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79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道床板模板的支护组件及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道床板模板的支护组件

及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速的不断提升,高速铁路已经成为各国铁路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高速铁路的高平稳性和高舒适性,现有的高速铁路开始采用无碴轨道,而无碴轨道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轨道板,轨道板是高速铁路路基顶部用来固定钢轨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其通过道床板模板浇铸而成

[0003]现有的对于道床板模板的支撑一般通过设置垫木等方式实现,施工时工序繁琐,且调节道床板模板横向位置的时候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道床板模板的支护组件

[000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道床板模板的支护结构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
(10)、
第二支撑杆
(20)、
套管
(30)
和定位环
(22)
;所述第一支撑杆
(10)
和所述第二支撑杆
(20)
分别与所述套管
(30)
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
(10)
远离所述套管
(30)
的一端呈
L
型设置;所述定位环
(22)
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20)
远离所述套管
(30)
的一端;所述套管
(30)
包括:第一管段
(32)、
第二管段
(34)
和第三管段
(36)
;所述第一管段
(32)、
所述第二管段
(34)
和所述第二管段
(34)
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管段
(32)
和所述第三管段
(36)
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杆
(10)
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
(20)
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段
(32)
和所述第三管段
(36)
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
(34)
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管段
(32)、
所述第二管段
(34)
和所述第三管段
(36)
之间光滑过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10)
靠近所述套管
(30)
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
(10)
远离所述套管
(30)
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
(22)
与所述第二支撑杆
(20)
的一端焊接连接
。4.
一种道床板模板的支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上述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以形成支护道床板模板的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顺鹏赵成龙邹德玉侯宇翔胡宗名王晓研蔡晓刚曹中鹏钟秋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