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创维专利>正文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074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7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沿厚度方向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下前框,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下前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光模组,所述背板和所述下前框围合有具有开口的容置腔;灯板组件,包括灯条以及连接的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灯条与所述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以使所述灯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厚度方向向所述背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板,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更新迭代

行业消费者的品味升级,当下液晶电视的行业竞争日渐趋向于追求产品更加轻薄

窄边

高亮等内外兼具的性能要求,尤其是中高端产品更甚

而当前的背光模组类产品,从比较优势来看,自然是侧入式模组相较于直下式更胜一筹

[0003]但侧入式模组相较于直下式,无论是产品开发

生产制程等,各方面均更具有难度

从前期产品研发看,侧入式模组在灯条与导光板
/
膜片的匹配性上要求高,存在需反复装配

拆卸等分析问题的情况;从中期生产制程看,侧入式模组对背光良率要求高,灯条或膜片等一旦出现不良后,亦需面对反复拆装来返修不良;从后期市场维护看,侧入式模组如出现因模组内部灯条

膜片等不良需返厂分析维修时,同样也要面对相对复杂的拆装

在拆装灯条或膜片时,需要拆卸近乎整个模组才可以,在重新装配的模组良率和效率上存在较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便于灯条或膜片等内部零件的装卸,提高反复拆装的模组良率和组装效率

[0005]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6]背板;r/>[0007]导光板,沿厚度方向位于背板的一侧;
[0008]下前框,沿第一方向位于背板的一侧,下前框可拆卸连接于背光模组,背板和下前框围合有具有开口的容置腔;
[0009]灯板组件,包括灯条以及连接的固定部和连接部,灯条与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连接部从开口伸入容置腔,以使灯条在第一方向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固定部在厚度方向向背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开口,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于背板,和
/
或,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下前框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口包括第一开口,背板和下前框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开口,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固定部,固定部穿过第一开口可拆卸连接于背板远离导光板的一侧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口还包括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沿第二方向,第二开口位于下前框的至少一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0012]固定部和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导轨,另一者设有与导轨滑动连接且沿第二方向贯通的滑槽,以使连接部能够穿过第二开口与固定部连接或解除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将连接部与下前框可拆卸连接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部包括横截面呈
L
型结构相连的第一固定板和第
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贴合于背板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第二固定板从第一开口至少部分伸入容置腔,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固定板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膜片,层叠布置于导光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膜片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用于放置显示面板,且下前框部分延伸至膜片和显示面板之间,沿厚度方向,下前框的一侧与膜片抵接,另一侧支撑显示面板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连接于显示面板和下前框之间,沿厚度方向,支撑部的一侧与显示面板粘接,另一侧与下前框抵接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沿第二方向,侧板位于底板的两侧,且侧板部分延伸至膜片上方,侧板在厚度方向远离膜片的一侧与显示面板固定连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部和连接部为由铝材制备的铝制件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中所描述的背光模组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侧入式模组出现因内部灯条或膜片不良需要返修时,无需拆卸整个模组,只需将下前框拆卸后,再拆卸连接部即可将灯条拆卸下来,之后再将膜片从该侧从内部抽出即可

更换新的的膜片

灯条时,同样在该侧将膜片导入到内部,再将连接部连接于固定部,装配好下前框,即可完成内部灯条

膜片的更换,此种配合结构提高了灯条或膜片的更换效率,且能够保证更换后的膜片和灯条的对位精度,提高了反复拆装的模组良率和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
H
所指方向为厚度方向,箭头
X
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箭头
Y
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
[0023]图2示出图1中局部放大图;
[0024]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未装配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
H
所指方向为厚度方向,箭头
X
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箭头
Y
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
[0025]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其中,箭头
H
所指方向为厚度方向,箭头
X
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
[0026]图5示出图4中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
背板;
1a

第一开口;
1b

第二开口;
1c

容置腔;
11

底板;
12

侧板;
121

避让孔;2‑
下前框;3‑
显示面板;4‑
灯板组件;
41

固定部;
411

滑槽;
421

导轨;
42

连接部;
43

灯条;5‑
导光板;6‑
膜片;7‑
支撑部;8‑
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导光板,沿厚度方向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下前框,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下前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光模组,所述背板和所述下前框围合有具有开口的容置腔;灯板组件,包括灯条以及连接的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灯条与所述连接部连接,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以使所述灯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厚度方向向所述背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板,和
/
或,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前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所述背板和所述下前框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下前框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导轨,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的滑槽,以使所述连接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固定部连接或解除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前框可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王悦张洋涂志雄陈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