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50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幼苗培养装置,涉及水稻培养领域,包括: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苗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幼苗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加快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优质杂交香稻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某区域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常常需要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经过检索,现有技术
(
申请号:
CN202121282966.0),
文中记载了“即可打开阀门
43
,培养液通过连接软管
42
输送至连接导管3,再从连接导管3流至至漏斗
23
,并最终通过漏斗
23
流入到存蓄箱
21
的内部,此时再将水稻幼苗种在种植架
22
上,即可通过存蓄箱
21
内部的培养液为水稻幼苗进行培育”,但是现有技术中水稻幼苗培育用于培养液需要实验员逐一查看和手动添加,增加实验员劳动强度,难以便捷观察和自动添加培养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幼苗培养装置,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水稻幼苗培育用于培养液需要实验员进行查看和手动添加,增加实验员劳动强度,难以便捷观察和自动添加培养液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

储液桶和植物生长灯,
[0005]所述培养装置上端通过透明板插接贴合有环型外罩,所述培养装置表面焊接有培养板槽,所述培养板槽通过固定块放置有育苗盘,所述培养板槽侧壁镶嵌安装有液位感应器,所述培养板槽通过分支管道与储液桶相连接,所述分支管道表面安装有电动阀

[0006]进一步的,所述培养装置下端通过旋转盘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培养装置上表面槽壁环形分布有八组培养板槽;且培养板槽内均放置有两组育苗盘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板槽槽壁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育苗盘表面放置有水稻种子,所述环型外罩下端面固定有透明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板内侧安装有植物生长灯,所述环型外罩上表面固定有操控面板;且操控面板电线连接有植物生长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型外罩内侧端焊接有四组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上端通过活塞杆与液压柱相连接;且液压柱嵌入固定在活塞杆上端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培养装置上表面设置有插接槽;且插接槽内插接有透明板,所述储液桶下端通过输液管道与分支管道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培养装置柱体上端面固定有储液桶;且储液桶内部灌装有培养液,所述储液桶前端固定有智能控制器;且智能控制器电线连接有液位感应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幼苗培养装置利用培养板槽内安装的液位感应器,开启电动阀向培养板槽内输送培养液,实现培养装置的自动输液功能,方便快捷

及时补充幼苗生长所需培养液,提高幼苗培养装置实用性,通过培养板槽环形分布在旋转式培养装置表面,转动培养装置可快速查看水稻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培养液的剩余量,方
便更加直观的观察多组对比培育的水稻幼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幼苗培养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幼苗培养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幼苗培养装置的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环型外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1、
培养装置;
11、
底座;
12、
旋转盘;
13、
插接槽;
2、
储液桶;
21、
输液管道;
3、
环型外罩;
31、
液压柱;
32、
透明板;
33、
衔接块;
34、
活塞杆;
35、
操控面板;
4、
植物生长灯;
5、
培养板槽;
51、
液位感应器;
52、
分支管道;
53、
育苗盘;
54、
固定块;
55、
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9]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
1、
储液桶2和植物生长灯4,
[0020]培养装置1上端通过透明板
32
插接贴合有环型外罩3,培养装置1表面焊接有培养板槽5,培养板槽5通过固定块
54
放置有育苗盘
53
,培养板槽5侧壁镶嵌安装有液位感应器
51
,培养板槽5通过分支管道
52
与储液桶2相连接,分支管道
52
表面安装有电动阀
55。
[0021]工作原理:将水稻种子放置在育苗盘
53
上,使水稻种子处于培养板槽5内培养液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当液位感应器
51
感应到液位下降,开启对应液位感应器
51
所处培养板槽5的管道连接的电动阀
55
,使储液桶2内培养液流向培养板槽5中,方便自动输送培养液

[0022]在本实施例中,培养装置1下端通过旋转盘
12
活动连接有底座
11
,培养装置1上表面槽壁环形分布有八组培养板槽5;且培养板槽5内均放置有两组育苗盘
53。
[002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培养装置1通过旋转盘
12
可位于底座
11
表面旋转,方便实验员进行快捷查看多组对照的水稻幼苗

[0024]在本实施例中,培养板槽5槽壁焊接有固定块
54
;且固定块
54
表面开设有孔洞,育苗盘
53
表面放置有水稻种子,环型外罩3下端面固定有透明板
32。
[002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表面设有网孔的固定块
54
方便培养液进入育苗盘
53
内,使育苗盘
53
内的水稻种子与培养液相接触,进行发芽生长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
(1)、
储液桶
(2)
和植物生长灯
(4)
,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
(1)
上端通过透明板
(32)
插接贴合有环型外罩
(3)
,所述培养装置
(1)
表面焊接有培养板槽
(5)
,所述培养板槽
(5)
通过固定块
(54)
放置有育苗盘
(53)
,所述培养板槽
(5)
侧壁镶嵌安装有液位感应器
(51)
,所述培养板槽
(5)
通过分支管道
(52)
与储液桶
(2)
相连接,所述分支管道
(52)
表面安装有电动阀
(5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
(1)
下端通过旋转盘
(12)
活动连接有底座
(11)
,所述培养装置
(1)
上表面槽壁环形分布有八组培养板槽
(5)
;且培养板槽
(5)
内均放置有两组育苗盘
(5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槽
(5)
槽壁焊接有固定块
(54)
;且固定块
(54)
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育苗盘
(53)
表面放置有水稻种子,所述环型外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军张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善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