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090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其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功能板,微流控芯片还包括第一功能流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分选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循环肿瘤是指从原发肿瘤脱落到体液中并参与体内循环的肿瘤细胞,定期进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CTC)
,有助于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在进行检测前,需要将循环肿瘤细胞从体液中分选出来备用

现有技术中,常利用微流控芯片分离出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如申请号
CN202110130174.X
的专利申请中,微流控芯片包括去除流道
50
和缓冲流道
90
,去除流道
50
用于使样本中的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分别聚集成带,缓冲流道
90
用于收集聚集成带的白细胞,体液自入口进入微流控芯片,先流入去除流道
50
中,再通过去除流道
50
流入至缓冲流道
90


[0003]但是,体液在流入去除流道
50
时容易发生抖动,影响了后续循环肿瘤细胞的收集,在体液进入去除流道
50
之前需要设置较长的起缓冲作用的流道,避免生物粒子运动被搅乱

然而,起缓冲作用的流道的长度较长,需要将微流控芯片的尺寸增大才能满足流道的尺寸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设置较长的起缓冲作用的流道避免生物粒子运动被搅乱,造成微流控芯片尺寸增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

[0005]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功能板,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
[0006]第一功能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功能流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进液,所述第一功能流道用于使样本中的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分别聚集成带;
[0007]第二功能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功能流道上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区域连通,所述第二功能流道用于收集聚集成带的所述白细胞;
[0008]分选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且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分选流道包括多个分支流道,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支流道呈夹角设置,所述分选流道用于对经所述出口流出的分选样本再次进行分选,以使不同的细胞分流至对应的所述分支流道中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流道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且彼此连通的平面流道和障碍流道,所述障碍流道中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功能流道连通的分流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障碍流道中对应所述分流孔的入口处设有用于阻挡循环肿瘤细胞聚焦带的阻挡件,且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分流孔背离所述第二功能流道的一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凸出所述障碍流道的壁面设置,所述阻挡件背离所述第二功能流道的一侧为弧形壁,且所述弧形壁的弯曲方向与所述障碍流道靠近所述阻挡件的一侧的内壁面的弯曲方向一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的所述弧形壁和所述障碍流道靠近所述阻挡件的一侧的所述内壁面之间的间距为障碍间距,沿所述样本的流动方向,上一个所述障碍流道中的所述障碍间距的数值,大于下一个所述障碍流道中的所述障碍间距的数值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流道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流动段,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流动段的流动方向相反,多个所述第二功能流道与多个所述分流孔一一对应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样本的流动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二功能流道的体积小于下一个所述第二功能流道的体积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选流道呈
Y
型状,所述分选流道包括两个所述分支流道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单调流道,所述单调流道呈扩口状,所述单调流道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小端用于进液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过渡流道,所述过渡流道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过渡单元,所述过渡单元呈
U
型状,所述过渡单元与所述小端连通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上述微流控芯片,在功能板的第一侧面设置第一功能流道和分选流道,在第二侧面设置与第一功能流道连通的第二功能流道,第一功能流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样本通过入口流入至第一功能流道内,然后在第一功能流道内流动,从而使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分别聚集成带,因为第二功能流道和第一功能流道连通,聚集成带的部分白细胞能够通过第一功能流道流入至第二功能流道中,从而分选了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然后在第一功能流道的出口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分选流道,通过第一功能流道的出口流出的样本中不同的细胞分流至对应的流道中,从而使分选流道对通过出口流出的样本进一步的进行分选

本申请设置的微流控芯片,通过第一功能流道使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分别聚集成带,然后通过第二功能流道收集白细胞,分选了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还设置分选流道进一步分选了通过出口流出的分选样本中的细胞,提高了分选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功能流道和第二功能流道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功能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障碍流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障碍流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00、
功能板;
110、
第一侧面;
[0027]200、
第一功能流道;
210、
平面流道;
220、
障碍流道;
221、
分流孔;
222、
阻挡件;
[0028]300、
第二功能流道;
[0029]400、
分选流道;
410、
分支流道;
[0030]500、
单调流道;
[0031]600、
过渡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

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
(110)
和第二侧面的功能板
(100)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第一功能流道
(200)
,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
(110)
上,所述第一功能流道
(200)
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进液,所述第一功能流道
(200)
用于使样本中的白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分别聚集成带;第二功能流道
(300)
,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功能流道
(200)
上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区域连通,所述第二功能流道
(300)
用于收集聚集成带的所述白细胞;分选流道
(400)
,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
(110)
上,且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分选流道
(400)
包括多个分支流道
(410)
,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支流道
(410)
呈夹角设置,所述分选流道
(400)
用于对经所述出口流出的分选样本再次进行分选,以使不同的细胞分流至对应的所述分支流道
(410)
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
(110)
上的单调流道
(500)
,所述单调流道
(500)
呈扩口状,所述单调流道
(500)
包括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小端用于进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流道
(200)
包括多个交替设置且彼此连通的平面流道
(210)
和障碍流道
(220)
,所述障碍流道
(220)
中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功能流道
(300)
连通的分流孔
(22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流道
(220)
中对应所述分流孔
(221)
的入口处设有用于阻挡循环肿瘤细胞聚焦带的阻挡件
(222)
,且所述阻挡件
(222)
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敏樊蔚李健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莱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