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冲击屏蔽的吸入驱动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66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冲击屏蔽的吸入驱动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板式雾化器,其中用于形成雾化药物的静态隔板最接近于响应于患者呼吸力度而从阻塞位置向开流位置摆动的屏蔽。在吸气过程中所述屏蔽移动到第一个模式以允许雾化药物(雾剂)流向患者。在呼气/非使用过程,一个偏压维持所述屏蔽在第二个模式从而所述阻止雾剂流向患者并且雾剂结合到返回供给储存槽以供再雾化的大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雾化器设计尤其适用于响应于患者呼吸力度超出限定极限的雾化控制,给予控制吸气气流和提高治疗疗法的良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般涉及一种用于从液体药物形成呼吸患者治疗用的微滴的雾化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隔板的雾化器。
技术介绍
用于从液体药物生成微滴气雾剂并将这些气雾剂用于患者的呼吸疗法的雾化 器是熟知的众所周知并且熟练的技术。一种典型的雾化器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元件进气 口、可呼吸的出气体口、液体储存槽和在储存槽内生成液体微滴的装置。如均授予莱斯特 (Lester)的第3,097,645和3,762,409号美国专利代表的早期设计,描述了典型的恒流 型雾化器,此两篇专利均通过引用作为一个整体包含在其中。恒流型雾化器基于不间断供 应通过进气口的加压气体和持续地从储存槽传输液体而将液体药物微滴形成为气雾剂,直 至加压气体停止或储存槽内液体变为空的时间为止。尽管如由莱斯特(Lester)教导的代 表性的简单雾化器可以制造喷雾剂,但是发现,简单地将带液体细流喷射到自由空间的效 率不足于产生一致尺寸和速率的微滴。作为一个整体引用于此的授予谢克斯(Shanks)的 第4,588,129号美国专利通过进一步引入一个具有凸形目标表面的固定挡板来解决在先 Lester设计的这种一致尺寸和速率的问题。在谢克斯(Shanks)雾化器中,带液体喷射流细 流撞击到档板的凸形目标表面上并且其碰撞允许液体流内部激发的动量机械地作用到液 流上并以较高速率产生更小、更容易吸入的微滴。莱斯特(Lester)和谢克斯(Shanks)雾化器极大地提高了气雾剂形成技术,但是, 由于它们持续的气雾剂形成模式的操作,大量的液体药物被制成了气雾剂,在患者呼气和 设备的空转操作中气雾剂则从设备中丢失。雾化药物的损失对环境是有害的,因为患者的 剂量减少造成治疗效果的下降,同样也对附近大气环境有污染并且对不需要治疗的个人也 会无意间给予剂量。为改变雾化器性能进行改进,使得当在治疗的患者通过雾化器吸气时 才通过气雾化制造微滴。福利(Foley)等人的公开号为第2003/0136399号的已公开美国 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雾化器,其在密闭腔室内生成恒定的微滴气雾剂,该气雾剂通过阀的操 作来释放。布莱克(Blacker)等人的公开号为第2002/0157663号的已公开美国专利申请 寻求通过患者吸气完成从液体储存槽到吸入孔的路径从而允许液体传输进入加压气体来 控制气雾剂的产生。授予桂周斯基(Grychowski)等人的第7,080,643号美国专利利用气 体转向器,其移入或移出到这样的位置,在此位置处,加压气体被引导通过液体传输导管并 且由此产生的真空促使液体被抽取通过传输导管并被吸入气流。上述的美国专利的号码各 自作为一个整体包含在这里。虽然当前的吸气控制雾化器利用多个控制部件和复杂路径是有效的,但是像早期 连续喷射雾化器所具有的简单并易于操作设备的精神已经丢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 以恒定速率产生微滴的吸气控制设备,其中该设备非常简化,从而提高可靠性、易于生产和 个人迅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般涉及一种用于从液体药物形成呼吸患者治疗用的微滴的雾化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隔板的雾化器,其中用于形成雾化药物的静态隔板接近于一个屏蔽,该屏 蔽响应于患者呼吸力度从闭塞位置到开流位置摆动。雾化器内的吸入孔利用加压气体从储 存槽内抽取液体药物并使得该液体药物传输进入连续性高速细流。该高速带液体喷射流 被导向,使得在吸入孔前的限定距离处连续获得优化点。目标表面定位在高速喷射流的优 化点,使得细流内的药物被雾化为微滴。当屏蔽在第一位置时,雾化的药物冲击到屏蔽上, 失去喷射动能,其使得微滴结合到不可呼吸的大滴内并返回到液体储存槽中以再传输。当 屏蔽在第二位置时,微滴没有被阻塞并被释放到通风管中随即可以由患者吸入。冲击屏蔽 基于患者的呼吸在第一和第二位之间移动,因此只有当患者吸气时冲击屏蔽移动到第二位 置,从而防止液体药物的额外浪费,并改善患者的治疗质量。在本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具有冲击屏蔽的雾化器组件比其它的雾化器 技术在更宽压力范围上可以更均勻的排气率操作。依据即时公开的雾化器组件在气流率大 于8升每分钟和压力在15到50磅每平方英寸条件下能够达到排气率等于或大于1. 5克每 分钟。冲击屏蔽雾化器在低压力下的高性能显著之处在于用于家用治疗的传统雾化器压 缩机展示在最少大约2. 