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承单元和包括该支承单元的连铸导向辊组件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支承单元和包括该支承单元的连铸导向辊组件
。
技术介绍
[0002]连铸工艺是大型铸造件的重要加工工艺
。
连铸工艺涉及使用连铸机
。
参见图1,在连铸机的连续铸造过程中,熔融金属从浇包
1a
和中间包
1b
流入结晶器
1c
,然后在经水冷的结晶器壁上凝固,形成固体壳鞘
。
这个包含液态金属的壳鞘被称为板坯
1d
,其被连续地从结晶器的底部取出
。
板坯
1d
由紧密间隔的多个水冷连铸导向辊
(
也称连铸辊
)1e
支撑,轧制工线
1e
用于支撑板坯
1d
的外壁,抵抗板坯
1d
内仍在凝固的液体的铁静压力
。
为了提高凝固速度,用水和气雾喷洒板坯
1d。
板坯
1d
的表面温度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用于连铸导向辊的辊轴
(30)
的支承单元,包括:壳体
(11)
,具有内孔
(110)
和第一轴向端面
(111)
;第一盖体
(161)
,连接到壳体
(11)
的第一轴向端面
(111)
;第一隔离件
(141)
,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
(161)
和所述辊轴
(30)
之间;轴承
(12)
,设置在所述壳体
(11)
的所述内孔中;其中,在所述轴承
(12)
的一侧,通过所述壳体
(11)、
所述第一盖体
(161)
和所述第一隔离件
(141)
形成第一封闭空间,且所述第一封闭空间中包括预先填充的润滑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单元,其中,所述壳体
(11)
还具有与第一轴向端面
(111)
相反的第二轴向端面
(112)
,其中,在所述第二轴向端面
(112)
一侧,所述内孔
(110)
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内孔端壁
(1101)
,所述内孔端壁与所述轴承
(12)
的外圈抵靠,且其中,在所述内孔端壁
(1101)
和所述辊轴
(30)
之间设置第二隔离件
(142)
,其中,在所述轴承
(12)
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壳体
(11)、
所述内孔端壁
(1101)
和所述第二隔离件
(142)
形成第二封闭空间,且所述第一封闭空间中包括预先填充的润滑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单元,其中其中,所述壳体
(11)
还具有与第一轴向端面
(111)
相反的第二轴向端面
(112)
,且所述支承单元还包括:第二盖体
(162)
,连接到壳体
(11)
的第二轴向端面
(112)
;第二隔离件
(142)
,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
(162)
和所述辊轴
(30)
之间;其中,在所述轴承
(12)
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壳体
(11)、
所述第二盖体
(162)
和所述第二隔离件
(142)
形成第二封闭空间,且所述第二封闭空间中包括预先填充的润滑剂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盖体
(161)
包括径向凸缘
(1611)
和轴向凸缘
(1612)
,且所述第一盖体
(161)
的径向凸缘
(1611)
与所述第一轴向端面
(111)
抵靠,且所述第一盖体
(161)
的轴向凸缘
(1612)
延伸到所述内孔
(110)
中并与所述内孔
(110)
的内周面和轴承
(12)
的外圈抵靠;和
/
或其中,所述第二盖体
(162)
包括径向凸缘
(1621)
和轴向凸缘
(1622)
,所述第二盖体
(162)
的径向凸缘
(1621)
与所述第二轴向端面抵靠,且所述第二盖体
(162)
的轴向凸缘
(1622)
延伸到所述内孔中并与所述内孔的内周面和轴承
(12)
的外圈抵靠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单元,还包括:第一壳盖隔离件
(1610)
,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
(161)
的径向凸缘
(1611)
和轴向凸缘
(1612)
的交汇处,并抵靠所述第一盖体
(161)
的径向凸缘
(1611)
和轴向凸缘
(1612)
以及抵靠所述第一轴向端面
(111)
和所述内孔
(110)
的内周面,且所述第一壳盖隔离件
(1610)
进一步对所述第一封闭空间提供隔离;和
/
或第二壳盖隔离件
(1620)
,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
(162)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光,刘嘉凯,许宗抗,耿为飞,
申请(专利权)人:斯凯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