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10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所述仿生蜗舌包括依次连接的蜗舌回流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尤其是用于贯流风机的仿生蜗舌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设备,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

随着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造型在空调上的运用,不仅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空调,而且对空调的各个部件也进行了相应的结构优化

[0003]以常规空调的室内机
(
如挂机

柜机等空调内机
)
为例,大多是采用贯流风叶,为了防止气流在蜗壳内循环流动,一般需在蜗壳位于出气口的回流处设计蜗舌,但贯流风叶的出风往往会周期性拍打蜗舌,易导致旋转噪音的产生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噪音问题,通常将空调蜗舌采用倾斜蜗舌

锯齿蜗舌等蜗舌形式来改善旋转噪音,但降噪效果相对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存在的旋转噪音较大,蜗舌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仿生蜗舌,包括依次连接的蜗舌回流区

蜗舌圆角,所述仿生蜗舌在靠近贯流风叶的一侧设置多个翼片;自蜗舌回流区至蜗舌圆角的仿生蜗舌延伸方向,位于蜗舌圆角的任意一个翼片的表面积小于位于蜗舌回流区的任意一个翼片的表面积<br/>。
进一步的,自蜗舌回流区至蜗舌圆角的仿生蜗舌延伸方向,位于蜗舌圆角的翼片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蜗舌回流区的翼片的分布密度

从而本申请通过在蜗舌靠近贯流风叶的一侧进行仿生结构改进,利用生物界羽翼中羽毛分布的情况进行仿生,使得在蜗舌圆角附近的翼片数量多且细小,蜗舌圆角作为蜗舌气流的冲击处,本申请的仿生蜗舌能够对蜗舌处的冲击气流进行充分离散,有效分散气流冲击蜗舌处产生的旋转基频,防止同频率噪音叠加,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旋转噪音,提高蜗舌的降噪效果

[0007]进一步的,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翼片而言,在仿生蜗舌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远离仿生蜗舌的基准侧的翼片高于靠近仿生蜗舌的基准侧的翼片

从而本申请通过在蜗舌靠近贯流风叶的一侧进行仿生结构改进,并且相邻的两个翼片之间均存在高度差,使得本申请的仿生蜗舌在延伸方向上,翼片呈现逐阶上升的高度渐变,且每一层翼片的高度越来越高,这使得气流回流入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过程中,气流的流动空间逐渐增大,流动阻力不断降低,这在蜗舌回流区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隙一定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回流量,能够改善贯流风叶的喘振现象

[0008]进一步的,所述翼片包括大翼

中翼

小翼,在仿生蜗舌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所述蜗舌圆角设置至少一个小翼

从而利用生物界羽翼中羽毛分布的情况进行仿生,使得在蜗
舌圆角附近的翼片数量多且细小,蜗舌圆角作为蜗舌气流的冲击处,本申请的仿生蜗舌能够对蜗舌处的冲击气流进行充分离散,有效分散气流冲击蜗舌处产生的旋转基频,防止同频率噪音叠加,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旋转噪音,提高蜗舌的降噪效果

[0009]进一步的,在仿生蜗舌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在远离仿生蜗舌的基准侧的方向上,所述蜗舌回流区依次设置至少一个大翼和至少一个中翼

从而在气流回流入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过程中,气流的流动空间逐渐增大,流动阻力不断降低,这在蜗舌回流区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隙一定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回流量,能够改善贯流风叶的喘振现象

[0010]进一步的,任意一个翼片在远离基准侧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段弧线,所述弧线包括弧顶线

弧肩线,所述弧顶线的两端分别与弧肩线以平滑过渡的方式连接;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翼片而言,所述翼片在弧顶线处与其相邻的翼片之间形成弧顶落差部,所述翼片在弧肩线处与其相邻的翼片之间形成弧肩落差部