0升每分钟的标称最小流率时压力输出在15到20磅每平方英寸之 间,在这一压力范围中,其它雾化器技术展示确定排气率,因而需要额外时间的剂量以获得 合适的治疗。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雾化器组件尤其适于相应于超出定义极限的患 者呼吸力度来控制雾化。冲击屏蔽可操作地和一个进气阀关联使得当雾化器内达到负极限 压力(比如由患者吸入力度引起的极限压力)时所述进气阀从闭合移动到开启位置并建立 通过雾化器的气流。通过在超出最小负压时经由雾化器提供空气流,可以驱使向患者吸气 (以促使冲击屏蔽到第二“开”或非阻塞状态)和吸气过程患者达到定义力度水平(允许控 制吸入空气流以与药物雾剂的更深肺部渗透一致的机会)的结合操作状态的药物雾化,因 此提供增强的治疗疗法。这一结合操作状态在这方面尤其显著在现有技术设备中直到漂 浮隔板被吸着始终向下才形成气雾剂。本技术直到隔板始终向下才允许空气流动。结 果是患者花费较少精力就可以产生同样优秀的真空压力并发起雾化过程。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具有如这里说明的呼吸响应冲击屏蔽的雾化器 可以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位置和该冲击屏蔽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的持续时间的电子传 感器。通过使用简单传统的逻辑电路,如果发生的吸气或呼气的周期不足可以向患者显示。 同样的逻辑电路可以用于向患者显示合适的治疗持续时间、可能的错误状况、或通过视觉 和/或听觉信号的衰减提供估计的剂量。附图说明通过对包括附图的本技术的详细解说可以更了解本技术。附图简要说明 如下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外部立体图,其中定义了沿3-3和4-4 线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所示吸气控制雾化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图示了冲击屏蔽;图3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沿着线3-3线的剖面视图;图4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沿着线4-4线的剖面视图;图5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左视图;图6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右视图;图7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前视图;图8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后视图;图9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俯视图;图10是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仰视图;图11是冲击屏蔽的立体图;图12是可用于具有冲击屏蔽的吸气控制雾化器的可替换喷嘴设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请具体参照附图,为示例性目的本技术具体现在图1到图12中所示的装置中。在图2到图4中,其中描绘了雾化器装置4。雾化器装置4由上腔室10和下腔室 12组成。上腔室10中具有允许周围空气经过上腔室10吸入的通风管16和具有液体回流 保护48的吸气口 22,吸气口 22通过合适的吸口、面罩或气管内管连接(未图示)和患者流 体连通。合适的吸口包括但不限于符合标准22毫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标识(ISO ID) “吸 口连接”的市面上有售的设备,并且可选择地包括具有吸气阀和离吸气口的出口角是0度 (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冲击屏蔽的吸入驱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内部体积;b.与所述内部体积流体连通并提供从所述内部体积向患者传导气雾剂和气体的装置的吸气口;c.在所述下腔室的液体储存槽;d.适于接收加压气体并将所述加压气体传送至所述内部体积的进气口;e.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液体储存槽流体连通的喷嘴,其在提供有加压气体和液体药物时形成药物雾剂;f.能够从第一位置到接近于所述喷嘴的第二位置摆动的冲击屏蔽;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冲击屏蔽允许所述药物雾剂撞击到所述冲击屏蔽并且允许所述液体药物的增加部分返回到所述下腔室中的所述液体储存槽;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冲击屏蔽允许所述雾化的液体药物的增加部分的药物雾剂在所述上腔室内;从而所述患者的呼吸促使所述冲击屏蔽从非吸气活动过程中的第一位置向吸气活动过程中的第二位置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缪尔大卫派珀
申请(专利权)人:塞缪尔大卫派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