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8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由两块冲压成型的换热板,及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周边上设有的密封圈,所述两块冲成型的换热板之间形成有多条微型流道。其中,在两块换热板之间所述的密封圈范围内设置有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包括在两块换热板之间多条微型流道内均分布有一端与密封圈连接且贯穿微型流道的橡胶网线,及在微型流道内的橡胶网线上设有多个的接触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洗阻垢,且维持较高传热系数的效果。且维持较高传热系数的效果。且维持较高传热系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线清洗的新型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无论是在工业上,还是民用领域应用都十分广泛的设备。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介质当中水会含有钙、镁离子以及铁锈、微生物藻类等成分,日积月累后在换热器壁面上不断沉积,逐渐形成水垢,导致热阻增加,换热效率下降,运行能耗及维护成本增加。对于换换器内部去除水垢的方式主要有离线与在线两种:(1)所谓离线清洗就是将设备停止运状态后,通过药剂软化或人工拆机进行清洗。整个离线清洗的过程不但影响生产的连续性,而且也增加了维护成本,还会造成设备不可逆的磨损,清洗周期内换热系数动态下降。(2)所谓在线清洗就是在设备不停机的状态下,通过添加缓释阻垢剂或者采用高压脉冲、电磁、超声波、胶球、管刷等手段,定时对换热器壁面进行清洁,时刻保持换热器的持续高效的运行状态,但是仍存在降低换热损失和节省人工维护成本的问题。在线清洗与离线清洗相比,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受限制于现有在线清洗的手段,以及换热器结构类型及使用场景的制约。目前,在线清洗换热器的手段仅在某些循环水系统的列管式换热器方面有较成熟的应用,对于大量其他应用场景及不同结构形式的换热设备,仍普遍采用离线+人工+药剂的清洗模式。其中,板式换热器(如图1

2所示)是由多组冲压成型的具有微小流道结构的换热板叠加而成的,在换热板四周由密封圈进行阻隔密封。加工时换热板通常由不锈钢板经磨具冲压成型,密封圈通常采用丁基橡胶、四氟橡胶、硅胶等材质,通过模具一次成型。上述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特点,可以大量减少钢材使用量,节约设备成本。但板式换热器高效的传热特点也导致其对水垢的热阻影响极为敏感,且由于其板间距相对较小,清洗过程极为复杂,通常需要拆机清洗,对换热板、密封圈的损伤较大,清洗费用极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只能用于介质清洁的换热场合,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阻垢,且维持较高传热系数的新型的板式换热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由两块冲压成型的换热板,及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周边上设有的密封圈,所述两块冲成型的换热板之间形成有多条微型流道,其中,在两块换热板之间所述的密封圈范围内设置有的网状结构。
[0005]网状结构包括在两块换热板之间多条微型流道内均分布有一端与密封圈连接且贯穿微型流道的橡胶网线,及在微型流道内的橡胶网线上设有多个的接触块。上述的橡胶网线一端与密封圈连接,另一端与交织后的其中一条橡胶网线连接,最终形成网状。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橡胶网线的线径比较密封圈的线径细。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的接触块等间距设置于橡胶网线上。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块为圆球形或者圆柱形或者圆盘形或者星型。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圈的外形与换热板外形相同。所述密封圈的范围大小比较换热板小。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清洗阻垢,且维持较高传热系数的效果。由于改进后板式换热器中实现了内插件扰流,也就是利用密封圈范围布置有与换热板流道分布一致的网状结构,对板式换热器流道的扰流,从而达到强化传热和防除垢功能;另外,橡胶网线上串有若干接触块,接触块可以加强橡胶线的扰动,提高橡胶网状结构的扰流强化传热和阻垢作用,接触块不断与换热器流道壁面发生摩擦、碰撞也能较好的起到防除垢功能;还有,橡胶网线采用橡胶材质,主要是由于橡胶网线处于不断扰动的状态,橡胶线不断进行着拉伸与收缩变形过程,橡胶线表面形成的部分水垢达很难在橡胶线表面稳定附着,橡胶线不但可以维持换热板壁面清洁,还具有自清洁功能。又由于在多条微型流道内增设橡胶网线和接触块,流经微型流道的介质流动速度变慢,换热效率更充分,因此实现维持较高传热系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板式换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现有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中的两块换热板,及密封圈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3

6所示,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由两块冲压成型的换热板1,及两块换热板1之间的周边上设有的密封圈2,所述两块冲成型的换热板1之间形成有多条微型流道3。在两块换热板1之间所述的密封圈2范围内设置有的网状结构4。网状结构4包括在两块换热板1之间多条微型流道3内均分布有一端与密封圈2连接且贯穿微型流道3的橡胶网线5,及在微型流道3内的橡胶网线5上设有多个的接触块6。在多条微型流道3内确保每个流道内均布置有一根橡胶线。上述的橡胶网线5一端与密封圈2连接,另一端与交织后的其中一条橡胶网线5连接,最终形成网状。上述网状结构4和密封圈2,四周线径较粗的部分与普通板式换热器密封圈2功能一致,主要起密封阻隔,形成换热腔体的功能,内部线径较细的分布分别处于换热器对应的流道中,受水流冲刷作用下,在流道内不断扰动,其较强的扰流作用导致流道内介质流动场极不均匀,从而对换热壁面形成较强的冲刷剪切作用,促使水垢成分无法在壁面附着,起到阻垢的功能。为了增强橡胶网在流道内阻垢效果,分布在每个流道中的橡胶线长度方向设计成变截面形式,即在橡胶线上设置有若干接触块6,接触块6的存在导致流体介质对橡胶线的冲刷作用加剧,橡胶网的扰流能力增强,同时橡胶线中接触块6在扰动过程中不断与换热壁面发生碰撞、摩擦,可以较好的去除掉换热板1壁面上附着的水垢前期成分,阻断水垢的形成。橡胶网线5的线径比较密封圈2的线径细,且小于流道截面。多个接触块6等间距设置于橡胶网线5上。接触块6为圆球形或者圆柱形或者圆盘形或
者星型,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结构的不同形式,有助于提高扰流效果的相关形式。密封圈2的外形与换热板1外形相同;所述密封圈2的范围大小比较换热板1小。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由两块冲压成型的换热板,及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周边上设有的密封圈,所述两块冲成型的换热板之间形成有多条微型流道,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换热板之间所述的密封圈范围内设置有的网状结构;所述的网状结构包括在两块换热板之间多条微型流道内均分布有一端与密封圈连接且贯穿微型流道的橡胶网线,及在微型流道内的橡胶网线上设有多个的接触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娟姜辉李雯镜赵婷婷卢帅张晓楠宋雨彤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