对于任意一个翼片而言,弧顶落差部的高度>弧肩落差部的高度

从而随着一个翼片中存在的两种空间落差分布结构,使得某一股气流在流经任意一个翼片时,能够分散为至少三个流动方向,提高了气流的分散程度,能够进一步分散气流冲击蜗舌产生的旋转基频,防止同频率噪音叠加,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旋转噪音,提高蜗舌的降噪效果

[0011]进一步的,大翼的弧顶落差部的高度>中翼的弧顶落差部的高度>小翼的弧顶落差部的高度,大翼的弧肩落差部的高度>中翼的弧肩落差部的高度>小翼的弧肩落差部的高度

从而在气流流入回流通道的过程中,气流的流动空间逐渐增大,流动阻力不断降低,这在蜗舌回流区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隙一定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回流量,能够改善贯流风叶的喘振现象

[0012]进一步的,大翼的弧顶落差部与弧肩落差部之间的高度差>中翼的弧顶落差部与弧肩落差部之间的高度差>小翼的弧顶落差部与弧肩落差部之间的高度差

从而在气流流入回流通道的过程中,气流在流经同一个翼片处所面临的空间落差差异不断增大,使得气流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流向下一个翼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气流的局部流动阻滞,有利于进一步增大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回流量,能够进一步改善贯流风叶的喘振现象

[0013]一种空调,包括蜗壳

贯流风叶以及所述的仿生蜗舌,所述贯流风叶安装在蜗壳内,所述仿生蜗舌设置在底座上,且所述仿生蜗舌位于贯流风叶的出风口侧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具有以下优势:
[001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及空调,通过在蜗舌靠近贯流风叶的一侧进行仿生结构改进,利用生物界羽翼中羽毛分布的情况进行仿生,使得在蜗舌圆角附近的翼片数量多且细小,蜗舌圆角作为蜗舌气流的冲击处,本申请的仿生蜗舌能够对蜗舌处的冲击气流进行充分离散,有效分散气流冲击蜗舌处产生的旋转基频,防止同频率噪音叠加,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旋转噪音,提高蜗舌的降噪效果

[0016]此外,本申请的仿生蜗舌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翼片之间均存在高度差,使得翼片呈现逐阶上升的高度渐变,且每一层翼片的高度越来越高,这使得气流回流入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回流通道的过程中,气流的流动空间逐渐增大,流动阻力不断降低,这在蜗舌回流区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隙一定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仿生蜗舌与贯流风叶之
间回流通道的回流量,能够改善贯流风叶的喘振现象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仿生蜗舌,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蜗舌包括依次连接的蜗舌回流区
(2)、
蜗舌圆角
(3)
,所述仿生蜗舌在靠近贯流风叶
(7)
的一侧设置多个翼片;自蜗舌回流区
(2)
至蜗舌圆角
(3)
的仿生蜗舌延伸方向,位于蜗舌圆角
(3)
的任意一个翼片的表面积小于位于蜗舌回流区
(2)
的任意一个翼片的表面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其特征在于,自蜗舌回流区
(2)
至蜗舌圆角
(3)
的仿生蜗舌延伸方向,位于蜗舌圆角
(3)
的翼片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蜗舌回流区
(2)
的翼片的分布密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翼片而言,在仿生蜗舌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远离仿生蜗舌的基准侧
(11)
的翼片高于靠近仿生蜗舌的基准侧
(11)
的翼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包括大翼
(4)、
中翼
(5)、
小翼
(6)。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其特征在于,在仿生蜗舌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所述蜗舌圆角
(3)
设置至少一个小翼
(6)
;在仿生蜗舌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上,在远离仿生蜗舌的基准侧
(11)
的方向上,所述蜗舌回流区
(2)
依次设置至少一个大翼
(4)
和至少一个中翼
(5)。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蜗舌,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翼片在远离基准侧
(11)
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段弧线,所述弧线包括弧顶线
(81)、
弧肩线
(91)
,所述弧顶线
(81)
的两端分别与弧肩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何洋王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