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饶家忠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11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主要包括第一减速器壳体(1),第二减速器壳体(2),输入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技术中的减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 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对减速器需求增大,其对减速器精度要求高,特别是减速器回差精度(回差间隙)直接影响机器的定位精度,本领域减速器主要有谐波减速器

摆线针轮减速器和
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由于柔轮部件的特性刚性小传动负载较小只能应用小负载的场景;大负载主要应用摆线针轮减速器和
RV
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主要由输入轴

偏心轴承

摆线轮

针齿轮等组成,摆线轮在输入轴偏心轴承作用下偏心旋转与针齿轮啮合组成少齿差传动机构,为了消除偏心运动产生的振动问题设置两片摆线轮并错开
180
度安装,其偏心轴承安装空间小体积受限负荷较大容易磨损影响减速器寿命,应用于高精度环境时对摆线轮还要进行复杂修形制造难度大; RV
减速器由第一级行星传动和第二级摆线针轮传动组成,具有传动比大刚性强的特点在大负载坏境应用较广,但
RV
减速器对制造加工要求严格生产难度大,其二级传动结构的传动效率较低,且其偏心轴承同样负荷较大容易磨损

[0003]现有谐波减速器

摆线针轮减速器和
RV
减速器的精度特别是回差精度(回差间隙)主要靠制造加工的配合精度来保证,在制造时要严格控制配合公差,在使用过程中正常磨损后精度下降而不可调整补偿恢复,使用寿命较短成本大;专利号(
CN200810069737.3
)提出一种精密摆线针轮行星传动装置其具有回差间隙可调,但其同样存在偏心轴承负荷较大容易磨损影响减速器寿命,而且在运行时每一个传动方向上只有一个针齿摆线轮啮合造成传动负载能力会减半且输出轴承受偏心力矩

[0004]因此需要一种精度高可消除回差间隙,寿命长,传动负载大效率高易于加工生产制造的减速器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结构,具有精度高回差间隙小,寿命长,传动负载大效率高易于加工生产制造,通过简单调整就可以对减速器在装配中的间隙和使用过程中零件不可避免的磨损所产生回差间隙进行消除或减小,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精度寿命

[0006]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其包括第一减速器壳体1,第二减速器壳体2,输入轴
27
,第一摆线轮
19
,第二摆线轮
20
,第三摆线轮
21
,第四摆线轮
22
,摆线轮柱销
16
,柱销左右支撑座
14、15
,所述第一减速器壳体1布置有第一针齿轮4,第二减速器壳体2布置有第三针齿轮6,所述第一减速器壳体
1、
第二减速器壳体2为固定连接,在第一减速器壳体
1、
第二减速器壳体2间设有槽安装有转环3,转环3布置有第二针齿轮5,所述转环3可以相对第一减速器壳体
1、
第二减速器壳体2进行转动,所述摆线轮柱销
16
与柱销左右支撑座
14、15
为刚性连接,柱销左右支撑座
14、15
与第一减速器壳体
1、
第二减速器壳体2间安
装有第一主支撑轴承
12、
第二主支撑轴承
13
,所述第一摆线轮
19
设置有第一凸台
28
,第二摆线轮
20
的内孔安装在第一凸台
28
上,所述第四摆线轮
22
设置有第二凸台
29
,第三摆线轮
21
的内孔安装在第二凸台
29
上,所述第一摆线轮
19
与第一减速器壳体1的第一针齿轮4啮合

第二摆线轮
20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或者第二摆线轮
20
与第一减速器壳体1的第一针齿轮4啮合

第一摆线轮
19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所述第四摆线轮
22
与第二减速器壳体2的第三针齿轮6啮合

第三摆线轮
21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或者第三摆线轮
21
与第二减速器壳体2的第三针齿轮6啮合

第四摆线轮
22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第一摆线轮
19
内孔安装有第一偏心轴承
23
,第四摆线轮
22
内孔安装有第二偏心轴承
24
,输入轴
27
与第一偏心轴承
23、
第二偏心轴承
24
相连,第一偏心轴承
23、
第二偏心轴承
24
的偏心角度呈
180
度安装

[0007]进一步,可在转环3布置斜槽9,壳体布置直槽
10
和安装调整螺丝8及钢球7,钢球通过调整螺丝在外壳直槽内轴向移动作用于转环斜槽从而使转环转动

[0008]进一步,可取消第三针齿轮6,取消第四摆线轮
22
上面设置的第二凸台
29
,第二偏心轴承
24
设置为二个第三摆线轮
21、
第四摆线轮
22
内孔各安装一个,第三摆线轮
21
与第一针齿轮4啮合,第四摆线轮
22
与第二针齿轮5啮合,第一摆线轮
19、
第二摆线轮
20
分别与第一针齿轮
4、
第二针齿轮5啮合

[0009]进一步,取消第三针齿轮6改为取消转环3第二针齿轮5,取消第四摆线轮
22
上面设置的第二凸台
29
,第二偏心轴承
24
设置为二个第三摆线轮
21、
第四摆线轮
22
内孔各安装一个,第三摆线轮
21
与第一针齿轮4啮合,第四摆线轮
22
与第三针齿轮6啮合,第一摆线轮
19、
第二摆线轮
20
分别与第一针齿轮
4、
第三针齿轮6啮合

[0010]次选的,在小负载应用的场合,可取消第一摆线轮
19
上面设置的第一凸台
28
,取消第四摆线轮
22
上面设置的第二凸台
29
,第二摆线轮
20、
第三摆线轮
21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调消隙精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速器壳体(1),第二减速器壳体(2),输入轴(
27
),第一摆线轮(
19
),第二摆线轮(
20
),第三摆线轮(
21
),第四摆线轮(
22
),摆线轮柱销(
16
),柱销左右支撑座,所述第一减速器壳体(1)

第二减速器壳体(2)为固定连接,第一减速器壳体(1)布置有第一针齿轮(4),第二减速器壳体(2)布置有第三针齿轮(6),所述第一减速器壳体(1)

第二减速器壳体(2)间设有槽安装有转环(3),转环(3)布置有第二针齿轮(5),柱销左右支撑座与第一减速器壳体(1)

第二减速器壳体(2)间安装有第一主支撑轴承(
12


第二主支撑轴承(
13
),所述第一摆线轮(
19
)设置有第一凸台(
28
),第二摆线轮(
20
)的内孔安装在第一凸台(
28
)上,所述第四摆线轮(
22
)设置有第二凸台(
29
),第三摆线轮(
21
)的内孔安装在第二凸台(
29
)上,所述第一摆线轮(
19
)与第一减速器壳体(1)的第一针齿轮(4)啮合

第二摆线轮(
20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或者第二摆线轮(
20
)与第一减速器壳体(1)的第一针齿轮(4)啮合

第一摆线轮(
19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所述第四摆线轮(
22
)与第二减速器壳体(2)的第三针齿轮(6)啮合

第三摆线轮(
21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或者第三摆线轮(
21
)与第二减速器壳体(2)的第三针齿轮(6)啮合

第四摆线轮(
22
)与转环(3)的第二针齿轮(5)啮合,第一摆线轮(
19
)内孔安装有第一偏心轴承(
23
),第四摆线轮(
22
)内孔安装有第二偏心轴承(
24
),输入轴(
27
)与第一偏心轴承(
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家忠
申请(专利权)人:饶家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