.
将项目施工区域中有地铁规划的区域划分为转换区域,没有地铁规划的区域为非转换区域,由于没有地铁线路规划,此处的地下室底板做常规施工

[0029]S20.
在项目施工区域浇注地下室底板,且在转换区域的地下室底板内间隔设置承
台2,承台2之间通过转换梁3进行连接

此处的底板

承台以及转换梁实质上均为底板,通过底板内设置承台和连接承台的转换梁实现对底板的加厚,从而提供更牢固的支撑效果

[0030]S30.
在转换区与非施工区域相接的边缘位置设置钢斜撑区域,钢斜撑区域加强地下室底板处支护的稳定性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规划的地铁线路1上方的地下室底板内设置承台2和转换梁3,转换梁3将承台2连接在一起,承台2可设计为超长超厚承台2,转换梁3也可设计为超大转换梁,使得地下室底板的构造强度高,在地铁规划隧道上方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为后续的地铁施工提供保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
将项目施工区域中有地铁规划的区域划分为转换区域;
S20.
在项目施工区域浇注地下室底板,且在转换区域的地下室底板内间隔设置承台,承台之间通过转换梁进行连接;
S30.
在转换区与非施工区域相接的边缘位置设置钢斜撑区域,钢斜撑区域加强地下室底板处支护的稳定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0
中地下室底板设置竖向施工缝,将转换区进行分区分段浇筑,竖向施工缝处留设止水钢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0
中地下室底板在水平方向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筑完后,为保证新旧混凝土交界面结合度,在初凝前插入钢筋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密集下穿的多次受力转换筏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0
中钢斜撑区域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S31.
划出钢斜撑施工区域;
S32.
钢斜撑施工区域处,在地下室底板连接的支护桩一侧开挖非反压土台区域,并预留土台;同时预留地下室底板和承台的钢筋,在地下室底板上预埋斜撑牛腿,在预埋的地下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晓龙缴国建宋高庆马泽群马金东刘新华冯羽泽胡大鹏吴挺明黄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