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包括外框架,还包括有遮光组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光伏组件,其中外框架的前侧且位于光伏组件四周设置可调式遮光组件,外框架的后侧安装有减反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
。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光电性能是其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
光伏行业基于
PERC
和
TOPCON
工艺的双面光伏组件已经成为光伏组件的主流产品
。
双面光伏组件的特点是具有两个
PN
结,可以实现双面同时吸收太阳光进行发电
。
国际
IEC60904
‑1‑2:
2019
标准对双面光伏组件光电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描述,基于标准测试条件
(25℃
,
AM1.5G
,
1000W/m2)
进行单面辐照测试时,与之相对应的背面辐照度不能高于
3W/m2,因此需要针对背面入射的太阳辐射进行遮挡和减反射处理
。
[0003]现行业多采用遮光黑布
、
黑铝箔等作为遮挡和减反射的方式,此类减反射材料反射率常规相对较大
(5
%
)
,如果要实现低的背面辐照度,每次测试都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光伏组件样品进行相应的包裹,整个过程操作较为繁琐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目前光伏组件辐照测试时,光伏组件背面辐照度较高
、
操作过程繁琐等问题
。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包括外框架,还包括有遮光组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光伏组件,其中外框架的前侧且位于光伏组件四周设置可调式遮光组件,外框架的后侧安装有减反射件
。
[0007]本申请通过在光伏组件的四周设置遮光组件,可实现对不同尺寸光伏组件周围入射光的遮挡;背面减反射件可对将从遮光组件透入的光进行多次反射吸收,可实现少量入射杂散光的吸收,保证光伏组件背面的低辐照度入射条件
。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反射件采用铝型材质,且内外两面均呈褶皱状结构
。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反射件朝向光伏组件的内侧面涂有涂层
。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框架包括有上遮光板
、
下遮光板
、
左遮光板和右遮光板,其中四个遮光板可拆卸安装并组装成矩形状的外框架
。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伏组件的四周通过连接杆可拆卸安装到相应的遮光板上
。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式遮光组件包括有设在光伏组件四周的上遮光件
、
下遮光件
、
左遮光件和右遮光件,其中上遮光件
、
下遮光件
、
左遮光件和右遮光件的尺寸可调
。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框架的后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架,其中支架的底部还设有防滑垫脚
。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首先,本申请通过在光伏组件的四周设置遮光组件,可实现对不同尺寸光伏组件周围入射光的遮挡;背面减反射件可对将从遮光组件透入的光进行多次反射吸收,可实现少量入射杂散光的吸收,保证光伏组件背面的低辐照度入射条件;
[0016]其次,本申请减反射件采用铝型材质,且内外两面均呈褶皱状结构,其朝向光伏组件的内侧面涂有黑色涂层,采用这种褶皱状的结构能够更好的吸收反射,可将从百叶窗遮光件与光伏组件之间间隙进入的光进行吸收,而四个百叶窗遮光件的设置可用来防止四个方向的光进入,保证光伏组件不受背面以及四周光的影响
。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的正面部分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的入射光走向图
。
[0021]附图标记说明:
1、
上遮光件;
2、
下遮光件;
3、
左遮光件;
4、
右遮光件;
5、
上遮光板;
6、
右遮光板;
7、
下遮光板;
8、
左遮光板;
9、
减反射件;
10、
光伏组件;
11、
连接杆;
12、
支架
。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0023]参照图
1、
图2和图3,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包括外框架
、
遮光组件
、
减反射件
9、
光伏组件
10、
连接杆
11
以及支架
12
,其中光伏组件
10
的四个侧边均通过螺栓或者销轴可拆卸安装到连接杆
11
上,然后连接杆
11
再通过螺栓或者销轴可拆卸安装在外框架内部;而减反射件9安装在外框架的后端且位于光伏组件
10
的后侧,其中减反射件9的背后侧能够阻挡入射光作用到光伏组件
10
上,减反射件9的前侧又能够对从遮光件与光伏组件之间间隙进入的光进行吸收
。
[0024]参照图1和图2,外框架的前侧且位于光伏组件
10
四周设置遮光组件,外框架的后侧安装有减反射件9,其中外框架包括有上遮光板
5、
下遮光板
7、
左遮光板8和右遮光板6,其中四个遮光板可拆卸安装并组装成矩形状的外框架
。
光伏组件
10
的四周通过连接杆
11
可拆卸安装到相应的遮光板内壁,遮光板外侧可以避光,遮挡来自光伏组件
10
四周的入射光
。
[0025]参照图1,遮光组件包括有设在光伏组件
10
前端四周的上遮光件
1、
下遮光件
2、
左遮光件3和右遮光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包括外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遮光组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光伏组件
(10)
,其中外框架的前侧且位于光伏组件
(10)
四周设置可调式遮光组件,外框架的后侧安装有减反射件
(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件
(9)
采用铝型材质,且内外两面均呈褶皱状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件
(9)
朝向光伏组件
(10)
的内侧面涂有涂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辐射减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包括有上遮光板
(5)、
下遮光板
(7)、
左遮光板
(8)
和右遮光板
(6)
,其中四个遮光板可拆卸安装并组装成矩形状的外框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超,蔡川,熊利民,孟海凤,刘文德,张碧丰,满帅,王萌,邓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